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新常態下的能源革命

2015-05-29 10:09:23 中國能源網   作者: 韓曉平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新常態”是要解決中國經濟增速“換擋”,渡過深化改革的“陣痛”,消化盲目追求GDP發展模式帶來的“后遺癥”。“新常態”就是經濟社會發展更加注重質量、企業生產經營更加注重效益、老百姓的生活更加踏踏實實。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正處在爬坡過坎的關口,體制機制弊端和結構性矛盾是“攔路虎”,不深化改革和調整經濟結構,就難以實現平穩健康發展。

革誰的命

在解決經濟結構調整中,能源結構轉型是重中之重。習近平認為必須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的革命”。也就是說,能源消費、供給、技術和體制革命,是突破體制機制弊端,化解結構性矛盾的關鍵。毛澤東曾經說:“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必須優先解決好誰是我們能源革命的對象,誰是我們能源革命的同盟軍。

以周永康為首的油氣腐敗利益集團和以令計劃為首的煤炭腐敗利益集團,以及國家能源局系列腐敗案等,在體制和行業內部造成坍塌式的潰敗,不僅敗壞了黨風政紀,也造成能源行業結構性的嚴重扭曲。

縱觀人類歷史,在“以煤為主”和過度依賴石油的產業結構下,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出現過類似的問題。美國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歐洲五六十年代,都出現過類似中國今天的問題和社會矛盾。腐敗、低效、壟斷、奢靡、環境污染、資源浪費、貧富差別和收入不公等等,實際上與能源結構有著密切的關系。人類文明的每一次重大進步都伴隨著能源的改進和更替。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能源結構決定經濟基礎。解決問題的基礎是進行能源結構的轉型,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的革命。

中國已經是全世界霧霾影響范圍最大、最嚴重的國家,也是溫室氣體排放最多的國家。2003年以來,不科學、不合理、不可持續的能源結構使中國單位GDP能耗和單位GDP溫室氣體排放居高不下,人均能耗和人均排放都大大超過全球平均水平,而人均GDP卻大大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而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過度依賴煤炭,全世界超過50.3%煤炭在中國燒掉,而中國只占全球表面積的1.88%,如此集中消費這種骯臟的能源,環境和資源代價可想而知。

毛澤東在《矛盾論》中指出:“凡事要學會抓主要矛盾,切勿眉毛胡子一把抓。”中國能源環境問題的主要矛盾,就是降低煤炭的消費比重,用清潔的天然氣、核電和可再生能源進行替代,這是能源生產革命的方向。去年,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636463億元,比上年增長7.4%,其中第三產業增長最快,達8.1%,占增加值比重的48.2%,改變了過去依靠重化工業驅動經濟的模式。2014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38.4億噸標準煤,同比只增長2.2%,比2013年的3.7%再下降1.5個百分點,能源彈性系數降至0.3,這是新世紀以來最低的。

GDP能耗下降4.8%,降幅比2013年的3.7%再擴大1.1個百分點。

其中最具歷史意義的是,2014年我國煤炭消費總量首次出現下降,下降幅度為2.9%,煤炭消費占一次能源總消費比重的64.2%。而與此相對映的是清潔能源發展迅速,2014年我國并網風電裝機容量同比增長25.6%;核電裝機容量增長36.1%;并網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增長67%。核電發電量增長18.8%,水電發電量增長15.7%,火電發電量下降0.3%。中國能源在新常態下,正在發生著深刻的結構性變化,但唯有天然氣行業的增速不盡人意,增速降至10年來最低。

中國的油氣行業高度壟斷,造成競爭不足、投入不足、創新不足、效率低下和腐敗多發。壟斷企業只熱衷于漲價,卻無法通過提高效率來擴大市場。清潔的天然氣資源開發進度和市場供應能力嚴重不足,依靠政府補貼形成的冬季采暖負荷,使天然氣用氣結構扭曲,冬夏峰谷差不斷加劇,導致天然氣供氣企業經濟效益不斷惡化。

所以,解決中國能源環境問題的鑰匙在于放開天然氣市場,鼓勵更多的市場主體參與,通過競爭增加天然氣供應,優化用氣結構。利用天然氣的高效、清潔、靈活的特性,積極同步發展供電不穩定的可再生的風電、太陽能、小水電等,以及充分利用各種廢棄能源資源的綜合利用發電項目,而這些能源都屬于分布在需求側的能源系統。如何支持能源用戶大力發展分布式能源和智能電網,直接參與能源生產是能源消費革命的主要方向,而這其中的阻力又主要來自壟斷性的電網企業。由此可見,聯合各種可再生能源和資源綜合利用行業,吸引更多投資者參與,共同打破壟斷和替代煤炭將是中國能源革命的主要歷史使命。

任重道遠

加速天然氣大發展,是未來幾年能源革命的主要任務。根據國務院辦公廳2014年6月7日印發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到2020年,中國一次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48億噸標準煤左右,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提高到10%以上。以此推算,到2020年,中國的天然氣消費量將達到或超過4000億立方米,是2014年消費量1800億立方米的2.22倍,未來每年的平均增速要保持在14.3%才可能完成。

而《行動計劃》一公布,就有業界很多專家提出不同意見,認為這一文件沒有充分反應出“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的要求,特別是在天然氣上。《行動計劃》的目標到2020年中國頁巖氣和煤層氣產量分別各達到300億立方米,國土資源部馬上提出如果措施得當頁巖氣可達400至600億立方米;之后,國家能源局煤炭司對外公布《煤層氣勘探開發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煤層氣抽采量力爭達到400億立方米目標。盡管使用“如果”和“力爭”來婉轉修辭,但推翻《行動計劃》的用意昭然若揭。

《行動計劃》對進口管道天然氣和LNG估計也嚴重不足。在“一帶一路”的戰略謀劃下,針對中國市場,周邊國家將形成一個管道天然氣構成的扇面結構供應體系。俄羅斯東線天然氣380億立方米已經簽署協議,將在十三五形成供應;俄羅斯西線天然氣300億立方米正在加緊落實,俄羅斯因肢解烏克蘭受到西方制裁后,在普京的直接力挺下,將盡快完成談判;中石化的中蒙煤制天然氣項目也在加速,蒙古國希望在2020年之前形成供應;中國與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的ABCD四條天然氣管線供氣850億立方米已全部落實,前三條管線相繼通氣,2017年D線也將貫通供氣;中緬天然氣管線也已開始供氣,未來希望突破100億立方米的供氣量。如果這些線路在2020年全部形成供應能力,周邊國家將接近1700億立方米通過管道進入中國市場。

從2014年6月起,國際油價暴跌,WTI油價從6月22日的107美元跌至2015年初的40美元。而LNG跌幅更大,一些氣價已經下跌了2/ 3。三大公司在已簽訂的氣源協議的基礎上,正在談判新的廉價氣源;而華電、北控、新奧、廣匯、九豐、哈納斯等非油氣央企和民營企業也在積極參與談判引進LNG。中國已經簽署的供氣協議幾近700億立方米并有進一步增加的可能性。

落實好已簽署供氣協議,對于下游市場將是一個巨大挑戰。在計劃的4000億立方米消費量中,要消化超過2000億立方米的長距離輸送的進口天然氣,而且這些氣源都是“照付不議”的供氣協議。還要為1850億立方米國內常規天然氣,約800億立方米頁巖氣和煤層氣,以及可能形成的400至700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落實市場。顯而易見,供大于求的局面對于中國天然氣市場將是一個前所未有的考驗。沒有能源消費革命的決心,將不可能完成這樣一此史無前例的能源結構大轉型。

新增2000至3000億立方米,相當于2至3億噸石油,高效清潔的天然氣利用效率比煤炭提高至少一倍,加之運輸環節能耗低、損耗小,可以替代10至15億噸原煤,這對于消費40億噸原煤的中國,能源結構深刻快速變化,將是一件翻天覆地的歷史事件。

消納如此之多的天然氣,必須要有一場“能源消費的革命”,讓成千上萬的企業可以自主投資、建設、擁有、運行自己的分布式能源和熱電聯產設施,自行發電供熱,參與電力生產和銷售。如果將新增的天然氣消費量中,拿出1000億立方米供應分布式能源,將可以形成1億千瓦裝機容量的分布式能源和熱電聯產,直接替代十萬臺計的小型燃煤工業鍋爐,大大改善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空氣質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企業能源成本,從而加強中國企業的全球競爭力,拉動數萬億投資,創造百萬人就業。

“新常規”不是停滯不前,而是從質量效益中求發展,從能源結構轉型和環境污染治理中創造新的GDP增長。這對于新奧公司這樣早已枕戈待旦的企業,也許未來5年的增長比過去28年累計的市場容量還要多,歷史將再次給我們機會來再創造輝煌。




【中國能源網獨家稿件聲明】 凡注明 “中國能源網”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圖表), 未經中國能源網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轉載

責任編輯: 張磊

標簽:能源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