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能源思考重點關注電力改革與生物技能開發。專題討論售電改革,有《國外電力改革對我國電力零售市場建設的啟示》、《美國售電市場的昨天、今天、明天》、《法國售電改革15年失敗的原因》、《跟德國售電公司學創新奇招》共4篇文章,介紹了國外電力改革的經驗與教訓。中國目前正在進行電力改革,其意義遠遠超出電力范圍,直指壟斷國企改革。其實國企改革特別是壟斷行業改革在世界各地都是難題。壟斷之害,目前人所共知,許多國家都制訂有反壟斷法,就是明證。壟斷窒息競爭,損害了絕大多數人利益,但在管網等等自然壟斷行業,強制性一分為幾,并不能完全解決壟斷問題,反而易造成寡頭合謀,各國都在探討制服、限制壟斷的方法,去年諾貝爾經濟獎授與了研究壟斷出名的法國經濟學家,部分反映了這一問題的普遍性與重要性。借鑒美國德國法國等等國家經驗與教訓,推動中國壟斷行業改革,讓中國改革少直彎路少受挫折,是中國經濟后發優勢之一,中國應當借鑒各國改革組織經驗成果與教訓。
韓曉平《生物質能源戰略與新型城鎮化》,關注了中國能源領域常常受到忽略的生物質能源發展及其在新型城鎮化、工業化中的作用。生物質能在發達國家如美國、德國、瑞典等等均有很大很好的發展,在巴西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也有很大很好的發展,這表明經濟技術發展水平差異并不能妨礙生物質能發展,作為發展中大國,中國應當重視這一領域,因為只有發展新的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才能保障中國的能源安全與環境安全,才能保障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特別是北歐國家瑞典經驗值得關注,在世界各國各大城市因垃圾圍城而困擾不堪時,曾出現瑞典因垃圾缺乏而從國外進口垃圾的奇聞,在瑞典有“一噸垃圾就是4桶原油”之說,原因是瑞典發展垃圾發電、發展循環經濟取得了驕人的業績,既消除了垃圾危害又增加了新的清潔能源和資源供應。
國外新近出現的城市礦山也是循環經濟的典范,中國應當考慮加速生物質能源發展,加速循環經濟發展,以解決中國能源、資源安全與環境安全問題。特別是中國目前60%左右原油依賴進口、30%以上天然氣依賴進口、煤炭年進口量近3億噸、鐵礦石進口量超過8億噸,在目前世界地緣政治不穩的狀況下蘊含較大風險。
5月26日《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發表,專家解讀說,這再次表明了中國堅持積極防御戰略,堅持保衛國家領土主權完整與世界和平。這一戰略規定了中國軍隊的八項戰略任務,涵蓋了傳統安全領域、非傳統安全領域以及新型安全領域。值得關注的最新提法是,加強海外利益攸關區國際安全合作,維護海外利益安全。目前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接近60%并仍在不斷提高 ,天然氣對外依存度也超過30%,中國煤炭年進口接近3億噸,鐵礦石年進口量超過8億噸,農產品年進口超過7000萬噸,中國2014年對外投資額超過1200億美元,中國海外的能源資源,包括戰略通道的安全以及海外的人員、機構和海外資產安全等海外利益問題日益突顯。海外利益攸關區就是與這些海外利益存在密切聯系的區域。
中國目前有相當多的能源、資源和物資的流通是通過海上運輸通道的。其中60%以上通過馬六甲海峽,因此海上安全對于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國家整體的安全發展至關重要。在地緣政治不穩的條件下中國需要有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和主權以及能夠執行維護海外利益安全的能力。中國近年來海軍由近海防御型向近海防御與遠海護衛結合這種轉變,正是為了保障中國海洋權益與海外利益,中國早就提出了建設海洋強國戰略。中國必須建立強大海軍才能保障中國政治與經濟安全和可持續發展。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考察浙江舟山岙山國家戰略石油儲備基地,提出石油戰略儲備對國家意義重大,要發揮優勢,繼續開發建設,為國家石油儲備打好基礎。把我國石油儲備搞上。也是基于國家石油安全與能源安全考慮。
中國多發展一點清潔可再生能源,中國能源安全就多一分、環境安全也多一分,中國多發展一點循環經濟,中國資源安全與環境安全也能多一分。中國應當加速改革和科技創新,以加快清潔能源和循環經濟發展,保障中國能源安全與環境安全。
【中國能源網獨家稿件聲明】 凡注明 “中國能源網”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圖表), 未經中國能源網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轉載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