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化總經理、中國工程院馬永生院士,在3月7日的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上發言提到:“汲取風、光等產業教訓,加強新能源發展頂層設計,建立行業標準、監管和政策支持體系,避免‘一哄而上’,防止‘爛尾工程’”。
受馬院士這句話的提示,我突發奇想,覺得三大石油公司恰恰在油氣開發中,應該汲取些風光產業的經驗,不妨搞一點“一哄而上”!不知這個想法是否值得大家拍磚?
對比一下油氣和風電、光伏,2010年中國原油產量20301.4萬噸,到2020年全國的產量為19476.9萬噸,十年下來產量徘徊;2010年天然氣產量957.9億方,2020年1888億方,增長幅度雖說還不錯,離翻番僅差一步之遙。
2010年全國風電裝機2957.6萬千瓦,發電量494億千瓦時。裝機僅占全國裝機的3%,發電量僅占1.17%;太陽能光伏裝機20.5萬千瓦,發電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根本無法納入能源統計數據。但到2020年,全國風電裝機已經達到28153萬千瓦,10年增長9.5倍。發電量達到4665億千瓦時,增加了9.44倍,達到全網總發電量的6.12%;太陽能發電裝機達到25343萬千瓦,發電量2611億千瓦時,增長率幾乎接近無限大。兩者合計占9.54%,按發電能耗計算,折合1.56億噸標油。
中國風電和太陽能能夠實現如此快速的成長,總結下來和高度開放市場是有直接的因果關系。大量的多種所有制企業的涌入,會帶來一些無序,但在這種看似無序的競爭中,逐漸形成了巨大的產業創新優勢,逐漸變為有序的行業競爭力。兩個行業的關鍵技術和設備基本沒有被卡脖子的問題,即便在技術快速更新的環境下,也能夠不斷領先。光伏組件成本在大量民營企業的不斷參與競爭和創新資本的積極支持下,從2010年的20000元/千瓦,降到今天的1500元/千瓦。
風電和太陽能行業發展到今天,由于行業的高度開放,基本做到了要規模有規模,要產能有產能,要技術有技術,要裝備有裝備,要人才有人才,雙雙開創了世界第一的產業競爭優勢。僅中國大陸生產的太陽能電池片,已占據世界產量的80%以上,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做出了出色的貢獻。想一想,如果沒有當初的一哄而上,怎么會有今天的喜人局面?
而中國石油產量的長期停滯,天然氣增長緩慢,實在是難以與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相提并論了,這與油氣上游市場過度封閉不無關系。市場參與主體太少,只有三個超大型企業畫地為牢,再加上一個被局限在一隅之地的延長石油,這種格局已經很難引入競爭的活水。三大石油公司有著大量的有理想、有能力、有抱負的人才,但現行機制把每一個人的創造性和聰明才智給桎梏了。
馬永生院士說的對,風、光等產業是有些教訓值得汲取,但這都是成長中的煩惱,與中國的石油勘探開發長期深陷停滯的局面,還是利多弊少。搞市場經濟確實會一哄而上,但可以在競爭中優勝劣汰大浪淘沙,然后通過市場逐步實現產業的整合優化,這是市場經濟的一種常態。如果大家都無從參與,如何能夠形成有效的競爭局面?如何在競爭中推進技術裝備的進步?如何充分發揮人才的創造力?如何能擺脫現在的停滯困局?
30年代,美國在得克薩斯州實現油氣大突破,為美國擺脫了經濟大蕭條,就是靠著千軍萬馬參與石油的開發,成就了美國第二次工業革命;到本世紀美國再次通過頁巖油氣革命,從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爬出泥潭,而靠的還是千軍萬馬的參與。我們一直在問,為什么美國可以通過開放競爭性市場,沖破油氣資源的瓶頸,實現能源獨立,而我們不行?
當年大慶的開發不也是千軍萬馬參與大會戰取得的成就?后來的勝利等油田的開發也是大會戰的成果。當然此一時彼一時,今天的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都是在國際資本市場上上市的公司,會戰模式或許不再適合他們的發展要求。但是,為什么不將這些資源進一步向更多的市場主體開放,調動市場化的競爭主體和創新資本合作,打破現在的僵局?讓中小企業在前面創新,大企業才有可能在后面收割。縱觀這些年的產業革命,哪一次不是由創新資本大量投入推動的,IT革命、互聯網革命、人工智能革命、頁巖油氣革命無一例外。
近十年,我國的石油新增探明資源量高達101億噸,新發現了17個億噸級大油田;天然氣新增資源量6.85萬億方,新發現21個千億方級大氣田。截至2019年底,全國石油剩余技術可采儲量35.73億噸,儲采比接近19年,而能源獨立的美國,石油的儲采比只有11.1年。美國天然氣去年產量9209億方,儲采比僅僅14年,而中國竟然高達47.3年,這已經超越了我們承諾碳中和的時間截點。是我們想留下存著,還是我們有資源看不出來?
馬院士文中提到:“中國2020年對外依存度分別攀升到73%和43%”。國家的能源安全成為現階段制約中國經濟、外交、軍事和地緣戰略最大的隱患,而未來十年是最關鍵的時刻。但我們的油氣開發力度沒有滿足國家和人民對這一行業的期望,在國家最需要油氣資源和開發能力來維護能源安全的時刻,卻為體制機制所困,有勁使不上。
實事求是地說,這個責任也不在三大油,是我們油氣行業的體制機制無法適應當前技術進步和組織變革的要求,根子確實是我們對能源體制革命、國企改革和頂層設計認識出了問題,也是貫徹和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能源四個革命不到位。要從根本上改變這一局面,三大石油公司都應該像馬院士說的,“改革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作為靶心,勇于破難題、闖難關,啃下一些硬骨頭,帶動公司改革全面推進。”
最后,我想聲明一下,我提出這個意見并不是針對哪一個油氣企業,也不是不同意馬永生院士提出的,關于“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 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的總體思想,特別是對他提出的:“突出節約優先,著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結構優化,立足國內保障能源供給、堅持自立自強,加快提升科技創新水平、深化國際合作,著眼全球拓寬能源渠道”四方面的意見都非常贊同。我知道在目前的局面下,不是中石化或中石油、中海油哪一個企業可以扭轉乾坤的。我的意見是,在實現目標的路徑上,能不能像當年華主席說的:“思想再解放一點,膽子再大一點,辦法再多一點,步子再快一點”。(我也是昨天晚上看微信才知道,此話原出處是華國鋒主席1977年聽取廣東省改革開放工作情況匯報時說的)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