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丹尼爾?耶金博士的最新雄文:能源轉型和新的能源地緣政治

2021-01-12 13:14:55 清泉能源SpringEnergy

我再次承認,丹尼爾•耶金博士是我心目中的男神。毫無疑問,他是全球能源戰略界的“殿堂級”人物。長期搞能源戰略研究的,估計人人都知道丹尼爾•耶金博士。

作為全球著名的石油問題專家,耶金博士是劍橋能源周(CERAWEEK)創始人、普利策獎獲得者、美國外交關系委員會研究委員會成員、美國政府思想庫布魯金斯學會理事會成員,也是知名能源信息與咨詢公司IHSMarkit(埃信華邁)的副董事長。

今年七月份的時候,就聽說耶金博士出了本新書:《新版圖:能源、氣候與國家沖突》(TheNewMap:Energy,Climate,andtheClashofNations),一直想一睹為快,遺憾一直沒有看到。前幾天,看到耶金博士作為“金牌主持人”,線上主持每年一度的“阿聯酋ADNOC首席執行官圓桌會議”(ADNOC: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就在耶金博士的身后,很明顯的位置放了他的這本新書。而且,11月14日,耶金博士在線上參加年度“財新峰會”時,其背后也放了這本書。

順便說一句,包括這本書在內,耶金博士一共寫作出版了5本書。業界公認最著名、最具影響力的依然是1990年出版的那本《石油風云》(ThePrize:TheEpicQuestforOil,MoneyandPower),在國內的第二版譯名是“石油大博弈”),憑借此書,耶金博士贏得普利策獎,也奠定了其“石油戰略大師”的地位。2011年,企鵝出版社出版了耶金先生的《能源重塑世界》(TheQuest:Energy,Security,andtheRemakingoftheModernWorld),遺憾的是,該書的影響力和學術水平遠遠不如《石油風云》。現在,時刻八年之后,先生的又一力作順利付梓。但愿先生的這本《新版圖》能夠再次打動全球能源界。

前一陣子,看到IHSMarkit公司出具的一份英文報告“EnergyTransitionsandtheNewGeopoliticsofEnergy”(能源轉型和新的能源地緣政治)。據IHSMarkit公司的朋友講,此文實際上就是基于上述耶金博士的新書《新版圖:能源、氣候與國家沖突》以及發表于《華爾街日報》文章而整合形成的。

讀罷此報告,深受啟發,深感能源行業的轉型如此迅猛,深感轉型之路曲折復雜。正琢磨著準備將此報告翻譯成中文,沒想到我的同事已經翻譯好了并發給了我。

感謝感動之余,借花獻佛,將耶金博士的這篇雄文的譯文全文向大家展現如下:

兩年前,一家能源領域的國際金融投資公司CEO考察硅谷后回到華盛頓。他想與人討論的不是油價,也不是伊朗在中東的活動,而是他在加州看到的驚人一幕。他說“我簡直不敢相信,到處都是特斯拉。”

然而,特斯拉更驚人之處并不在銷售量,因為特斯拉的銷量并不足為奇,更驚人的是它的市值。2019年特斯拉汽車銷量僅為36.8萬,豐田、通用、福特、大眾汽車銷量共4200萬,而特斯拉的市值比這幾家市值的總和還大。

這是否意味著能源轉型馬上到來?全球油氣煤的需求將大幅減少?歐洲、加州等地政府不斷推動能源轉型,出臺2035年后禁止銷售內燃機等措施。

這一轉型將給全球經濟帶來巨大影響,將擴大各國實力的變化與沖突,尤其是在中美之間,其結果,改用鄧小平的話來說,就是一個地球,兩種制度,體現在技術、網絡、金融和商務方面。

為改變世界能源生產和利用的方式,現在開展了大量的工作。但很可能這一轉變所需的時間和成本超過很多人的預計,也需要有更多的技術創新來支撐。對于美國來說,還面臨油氣行業相關的1000萬人口就業的問題。

當然,全球實力版圖的變化過程幾乎不會是一條直線,因為顛覆性事件時有發生,會不可避免地影響其走向。我們沒料到頁巖革命會發生,也沒料到2008年的金融危機,或電動汽車的復興,或太陽能成本的驟降,也沒料到傳染性極高的蝙蝠病毒造成了全球性的疫情和經濟的黑暗時代,而這一黑暗時代現在變得昏黃不定。

在新冠疫情危機發生之前,世界經濟總量為87萬億美元,且發展情況良好,有望在五年內達到100萬億美元。但新冠疫情給世界經濟造成了嚴重打擊,它打亂了人們的生活,導致了種種悲劇,大量人失業,小微企業掙扎求存,公司經營面臨嚴峻壓力,部分國家更為貧困,很多人希望破滅,多國政府債臺高筑無以復加,經濟產出遭受巨大損失。

世界經濟的恢復需要兩到三年時間,而經濟總量達到100萬億美元可能需要十年之久,這還是建立在2021年夏季前疫苗和有效治療方法能大規模應用的前提下。新冠疫情會改變人們的行為,起碼在未來一段時間里,人們會避免聚集,這也將影響出行、社交活動,以及教育方式和公司經營的模式。

在交通方面,人們可能會變得更傾向于使用私家車,而不是需要出行的時候才暫時使用其他交通方式(例如打車)。起碼在未來幾年,人們會盡量自己開車而不是坐飛機。人們對公共交通工具會持一種更為謹慎的態度。

數字化技術帶來了新的工作方式,讓虛擬世界代替了現實世界,這也使得廣義上的數字化進程駛入了快車道。人們不用再集中在辦公室工作,可以在家遠程經營公司,新聞編輯室幾乎沒人來上班報紙也能出版發行,通勤時間顯著縮減,商務會議可以代之以數字化連線。

即使封鎖措施結束,這些影響還將持續很長時間。美國的航空客運量在911事件后過了三年才重回之前的水平,2008年經濟危機后更是花了七年才得以恢復。創新的加速,尤其是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和自動化技術領域的發展將改變各種類型的工作。而行為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轉變也勢必改變石油所扮演的角色。

1、氣候變化和政治壓力遲早會推動世界轉向低碳能源

關于能源未來的討論已可以用“能源轉型”這個詞加以概括,尤其是195個國家已簽署了2015年的巴黎協議,承諾將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比工業化前水平高2攝氏度的范圍以內,并盡最大努力將升幅進一步限制在1.5攝氏度以內。

要實現這一目的,就必須在2050年或之后不久達到“凈零排放”,這一目標已被歐盟、英國和日本等國家和地區所采納。喬•拜登也承諾要讓美國“走上一條不可逆轉的凈零排放道路”。2020年7月,他提出了“公平的清潔能源未來”愿景,這是一項耗資2萬億美元的氣候計劃,配備有“落實執行機制”,旨在于2035年前將發電領域的碳排放完全清零,并讓整個美國經濟從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在2019年美國能源總消費量中共計占比80%)轉向太陽能和風能(目前共占比3.7%)以及其他技術,從而達成“不晚于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的目標,同時美國還將確定存在哪些“氣候非法”國家。

這一氣候浪潮還在不斷擴大。在歐盟,“調整邊境稅”,即根據碳排放征收關稅,已被納入政治議程,而在美國也越發如此。這種邊境稅的設計和實施很可能是復雜且充滿爭議的。很多公司,包括部分油氣和電力企業,也做出了“凈零排放”的承諾,某些主要的養老基金已將“巴黎目標”和“氣候風險”納入了投資評價的ESG標準當中,銀行正不斷縮減對傳統能源項目的信貸融資,一些汽車制造商也計劃在本世紀30年代全面轉向電動車生產。

政府必然會利用其監管權力和懲罰措施推動這一沖刺進程,越來越多的地方計劃在本世紀30年代禁止汽油車的銷售,而汽車制造商如不能在新車生產過程中滿足日益趨緊的排放目標,也將面臨愈發嚴厲的懲罰措施。上述政策旨在降低轎車和輕型卡車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二者共計占全球總排放量的11%。但各國政府也得考慮這些禁令對就業的影響以及開車人對電動汽車的接受度。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影響也將逐漸消弭。例如在美國,現有汽車的平均車齡已接近12年。

2019年,電動汽車在汽車銷售總量(轎車和輕型卡車)中僅占2.1%,但隨著環保及氣候政策的趨緊和車用電池成本的下降,這一數字必然會顯著增長。在IHSMarkit的預測中,基準情景將是一種“對抗”的局面,即2050年電動汽車將在屆時的20億輛車中占比33%,在新車銷售量中占比60%。在“自治”情景,即低碳經濟轉型速度更快的情況下,電動汽車將占車輛總數的51%,以及新車銷售量的77%。

在“自治”情景下,各地政府,尤其是在城市,會就氣候變化持更強硬的立場,采取禁售汽油車等措施,同時工業界也會在降低電池成本方面取得更大進展。另外,“自治”情景下,新型出行方式,包括無人駕駛車輛和打車/拼車服務也會在交通生態系統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進一步提高電動汽車的使用度。同時,新冠疫情危機也可能改變政府、汽車制造商和消費者方面的因素,從而加速或減緩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

歷史證明,能源轉型很難在短時間內完成。第一次重大能源轉型是從木柴到煤炭,其關鍵時刻是在1709年1月,一位名叫亞伯拉罕•達爾比的金屬工匠發現了如何利用煤“提高煉鐵效率”。但兩個世紀之后,煤才取代木柴和廢棄物成為世界第一大燃料。石油是1859年在賓夕法尼亞州西部發現的,但到了一個世紀之后的20世紀60年代,它才取代煤炭成為世界頭號能源來源。

2、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部署先進技術將對供應鏈造成巨大挑戰,所需的供應鏈尚規模不足,抑或還未建立

當然,推動當前能源轉型的政府政策、資金、社會行動和尖端技術是之前的幾個世紀所無法比擬的。但這些力量面對的是一個規模龐大且極其復雜的能源體系,它支撐著新冠疫情前體量可達87萬億美元的全球經濟,而目前世界能源的84%仍來源于化石燃料。

一大問題是資金,各國政府為了應對眼前的危機已負債累累,他們是否還有足夠的資金以及資金使用的彈性?根據IHSMarkit全球經濟預測,今年世界GDP將縮水4.5%。假如明年年中疫苗能廣泛應用,2021年全球GDP將增長4.4%,換言之2022世界經濟才能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而如果疫苗的研發落地沒有那么快,世界經濟的復蘇只會更加緩慢。經濟創傷很可能是慘痛且影響深遠的,最為突出的是大規模的失業潮和小微企業的經營困難,這些企業缺乏資金基礎,也難以獲得融資。

另一個重大問題是如何建立低碳未來所需的供應鏈。為了滿足2050年凈零排放的目標,我們需要以前所未有甚至難以想象的速度和規模部署現有或新興技術,這對供應鏈造成了嚴峻的挑戰,因為其發展所需的供應鏈尚規模不足,抑或還根本不存在。例如,要實現2050年的目標需要共計1.4萬吉瓦的風力和太陽能發電能力,這是現有各類發電站裝機容量總和的兩倍之多。另外,從原材料的獲取,運輸,再到使用壽命到期后的棄置處理或回收利用,這些新型供應鏈還要接受政府和投資人的ESG評價,分析其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社會環境影響。

即便如此,氣候變化和政治壓力遲早會推動世界轉向低碳的能源來源,而從現在開始思考這一轉型將會如何影響未來的全球力量格局并不過早。

3、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推動,中國的電動汽車保有量占全球總數的一半

初步看來,中國將是未來能源轉型中獲益最多的國家。盡管中國擁有強大的石油產業,也是世界第五大石油生產國,但其自身產量遠遠不能滿足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能源需求。中國75%的石油供應來自進口,目前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

很多年來,中國政府一直將依賴進口原油視為一個重大的戰略問題。近幾年,也有人將這一風險稱為“馬六甲困境”,指的就是途徑新加坡進入南海的那條狹窄的海峽。降低石油對外依存度將為中國帶來巨大的戰略利益。

但能源轉型的利好還不止如此,中國已在其所謂的“新能源”領域占據了全球領先地位。中國每年的新車銷售量比美國還多,如果這些車輛都靠汽油驅動,就意味著要進口更多的石油和污染問題的惡化。正如中國前科學技術部部長萬鋼所說,中國需要抓住“發展電動汽車的戰略窗口期”,而這一點中國已經做到了。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推動,中國目前的電動汽車保有量是全球總數的一半。

然而,這不僅僅是一個減少石油進口和城市污染的問題。對中國而言,要想在內燃機車上追趕國際大型汽車公司已為時太晚,但利用電動汽車實現跨越式發展可以讓中國超越成熟的汽車制造商,在全球市場上取得領先地位。

中國已經在電動汽車電池的必要成分鋰方面占據了主導地位。雖然鋰在許多國家都有開采,但中國站在整個供應鏈的頂端,擁有全球80%以上的電池制造能力。而世界在逐漸轉向太陽能的過程中也將很大程度上依賴中國生產的商品。中國的太陽能制造企業在過去十年中大幅降低了太陽能成本,中國現在生產著全球近70%的太陽能電池板。

如果中國有可能成為能源轉型的大贏家,那么其北方鄰國將面臨風險。俄羅斯總統普京曾說,“我從未把俄羅斯稱作能源超級大國,但我們確實比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都有更大的可能性。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從當前俄羅斯能源資源的巨大規模和豐富程度來看,這確實顯而易見。它是世界三大石油生產國之一,是第二大天然氣生產國,同時保持著世界最大天然氣出口國的地位。

地理位置、從蘇聯繼承的超級大國遺產,以及包括核武器在內的軍事實力是俄羅斯大國復興的重要因素。但同時,俄羅斯建立在石油和天然氣基礎上的能源實力是其全球影響力的關鍵,也是該國與中國關系日益密切的重要因素。這些資源使俄羅斯成為世界經濟的重要參與者。

然而,俄羅斯對石油和天然氣出口收入的依賴也是一種戰略風險。油氣收入為俄羅斯提供了財政基礎,正常情況下,這些收入占政府預算的40%至50%,占出口收入的55%至60%,約占GDP的30%。20年來,“俄羅斯需要改革,實現多元化,減少對石油和天然氣的依賴”已成為一個反復出現的主題,但目前來看仍是挑戰。

4、為減少石油依賴、進行多元化投資,石油收入是至關重要的資金來源

隨著其他地區的資源開發,尤其是近年來美國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產國,外界對中東石油優勢地位的關注已逐漸減弱。但石油仍然對該地區許多國家的經濟地位至關重要,而能源轉型將削弱這一地位。

基于上述情況,再加之國內年輕人的就業需求,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推出了“2030年愿景”(Vision2030)改革計劃。“自上世紀70年代初以來,沙特便開始制定五年發展計劃,”一位沙特官員表示。“這些計劃目標一致,即多元化經濟,發展私營經濟,降低對石油的依存度。但我們并未完成這三個基本目標。”2030年愿景旨在實現上述目標,并在這一過程中建立一個主權財富基金,王儲曾表示該基金將比“地球上最大的基金還大”,并在國外進行多元化投資。

在任何情況下,對根植于石油收入的經濟進行重塑都是一項挑戰。在當前新冠大流行和全球經濟低迷的大背景下,這一挑戰更加艱巨。事實上,為減少對石油的依賴、進行多元化投資,石油收入都是至關重要的資金來源。

阿布扎比已經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石油出口國可以采取何種措施,以使其盡可能免受石油價格波動以及當前能源轉型的影響。2007年,在石油轉型的論調還遠未被廣泛接受的時候,阿布扎比就制定了《2030年經濟展望》,以備不能依賴石油的時代到來。阿布扎比王儲穆罕默德•本•扎耶德當時說道,“50年后,我們可能只剩最后一桶石油,當它被運往國外的時候,我們會傷心嗎?我可以告訴你們,如果我們今天投資于正確的行業,我們到時候將歡慶。”二十年前,阿布扎比GDP幾乎全部依賴石油,而現在,非石油收入已占到GDP的60%。盡管有這種面向未來的轉變,但只要油氣資源還有市場,海灣國家很可能仍會采取使油氣價值最大化的戰略。

天然氣現已成為能源轉型過程中的關鍵燃料,以及國際石油公司和國家石油公司的戰略核心。在美國,天然氣發電在電力中的占比從2010年的20%增長至2020年的40%,煤炭發電則從40%降至20%。主要得益于天然氣的利用,美國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回至1990年的水平,而GDP則較那時增長一倍。如果將2019年全球煤炭發電總量的1%替換為天然氣發電,就能減少相當于1100萬輛汽車一年的排放量。IHSMarkit預計,LNG市場在未來20年將以年均3%的速度增長。

世界各地對天然氣的態度各不相同。印度正在建設一個600億美元的基礎設施系統,以擴大天然氣在經濟中的使用,替代引發室內空氣污染的傳統燃料。但在歐洲和北美,反對天然氣的聲音越來越多。這些論調認為天然氣仍屬化石燃料,會帶來二氧化碳以及甲烷排放,天然氣的使用與凈零排放的目標相悖。盡管如此,近期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停電事件表明,不穩定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需要天然氣的協同。隨著時間推移,新技術將改變天然氣在燃料組合中的地位。商業可行的電網規模儲能將降低對天然氣的需求,而碳捕獲、利用與封存則會擴大天然氣的作用。這也凸顯了能源轉型的動態本質,它依靠技術的進步,也許并不會直線變化。

5、完成2050年的凈零排放目標需要突破和創新

喬•拜登已明確表示,如當選,新政府將推動美國盡快重返巴黎協定,并在全球氣候政策方面走在前列。科研和新能源技術開發對能源轉型至關重要,而美國在這一方面已處于強勢地位。

無論是要實現2050年的凈零排放目標,還是大規模減少大氣中的碳含量,都需要化學、物理和材料科學的突破和創新,以及碳捕獲、氫燃料、數字化、制造、人工智能、機器人、軟件、數據分析等技術的進步。

雖然拜登和特朗普在氣候變化政策及相關監管方面態度迥異,但無論是誰贏得大選,美國都將繼續保持在能源技術方面的領先地位。美國的技術優勢得益于其獨特而富有活力的能源創新生態系統,涵蓋能源部的17個國家級實驗室、各個大學、研究機構以及無數公司和初創企業。再加上鼓勵冒險精神的文化以及能夠調動資本的金融體系。舉個例子,如今美國國內超過60個先進核能項目由私營部門主導。在對未來技術發展至關重要的基礎科學研究方面,本屆美國政府能源部每年投入超過65億美元,遠多于其他國家。

得益于過去十年的“頁巖革命”,也就是所謂的壓裂技術,美國現有資源基礎已經發生了改變。這場革命在2008年是無法想象的,當時美國還是世界第一大石油進口國,其國內的油氣行業也逐漸衰弱。

在疫情暴發前,頁巖革命使美國超過沙特和俄羅斯,一躍成為了世界第一大石油生產國。同時,美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國之一以及第一大天然氣生產國,并將成為LNG的主要出口國之一。頁巖革命帶來了超過2000億美元的新廠投資,減少了幾千億美元的貿易赤字,創造了數百萬個工作崗位,并為聯邦和州政府的財政收入做出了巨大貢獻。

鮮為人知的是,油氣產量的快速增長使美國在國際事務中扮演的角色及其外交政策的靈活性有了新的發展。例如,美國對印度的油氣出口是兩國關系不斷發展的基礎之一。隨著未來幾十年能源轉型的展開,此前的頁巖革命也為全球能源安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新的世界能源版圖上航行,許多國家需要做出重大抉擇。如果美國的“禁止水力壓裂”運動越來越活躍,或者即使只是對油氣開發施加新的重大限制,其結果將是美國產量的驟降,以及進口量的激增。

疫情后經濟復蘇,全球油氣消費將再次增長,而一旦美國供應缺失,全球供應將出現缺口,其他石油出口國將急于填補。這樣一來,這些國家將成為能源轉型中的意外受益者,至少在未來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將是如此。

以上是IHSMarkit報告的全部譯文展現,實際上是耶金博士的觀點和思考。作為“后浪”,清泉就不評論了,否則就狗尾續貂了。但期待業內同行的評論和真知灼見。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