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張國寶: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開創能源工作新局面

2018-01-24 10:36:55 中國能源網   作者: 張國寶  

編者按:本文系根據作者在2017年11月11日《2017能源年會暨第九屆中國能源企業高層論壇》上的發言整理而成。

現在全黨、全國上下都在認真學習貫徹19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開幕式上的報告博大精深,涵蓋了各個方面,在談經濟工作的內容中也涵蓋了各個行業。

能源是國民經濟中的一個重要行業,我們從事能源工作的同志當然關心十九大報告中關于能源問題的論述,因為這將指明今后能源工作的任務、指導方針。我也認真通讀了幾遍報告,認真查找有關能源方面的論述,發現報告中有四處提到能源,但都是放在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的第一節,“推進綠色發展”中來講的。提到了“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循環使用”,還提到了要降低能耗,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關健詞是“清潔能源,低碳能源”。

同時我也注意到在報告的第五部分,“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第二節,“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中提到了建設科技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網絡強國、交通強國,但是沒有找到“能源強國”。通常能源和交通是并列的基礎設施產業,為什么只提到了建設交通強國,而沒有提建設能源強國呢?所以我十分關注,詢問了參與報告起草的一些同志。他們說,起草過程中曾經也有人提到過能源強國,但是最后沒有采納。我認真思考后,覺得19大報告關于今后能源工作的任務和指導方針是十分清晰的,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

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40多年,我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對能源的需求也迅速增長,大部分時間都處于能源緊缺的狀況。在經濟騰飛的八、九十年代,供電開三停四是那個年代大家都熟知的狀況。

經過近40年的努力,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基本上解決了能源短缺的問題,電力還出現了供大于求,到今年6月底止,全國裝機容量達到16.3億千瓦,比美國裝機容量11.98億千瓦還多4億多千瓦,是改革開放初期1978年裝機容量5713萬千瓦的28.5倍。1987年我國裝機容量達到1億千瓦,30年增加了16倍。這是十分偉大的成就。以煤炭為例,在提出改革開放的1978年產量只有6.18億噸,1990年煤炭產量10.7億噸,2000年煤炭產量12.99億噸,十年僅增長了2.29億噸。2010年煤炭產量達到34.28億噸,十年增長了21.29億噸,這十年年均增長2.129億噸,世界絕無僅有。2013年煤炭產量39.74億噸,達到峰值。

如此快速的發展,一方面滿足了國民經濟快速增長對能源的需求,但是另一方面,中國的煤炭產量已經占了全世界產量的47.4%(2014年全世界煤炭產量81.65億噸),將近一半。2014年中國煤炭產量38.7億噸,排名煤炭產量第二位的美國只有9.07億噸,同樣作為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印度只有6.44億噸。

中國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在氣候公約談判中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中國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仍高達63%。今年上半年煤炭發電比重仍有75.28%。這幾年不僅是北京,全國經濟發達的中東部地區都不同程度受霧霾之苦,老百姓意見已經很大。盡管對霧霾的成因說法很多,但是不可否認,燃煤和汽車尾氣是造成霧霾的兩個重要原因。談到這些問題時,往往不同的行業從自己的立場出發,各執一詞,屁股指揮腦袋的痕跡非常明顯。

我想我們今后能源工作的任務和指導方針應該統一到十九大報告的精神上來,把能源工作的重心從數量增長型轉變為重點放在綠色發展、清潔發展上來,就是十九大報告中所說的綠色能源和低碳能源。今后能源工作的重點應該從發展生產,滿足高速增長的能源需求,轉變為結構調整,從高碳的能源結構,調整為低碳的能源結構,從以煤為主,逐漸提高清潔能源的比重。

我們談論這個問題的時候煤炭行業可能會沮喪,但是這絕不是否定煤炭對國民經濟做出的巨大貢獻,煤炭是個艱苦行業,高危行業,煤炭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滿足能源需求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但煤炭的采崛造成了地面沉降,也留下了巨大的環境治理問題。東德的魯爾煤礦盛產褐煤,東徳的能源結構曾和我國差不多,兩德統一后花了巨大的代價去修復環境。應該認識到低碳發展、綠色發展是歷史進程的必然趨勢,工作的重點要放在轉型上。

現在煤炭從業人員有約450萬人,在淘汰落后產能,集約生產,提高機械化釆掘水平后,肯定需要安置好人員的轉產轉業。其實煤炭采掘業是個最艱苦和危險的行業,可以把人員分流到發展現代農業,植樹造林,服務業等行業中來。有人強調中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很難改變,這一論斷有時成了我們頭上的緊箍咒,如果得出無可奈何的結論就錯了。不能改變不代表不能加快能源結構調整。

現在煤炭產量的一半以上是用于發電,而核電占發電量的比重只有3.5%,就全球而言核電比重也高于10%。我國近年風電、光伏發電發展很快,在全球引領潮流,但風電在發電中的比重才4%,太陽能發電只有1%而已。風、光、核三個加起來只有8.5%左右,翻一番到15~16%總是可以的吧?減少8.5%的煤電給低碳清潔能源就是不得了的數字。

現在的困難是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下放審批權后,一些地方不考慮全局狀況,不考慮煤電機組發電小時數逐年下降的情況,批了一批煤電項目,這些年新建的煤電機組大都是大容量的先進機組,短期內淘汰又不可能,這給今后的能源結構調整埋下了隱患。現在應該淘汰不十分必要的自備電廠和服役時間已經長,煤耗高的機組。過去我們淘汰落后機組是按容量來劃分的,例如淘汰5萬千瓦或10萬千瓦以下的小機組,今后可以考慮按煤耗來劃分該不該淘汰。例如先淘汰煤耗在每千瓦時400克以上的,再淘汰煤耗350克以上的。

十三五規劃把煤炭產量定為41億噸我認為是定高了,現在指標是指導性的,不是指令性的,這樣的導向是煤炭產量還要增加。這是沿用了傳統的計劃思路,確定一個GDP增長率,再乘一個彈性系數,過去通常把彈性系數取為0.8,也就是說GDP每增長1,能源相應增長0.8。當然現在彈性系數取得低一點了。但是這種計劃思路,往往對技術進步,結構調整的因素,還有政府調整結構的決心估計不足。事實上雖然今年煤價大漲,但是煤炭的總產量從2014年以后是呈下降趨勢的。此外還應該考慮國內外兩個市場。

我認為對于不可再生的資源,在有條件時多進口一些也不是壞事。有一度煤炭企業困難,我們控制了煤炭進口,我認為應該交由市場來決定。比如在東南沿海一帶,進口一些澳大利亞、印尼、越南的煤炭,減少北煤南運,不要限制從俄羅斯進口煤炭,限制進口是有人擔心影響國內的煤炭行業,但其實是保證供應,穩定價格,有利于結構調整的。所以我認為可以把十三五規劃煤炭產量定得比十二五末低一點,而不是繼續高上去。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講話,十九大報告把能源生產和消費提高到革命的高度,就不能是四平八穩,要拿出大的魄力,硬的措施來才行。不要受各種屁股指揮腦袋意見的干擾。

再看油氣產業的情況,今年年初我曾預測全年的油價會緩慢的上漲,但突破每桶60美元的可能性不大。直到今年10月底,油價徘徊在每桶五十幾美金,基本上在我預測的范圍內。但是到了11月份,由于沙特形勢的影響,油價增速加快,現在得克薩斯原油價格是每桶57美元,但布倫特原油價格已經突破60美元,達到了每桶62美元。我想如果沒有沙特形勢的影響,到今年底維持在每桶60美元以下完全是可能的。所以要想準確預測油價是十分困難的,因為有許多不確定性的事情發生,地緣政治發生的變化,這些政治因素是很難預測準確的。

對于明年的油價,如果僅從供需情況判斷,我認為也將是在60至70美元的范圍內,因為全球需求的增長非常緩慢,而原有的產能在恢復。特別是中東動亂地區的伊拉克、利比亞的石油產量在回復。從供需情況看不應有太快的上漲,在每桶60~70美元的價位是供需雙方都較能接受的。當然這個前提條件是不發生突發性的地緣政治沖突。國際油價已經從今年初的每桶四十多美元漲到了每桶60美元,每桶已經上漲了近20美元。最近天然氣的價格也有所上漲,今年前三季度國際天然氣的現貨價格大體上在7美元/mmbtu,但是受國際油價上漲和冬季用氣高峰到來的影響,最近已經上漲到了9美元/mmbtu。

去年我國進口石油3.8億噸,自產只有兩億噸,石油的對外依存度已經達到65%。天然氣的對外依存度也已經超過了30%。今年受煤改氣等政策因素的影響,我國天然氣需求的增長非常迅速,和去年相比,增速可能會超過20%。由于儲氣設施不足,許多地區擔心今冬天然氣的供應會出現緊張。

盡管我國電動汽車的發展也非常迅速,但與汽車數量的增長相比,依然是十分微小的數字,對石油需求量的影響很小。估計石油進口還將維持在這個水平。中國石油的產量其實也不能算少,在全世界也可以排到第四、五名,但是這些年沒有能發現像大慶、勝利這樣的整裝油田,而原有的老油田產量在遞減。

受石油價格下跌因素的影響,油田的效益在降低,勘探投入減少,因此,國內石油的產量大體上只能維持在每年1.8至2億噸左右。天然氣目前在我國廣大的小城鎮和農村還不夠普及,像浙江省已經提出縣縣通天然氣,估計今后幾年天然氣仍將是一個旺盛的增長勢頭。因此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我國還將是石油和天然氣的進口大國。從這個情況看,十九大報告中沒有寫能源強國就完全可以理解了。我們是能源生產和消費大國,但從能源自給,能源結構清潔化等方面看,還不能成為能源強國。

我國的石油主要用于交通運輸,有約8000多萬噸用作化工原料,生產乙烯、化纖等化工產品。最近的一個熱門話題是能否到2035年全部停用燃油車。因為已經有幾個國家宣稱到某一年要停止使用燃油車,這也引起我國業界討論這個話題。

就我個人的觀點,制定這樣一個停用燃油車的年度目標沒有太大的科學根據,拍腦袋的因素較多。因為電動車的發展受技術,特別是電池技術、電池材料以及鋰電池的回收處理等因素的影響,預測哪一年可以全部解決這些問題,我認為是很難的。現在純電動汽車仍以三元鋰電池為主,近幾年鋰的價格已經上漲了三倍。鋰電池的回收處理也還沒有解決。今后是以三元鋰電池為主的純電動汽車,還是燃料電池汽車?各種技術路線也還在探索中。特別是用油量較大的載重汽車,電動化尚需時日。

我是非常支持汽車燃油替代的,希望這個進度來得快一點,但正如上述原因,制約因素很多,很難確定一個具體的時間表。過去我們也曾提過到1985年全國實現農業機械化,但是最終也未能做到。吸取這些教訓,我個人認為制定一個取消燃油車的年限目標沒有什么實質性意義,沒有必要跟在別人后面學。

我認為尤其在大城市,汽車尾氣排放是空氣污染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城市中加快推進汽車電動化十分重要,可以先從公交汽車、出租車這些城市管理者能掌控的領域加快推廣。公交和出租車每天的行駛里程至少要比私家車多五倍,而且基本上就在本市范圍內行駛,電動化較步做到。所以我非常贊同像深圳這樣,確定在兩到三年內全部更換公交車和出租車為電動汽車。我覺得北京市和其他的大城市應該考慮制定這樣的時間表。至于飛機、輪船在很長時期內還要依賴石油。現在農業需要化肥,用油的農業機械也很普及了,出海捕魚要用柴油為動力的機動漁船,所以有人也把這叫做石油農業,石油漁業。幾十年內改變這一能源狀況我認為很難,更應該在節能節油技術,混合動力上下功夫。

我國近年來風力發電、光伏發電居世界前列,引領了世界新能源的發展潮流,為國際社會所贊賞。我國的風力發電機,特別是光伏電池,已經佔了世界市場很大的份額。但是在國內電力市場棄風、棄水、棄光,甚至于棄核還時有發生。侭管政府也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是也還未能完全解決這一問題。

對于棄風、棄光、棄水,可以列舉出一系列技術原因,但是我認為這些原因都是可以解決的,有些甚至是牽強附會的,本質問題還是現在電力已經不短缺,又有那么多的煤電機組需要發電,在調度時要照顧各種發電廠。風電價格已經非常接近于常規能源,比煤電略高,但煤電沒有計入排放成本,風電價格已經低于天然氣發電。太陽能發電成本也在迅速降低。我一直在鼓吹要引入競爭,以取消政府補貼為目標。國家能源局搞的領跑者計劃,我認為開局狀況不錯,說明有的企業有能力做到與常規能源發電相競爭。前些年的特高壓技術之爭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輸變電規劃的出臺和建設,希望國家電網公司做出更多的努力來減少棄風、棄光、棄水,為新能源的發展創造好的條件,這才是符合十九大的關于能源的方針。

我認為在今后的十年,應該讓風電和光伏發電的比重翻一番,也就是說讓風電占到發電量的8%,光伏發電占到2%,共占到發電量的10%,這個目標不應該算高。中國在西部地區有廣袤的沙漠和戈壁灘,風光資源不是問題,國家應該在發展規劃中像當年西氣東輸一樣,搞一個可再生能源的西電東送、北電南送。這就要求東部發達地區要控制好煤電建設,像朱镕基總理當年抓云貴向廣東送電那樣的力度,控制東部地區發展煤電,給新能源讓出市場。

同志們,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我國巳經從高速増長轉向高質量增長。今后能源工作的重點也應該從過去的高速增長,轉變為高質量的增長,要在19大的這個精神指導下,做好今后的能源工作。




責任編輯: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