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對我國“十三五”時期能源發展若干問題的思考

2018-04-10 16:40:23 2018年能源思考2月刊   作者: 尹 明  

(國網能源研究院,北京 102209)

摘要:"十三五"時期我國的能源發展,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極其重要。在日益復雜的內外部形勢下,我國應更加注重發揮能源系統的基礎保障和發展引擎雙重功能。加速能源技術與先進信息通信技術的高度融合,堅持"清潔、高效、安全、可持續"發展之路,以促進改善大氣質量為主攻方向,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作為重要著力點。

關鍵詞:能源;發展規劃;城鎮化;

1    引言
"十三五"時期能源發展,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保護生態環境和建設美麗中國宏偉目標的實現。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發展形勢,這個時期的能源發展應堅持與時俱進,堅持問題導向,充分發揮能源發展對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以下簡稱"新四化")進程的基礎保障和發展引擎作用。

2    我國能源的發展形勢

我國能源發展內外部形勢日益復雜,發展難度、不確定性不斷增加。

1.1  從內部看,我國能源發展需統籌考慮總量、結構和人均用能三方面的問題

(1)能源需求總量還會增長。今后一個時期,隨著深入推進"新四化",區域協調發展,我國經濟仍具有保持中高速增長潛力。這客觀需要能源發展保持一定的速度。即使采取恰當的能源戰略和政策,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發展低碳交通和綠色建筑等,我國2020年的能源需求還需要增長到50億噸標煤左右,較2013年增長33%[1]。

(2)能源發展面臨的四重結構性問題突出。能源資源結構上,石油、天然氣等優質能源資源儲量較少。根據《BP世界能源統計評論2013》[2],我國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分別占世界的1%和1.7%,儲采比分別是11.4和28.9,保障長期用能壓力較大。地域分布結構上,能源資源與能源需求呈逆向分布格局,76%的煤炭資源在北部和西北部,80%的水能資源在西南部,陸地風能主要集中在西北、東北和華北北部,而70%以上能源需求在東中部。這需要在加強東中部自身能源保障能力前提下,合理開展大范圍能源資源配置。產業用能結構上,工業用能,特別是高耗能產業用能占比大,造成我國單位GDP能耗偏高。2011年,工業使用了全國70%多的能源。但對全國GDP的貢獻僅為47%[3]。而美國、德國、日本的工業用能比重僅為20%~30%,單位GDP的能耗分別只有我國的1/3~1/6[4]。我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加快淘汰落后產能,調整經濟結構任務艱巨。終端能源結構上,長期以煤為主,清潔能源開發利用程度不高。自"十一五"以來,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例一直保持66%~71%高位;石油占比保持在19%左右;天然氣占比不足6%,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水電、核電、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雖發展快速,但到2013年底占比仍不到10%[5]。多年來,煤炭消費占比過大,清潔利用水平低,負面效應積累顯現,成為近年中東部霧霾頻發的一個重要誘因[6],嚴重影響生態環境和公眾健康。我國也成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國,減排壓力巨大。

(3)人均能源資源水平低。根據《BP世界能源統計評論2013》,我國人均石油、天然氣和煤炭探明礦產資源儲量分別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5%、8%和69%。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人均用能水平低。據BP能源數據統計,2012年我國人均用能是美國的29%、德國的52%、日本的54%、韓國的37%,OECD國家的45%左右;人均用電量是美國的27%、德國的47%、日本的42%、韓國的35%,OECD國家的41%左右。改善人民生活,加快"新四化"發展,需要繼續提高我國人均用能水平,特別是電氣化水平。

1.2  從外部看,能源供需格局變化,能源地緣政治復雜,國際能源貿易和安全問題突出

(1)國際能源供需格局處于重大調整期。美國能源本土保障能力取得實質性進展,正在向"能源型國家"轉變,深刻影響國際能源供需格局。一是全球能源生產重心已出現西移。2000年~2013年,美國頁巖氣產量占天然氣總產量的比重由20%提高至40%,美國已連續四年超過俄羅斯成為世界第一大天然氣生產國。2013年美國石油進口量比2010年下降17%,2013年的三季度末美國石油進口對外依存度已降到33%。據國際能源署IEA預計,未來五年全球新增石油供應量中將有三分之一來自于美國。二是油氣消費重心日漸東移。根據《BP 2030世界能源展望》,到2030年,我國和印度將是世界一次能源需求凈增長的主要貢獻者。全球煤炭需求的全部凈增長、石油需求凈增長的94%、天然氣需求凈增長的30%以及非化石燃料需求凈增長的48%都將來自這兩國。中、印兩國的一次能源消費總量將占世界總消費量的35%。

(2)地緣政治在使能源發展變得更復雜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美國對中東地區的干預將不再受石油問題的牽制,歐洲、美國與俄羅斯之間以能源為焦點的政治、經濟、安全博弈加劇,地緣政治趨于復雜,增加了國際能源市場不確定性[7]。同時,地緣政治紛爭的影響和潛在風險,推動俄羅斯加大向亞太地區出口能源,這也給我國帶來發展機遇。"中俄東線天然氣"項目協議與銷售合同的成功簽署開啟了兩國深化能源合作之門。在我國倡導的"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和俄羅斯倡導的"歐亞經濟一體化"戰略中,能源貿易是重要內容,為深化我國與俄羅斯、中亞國家和相關國家的能源開發合作創造了新契機,有利于我國獲得長期能源供應。未來一個時期,我國將既是全球能源最大的生產者和消費者,也是新增能源消費量的最大貢獻者之一和國際能源貿易的重要參與者[8]。在開放格局下,我國開展國際能源貿易的難度和通道安全風險不斷增大,確保我國海外資源開發、運輸安全,需要從政治、經濟、金融、外交等方面綜合考慮。

如何處理好能源"雙控"與保持經濟一定發展速度之間的關系、保供應與低碳發展之間的關系、國內和國際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之間的關系,構成了我國能源發展需要解決的"真問題"。

3 對能源系統功能定位的思考

當今世界,能源影響已深入經濟社會方方面面,能源系統的功能定位正發生著深刻變化。

2.1  歐美已將能源發展作為創造就業、技術創新和產業帶動的重要驅動力

歐盟的"歐洲2020發展戰略"[9]明確將能源發展作為實現"智能、可持續和包容性增長"和創造就業的核心要素之一。美國將能源作為應對氣候變化和實現低碳經濟發展的關鍵內容之一[10]。美國憑借頁巖氣開發技術的優勢,在國際能源技術和產業競爭中占據了先手,同時降低了實體經濟的能源和原材料成本,吸引了一些產業回流,帶動了就業,新的國際競爭力正在積聚[11]。國際權威研究機構麥肯錫公司經研究提出,能源與貿易、大數據技術、基礎設施建設和人力資源構成了支撐美國經濟持續發展的五大催化劑[12]。未來,能源與材料、信息構成的發展"三大要素",將不斷驅動經濟社會向前發展。

2.2  "新四化"深入推進需要能源系統發揮更大的作用

長期以來,我國的能源發展有力支撐了經濟社會發展,但也暴露出生產和利用效率低、質量和效益不高、創新能力不足、產業帶動不夠等問題。

黨的十八大報告將能源發展作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4月18日,李克強總理在新一屆國家能源委員會首次會議上指出,"能源是現代化的基礎和動力,……,能源供應和安全事關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13]。這進一步明確了能源發展在"新四化"深入推進中的定位--從承擔基礎保障向兼顧發展引擎和基礎保障雙重功能轉變,提高能源產業的發展質量和效益。加速能源產業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帶動就業,促進技術創新和產業結構調整。重視能源系統的科學規劃和建設,促進新型城鎮化優化布局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協調,增強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支撐區域協調發展。加強農村能源電力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

能源已成為國際競爭熱點之一,并有日趨激烈之勢。如何借勢而為,找到順應能源大勢之道,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順利推進我國的"新四化"進程,是能源行業政策和發展規劃要謀劃好的"大文章"。

4 對"十三五"能源發展的幾點認識

"十三五"時期,我國能源發展應重視技術和理念的協調發展,明確主攻方向和著力點。

3.1  以加速能源技術與先進信息通信(ICT)技術高度融合作為技術發展主要趨勢

"智能"已成為能源技術最新發展趨勢之一。近年,智能電網發展在國內外方興未艾,已在發展分布式能源、能效管理、提高可靠性、服務創新和資產管理上發揮了重要作用。歐盟已明確提出,"能源產業發展創新必須與ICT產業相協同,能源領域所有技術創新都需要重視與ICT技術的融合"[8]。"十三五"時期,我國應進一步加強能源系統與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ICT技術融合水平,提高能源系統智能水平,特別是借助智能電網發展,加速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變革。

3.2  以"清潔、高效、安全、可持續"作為能源發展之路

樹立問題意識,以破解桎梏我國能源長遠發展的關鍵問題為導向,走出一條"清潔、高效、安全、可持續"的能源發展之路。"十三五"期間,主要關鍵問題包括控制煤炭消費總量、增加低碳清潔能源供應、加強節能提效、確保能源安全等。一是將清潔發展作為重中之重。當前我國需要重點破解制約清潔能源開發、供應和能源清潔利用的一系列難題,"十三五"時期,我國需要進一步加快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加快發展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等,實現能源多元發展,減少煤炭的消費比重。根據《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和《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14-15]提出的目標計算,我國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占比,在"十三五"前兩年和整個"十三五"時期,年均分別增長0.80和0.72個百分點,遠高于"十二五"時期年均增長0.56個百分點的速度。二是更加重視能源高效使用。"十三五"時期,我國應更加堅定地實施節能優先,加強節能提效,進一步提高能源勘探開發、加工轉化、運輸存儲、消費使用全環節效率和效益,推進重點領域和單位節能工程,進一步降低單位GDP能源消耗。三是加強新條件下的能源安全。這就是在開放經濟下,充分利用市場機制和政府調控措施,實現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相互補充、協調發展,維護我國能源進口安全、供應安全、使用安全,尤其需要重視石油進口通道安全、天然氣境外管道安全和國內油氣儲運設施建設,核電的鈾燃料儲運、電站運行和乏燃料處置安全等。四是緊扣可持續發展這一根本。徹底扭轉"以需定供"的單向粗放型能源發展模式,采取供需雙向調節,實施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制",倒逼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推動社會、經濟、生態各方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這也是能源系統作為發展引擎的應有之義。

3.3  以促進改善大氣質量作為主攻方向

未來一個階段,我國能源發展的主攻方向是,向霧霾等污染宣戰、加強生態環保的節能減排措施,促進改善大氣質量。為落實國務院發布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和環保部聯合出臺了《能源行業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簡稱"方案"),確定了"加快治理重點污染源"等4個方面13項重點任務,見表1。

這也是安排好"十三五"能源發展重大布局的重要依據之一。其中,加快天然氣發展,將成為提高能源清潔化水平和轉變能源發展方式的關鍵因素之一。圖1給出了2007-2013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變化情況,年均增速達到15.5%。同期,天然氣消費比重也從3.3%增加到5.5%。"方案"提出,2015年、2017年全國天然氣供應能力分別達到2500億立方米和3300億立方米,天然氣(不包含煤制氣)消費比重分別提高到7%和9%以上。2014~2017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年均增速為18.3%,比2011-2013年均增速快40%。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關于建立保障天然氣穩定供應長效機制的若干意見》,2020年我國天然氣供應能力達到4000億立方米,力爭達到4200億立方米。"十三五"時期,天然氣供應能力年均增長19%,將有力支撐天然氣在對煤炭替代、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和調峰電站建設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3.4  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作為重要著力點

城鎮是我國能源主要消費地(我國城鎮人均能源消費是農村人均能源消費的3倍左右[16]),城鎮化水平對能源消費量影響大(我國城鎮化率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將拉動能源消費約8000萬噸標準煤)。這意味著,2014年~2020年我國城鎮化率從53.7%增長到60%[17],將帶來近5億噸標準煤的能源消費增長。統籌謀劃好能源和城鎮化的協同發展。能源發展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實質,就是發揮能源系統的引擎和支撐雙重功能,促進構建以人為本、四化同步、優化布局、生態文明、傳承文化的新型城鎮。

構建清潔、高效、集約、智能的城市能源服務體系。統籌謀劃城市/城市群內外部相結合的能源供給方案,保障城市用能。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城市用能中的比重,在可再生能源資源豐富、城市生態環保要求高、經濟條件相對較好的城市,積極推動各類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術在城市區域供電、供熱、供氣、交通和建筑中的應用。實施城市用能的供需雙向調節,抑制不合理需求,提高城市用能效率,開展節能宣傳,提高全民節能意識。開展電能替代,發展天然氣冷熱電三聯供、分布式能源,促進城鎮用能清潔化。統籌和協調城市能源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實現城市土地、水資源等集約利用。依托智能電網和信息通信網,提高城市能源系統智能化水平,提升城市用能服務和管理水平,服務分布式發電、電動汽車發展,促進智慧城市發展。統籌能源、信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城市產業支撐,加快推進城市群一體化、城鄉一體化發展。

5    結語

能源發展已呈現日益明顯的多維度特征,涵蓋政治、經濟、生態、科技等多領域。因此,制定能源規劃、政策和開展能源問題研究需要跳出"細、深、窄的專業框框"局限和"狹隘的行業、企業利益"束縛,采取更寬廣的視角和更開放的態度,充分認識和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激發能源系統作為發展引擎的潛力,努力實現技術創新、產業帶動、發展方式轉變等方面綜合效益最大化,促進生態環境、經濟社會和能源發展進入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殼牌國際有限公司. 中國中長期能源發展戰略研究 [M]. 北京: 中國發展出版社, 2013.

[2] BP. 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2013 [EB/OL] [2014-05-09].

http://www.bp.com/content/dam/bp/pdf/statistical-review/statistical_review_of_world_energy_2013.pdf

[3] 宋衛東,王乾坤. 產業和能源消費結構調整對單位產值能耗影響分析.[J]. 中國能源, 2013(12): 34~37.

[4] 國家統計局. 國家數據 [EB/OL]. [2014-05-10]. http://data.stats.gov.cn/workspace/index;jsessionid=26698666FCB6D935422AA49DDC7461EF?m=hgnd

[5] 國家能源局. 轉方式調結構促改革 強監管保供給惠民生 扎實做好2014年能源工作--吳新雄在2014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EB/OL]. [2014-04-04]. http://www.nea.gov.cn/2014-02/11/c_133105714.htm

[6] 國家氣象局. 霧霾天氣成因分析及應對思考[EB/OL]. [2014-04-04].  http://www.cma.gov.cn/2011zwxx/2011zyjgl/2011zyjgldt/201402/t20140224_239174.html

[7] 楊來,曾少軍,曾凱超. 能源外交與中國面臨的全球形勢.[J]. 中國能源, 2013(1): 20~23.

[8]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World Energy Outlook 2013 [EB/OL]. [2014-03-06].  http://www.worldenergyoutlook.org/publications/weo-2013/#d.en.36200

[9] European Commission. HORIZON 2020 in brief. The EU Framework Programme for Research & Innovation. [EB/OL]. [2014-04-02]. http://ec.europa.eu/programmes/horizon2020/en/news/horizon-2020-brief-eu-framework-programme-research-innovation

[10] Heather Zichal. 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Climate Change. [EB/OL]. [2013-09-20]. http://www.whitehouse.gov/blog/2013/09/20/meeting-challenge-climate-change

[11] 張雪球,姜鑫民. 美國頁巖氣產業發展的做法與經驗對我國的啟示.[J]. 中國能源, 2013(1): 17~19.

[12] McKinsey & Company. Game Changers: Five Opportunities for US Growth and Renewal. [EB/OL]. [2014-03-28]. http:// www.mckinsey.com/insights/americas/us_game_changers

[13] 中國政府網. 李克強:積極發展清潔能源 推動改善環境質量. [EB/OL]. [2014-04-21]. http://www.gov.cn/guowuyuan/2014-04/20/content_2663208.htm

[14] 國家能源局. 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 [EB/OL]. [2013-01-21]. http://www.nea.gov.cn/2013-01/28/c_132132808.htm

[15] 中國政府網. 國務院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十條措施. [EB/OL]. [2013-09-21]. http://www.gov.cn/jrzg/2013-09/12/content_2486918.htm

[16] 徐振強,楊光. 我國城市能源利用中長期對策(2020-2050).[J]. 中國名城, 2014(2): 35~38, 46.

[17] 新華社. 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 [EB/OL]. [2014-04-09]. http:// http://news.xinhuanet.com/house/wuxi/2014-03-17/c_119795674.htm




責任編輯: 江曉蓓

標簽:十三五,能源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