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分布式能源領域,有一位老人以近80歲高齡依然奮戰在行業前沿,他就是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的王振銘。
王振銘1934年生于天津。1954年畢業于原北京電力學校。1964年畢業于北京業余動力學院。曾任職于國家電網公司北京經濟技術研究院。原任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熱電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后為顧問。系中國城鎮供熱協會理事、中國科協工程學會聯合會節能專委會委員。中國國際咨詢工程公司咨詢專家、中國能源網專家委員、中國電力設備總公司咨詢專家、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主任科學家之一。
為我國熱電領域元老建樹頗豐
王振銘是前蘇聯專家培養的中國第一代熱電專家,是中國熱電產業的歷史見證人。
王振銘1954~1984年在華北電力設計院從事熱力網、熱電廠和火電廠的設計與科研工作30年,其后調入原水電部北京水利電力經濟研究所,任熱化研究室付主任,曾在國家電網北京經濟技術研究院專門從事熱電聯產工作。
在華北電力設計院期間,王振銘從五十年代開始就從事中國各大區域性熱電廠的廠外熱力網設計與熱力網有關的石棉水泥管供熱實驗和波紋管補償器的科研實驗,其后又參加熱電廠與火電廠的工程設計。在此期間負責或參加過的工程有北京等地的熱電廠與熱力網工程設計。
王振銘參加過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建設熱電廠經濟效益調查總結,搞過高壓高溫蒸汽管道壽命研究;參加原電力工業部管道小組,負責修訂《汽水管道應力計算技術規定》等。
1984年夏季王振銘調入原北京水利電力經濟研究所,主要工作為熱電廠、熱力網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與城市熱力規劃的編制與可研報告審查。負責的工程有青島、煙臺、綏化等地的城市熱力規劃和鄭州、武崗等地熱電廠可研報告的編制,并一直從事節能熱電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審查,共參加審查熱電項目200余個,總容量估計在2000萬千瓦以上。在此期間負責組織城市熱力規劃有關技術資料的編制,協助建設部完成《城市熱力規劃技術規定》與《城市熱力規劃內容深度》,受原國家計委、原國務院生產辦和原能源部委托,為《小型節能熱電項目可行性研究技術規定及附件》主要編制者之一。完成“六五”熱電建設項目調查研究總結,為負責人。
1989至1992年期間,借調原能源部節能司任小熱電辦公室主任。經過一系列調查研究和審查分析,確定五個試點工程負責全過程。早已全部投產。1998年受國家計委委托完成《關于發展熱電聯產的若干規定》以計交能(1998)220文公布,為主要起草人,并編寫了“編制說明”,組織召開了宣講研討會。
2000年受國家計委委托主持制定的新文件又以計基礎(2000)1268號文批準執行。受北京市發改委委托起草北京市發展分布式能源文件和“北京市樓宇式天然氣分布式能源技術要點”編制組組長。
2001年率團到荷蘭參加第二屆國際熱電聯產聯盟大會并發表論文,會后被選為國際熱電聯產聯盟董事會董事。在北京曾參加法國、丹麥、芬蘭、瑞典、荷蘭、西德等國的熱電學術交流活動。曾數次被評為學會先進工作者和北京動力研究所先進工作者。現已被選為美國自傳研究院顧問研究委員會成員,入選《中國專家人才庫》和《中國人才世紀獻辭》第二卷。
2009年完成國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氣司委托課題《我國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發展相關問題研究》,任專家組長,并在一系列有關分布式能源會議上發表文章。參與30余項分布式能源項目的工程審查。
2010年被中國電機工程學會、中國能源網等單位授予“中國分布式能源十年杰出貢獻人物”獎。
從熱電產業到分布式能源,王振銘近半個世紀的工作歷程見證了我國電力行業的大發展以及潮流變化。近些年,為了推動分布式能源在我國的發展,王振銘依然不辭辛勞,不斷發表文章、出席會議,為我國分布式能源的健康發展大聲疾呼,并提出諸多重要的觀點。
發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應大、中、小并舉
我國經濟快速發展,能源需求劇增,缺口不斷擴大,化石能源資料缺乏的先天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王振銘認為目前最為合理的利用天然氣方式是積極發展燃氣分布式能源,這樣不僅可以實現熱、電、冷聯產,提高能源利用率,還能徹底改善城市環境質量。
在具體的發展方向方面,王振銘認為發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應當大中小并舉。(1)大型工業開發區,大型聯合工業企業由于項目多,用電用冷用熱量大,應優先選用9F與9E大型燃氣——蒸汽聯合循環機組。以提高能源綜合利用率,降低基建工程的單位千瓦造價,減少運行人員,節約工程占地,緩解當地的用電緊張。(2)裝機容量為2萬-10萬千瓦的為中型工程,適用于較小的工業區、生態園或開發區。可選用FT8、6B或9E機組,組成燃氣——蒸汽聯合循環供熱系統。(3)裝機容量為15MW及以下的工程,適用于分散的工業、醫院、機場、聯合公用建筑等。以選用燃氣內燃機為主。該類工程目前多選用其發電自發自用、聯網不上網或分時上網。該類工程機組容量小,能耗較高,單位千瓦造價高,但因自動化水平高,占地面積小,施工周期短發電成本較高也能接受,該類工程屬于中央文件所稱的樓宇式分布能源,也是今后的發展方向之一。
總之,大型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熱電廠的建設,對電力系統對當地發展國民經濟和提高人民生活有極大好處,但不能多稿。小型樓宇熱、電、冷三聯供工程適用于按地區情況,分散建設,但應考慮運行方式,要詳細調查冷、熱、電負荷的運行情況,要核算不同工況的熱效率和節能量,按電價氣價核算經濟效益,以便獲得可能達到的節能與經濟效益。
此外,王振銘認為要發展分布式能源要有超前的眼光、全局的思考、統籌的安排,必須堅持“規劃先行”,搞好區域能源規劃。他認為現有的熱錢聯產規劃起不到指導作用。我國現在發展熱電聯產,國家能源局提出凡是建熱點聯產的項目一定要搞熱電聯產規劃,沒有規劃就不受理,而且搞熱電聯產規劃,應該由當地的綜合部門來搞,綜合部門又沒有這筆經費,往往要求誰上熱電項目,誰負責搞熱電聯產規劃。所以當前的熱電聯產規劃作用有限。
現在建設部系統專門逐步成立了區域能源規劃的專業委員會,提倡各地要先搞區域能源規劃,即用什么能源有個總的需求,這些總的能源怎么樣供應要有一個論述,要有全盤考慮,王振銘認為這種做法很值得提倡。
發展分布式能源應和智能電網同步發展
王振銘認為發展分布式能源應和智能電網同步發展。他建議將天然氣熱冷電聯供能源與城市熱電能源供給規劃和節能減排規劃結合起來,與調峰電源建設和智能電網建設同步發展,充分發揮天然氣熱電冷聯供能源在提高能效、保護環境、錯峰填谷、電力調峰等方面的綜合功能和使用。同時,國家也要制定相關的優惠政策和完善政策法規,建議國家資源環境主管部門和財政主管部門在審核項目節能效果基礎上,對節能減排成果予以獎勵,返還部分能源上網增值稅,對國產設備也實行稅收優惠,制定標桿上網電價。并建議國務院將《電力法》修訂納入工作日程,取消現有法規中對分布式能源發電上網的限制條款,盡快制定接入電網管理辦法,明確系統應達到的效率指標和項目建設控制性指標,引導產業規范發展。
王振銘還表示,要發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還要注意以下兩點,一項是要突破技術瓶頸,首先是加強低壓配電網信息化控制、微網智能管理與控制系統等微網關鍵技術研究,盡快突破微電網自愈控制、智能互動用電與需求響應等技術;其次是加快燃氣輪機關鍵技術研發,盡快突破燃氣輪機熱部件和聯合循環運行控制技術等核心技術;最后是加大頁巖氣勘探開采關鍵技術的引進消化工作,為大規模開發頁巖氣創造條件。另一項是要鼓勵各方參與,他建議鼓勵國家電網、南方電網、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央企積極參與,扶持專業能源服務公司,發展一批專業化的咨詢設計機制,培育一批經濟效益好的骨干企業。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王振銘教授一生不曾離開過熱電。我國幾乎所有關于熱電產業的政策中都傾注著他的心血。他差不多跑遍了中國的熱電企業,在實踐和學術中跋涉。而現在他又一心撲在我國分布式能源事業上,繼續貢獻著光和熱。當年同行的人越來越少了,而他還在默默堅守。雖然早已辦理了退休手續,但他卻一天也沒有休息,年近耄耋之年的他還背包不離肩,像年輕人一樣隨時準備出發。
【中國能源網獨家稿件聲明】 凡注明 “中國能源網”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圖表), 未經中國能源網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轉載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