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碳達峰碳中和,能源是主戰場,電力是主力軍。深入探討新型電力系統的機遇挑戰、構建路徑、科技聯合攻關等話題,凝聚政府、行業和企業合力,方能大力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黨的十八大以來,電力行業深入貫徹“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積極服務“雙碳”目標和經濟社會綠色發展,持續推動低碳轉型升級,發展成就舉世矚目。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是對能源安全與低碳轉型大勢的準確把握,也是對電力系統發揮關鍵作用、服務“雙碳”目標落地的更高要求。
新型電力系統是新型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如何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成為業內關注的熱點。日前,在2023中國電力規劃發展論壇上,與會專家表示,要挖掘源網荷儲各側在保障電力安全供給方面的作用,構建多元綜合保障體系,通過建立源網荷儲一體化運行模式,實現電力供需協同。
今年6月,國家能源局組織發布的《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藍皮書》指出,新型電力系統具備安全高效、清潔低碳、柔性靈活、智慧融合四大重要特征,其中安全高效是基本前提,清潔低碳是核心目標,柔性靈活是重要支撐,智慧融合是基礎保障,共同構建起新型電力系統的“四位一體”框架體系。
“要重視國情和資源稟賦。當前,我國仍處于以煤炭為主體的能源時代,能源轉型戰略思路是化石能源清潔化、清潔能源規模化、多種能源綜合化,需要統籌兼顧安全、經濟、低碳、高效四個方面。我國電力行業面臨電力保供、碳減排、系統安全穩定、能源資源和負荷中心逆向分布、靈活支撐電源不足、終端消費電氣化水平和能效有待提高等諸多挑戰。”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吉臻表示,必須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通過提高綠色發電裝機、電量占比實現清潔低碳;通過保障資源供給安全、系統運行安全、發電和電網供給能力充足實現安全充裕;通過完善市場機制,建立新型電力市場實現經濟高效;通過建立源網荷儲一體化運行模式,實現供需協同;通過數字賦能,實現控制系統靈活智能。
“預計到2030年,我國人均用電量達到8300-8800千瓦時左右, 2040年,我國人均用電量約為10000-11000千瓦時。”電力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劉世宇表示,為做好電力保供,要充分挖掘源網荷儲各側在保障安全供給方面的作用,通過科技創新,構建多元綜合保障體系,通過大力推進新能源可靠替代、布局電網側系統級儲能電站、挖掘電動汽車等需求側調節潛力、加強電網資源平臺配置作用,強化供需協同,多措并舉保障電力系統安全充裕。
在新能源可靠替代方面,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副總工程師謝宏文表示,持續推動降本增效,是保障新能源發電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動力。要按照以大型風光電基地為基礎,以其周邊清潔高效先進節能的煤電為支撐,以穩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壓輸變電線路為載體的“三位一體”整體規劃思路推進沙漠、戈壁、荒漠大型新能源基地開發。堅持西部、東部并舉,集中式、分散式并舉開發。
“電力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規劃要先行。”中國電力發展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游敏表示,當前,新能源滲透率不斷提高,電力系統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電力電子設備接入的“雙高”特性日益突出,源網荷儲一體化運行與優化控制、數字技術與電力技術相融并進等給電力規劃提出新的挑戰。
國網能源研究院副總經理單葆國表示,在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背景下,需求側管理已經在電力安全報告、清潔能源發展、能源系統經濟運行、終端能效提升等方面體現出價值。未來需求側管理還需在法律法規、市場改革、價格機制、技術創新、標準體系等方面獲得進一步支持,以期發揮更大作用。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