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記者獲悉,大港油田編制完成《礦權范圍內自然保護區退出方案》,確保“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落地。
據了解,大港探區位于渤海灣盆地黃驊坳陷中南部,地跨津、冀、魯25個區、市、縣,擁有探礦權和采礦權項目,礦區范圍內存在環境敏感區。退出保護區,對油田的儲量、油氣水井分布及產量、管道場站均產生影響。
按照股份公司要求,大港油田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歷時3個月,排查摸底自然保護區及生態用地分布情況,摸清涉及區域的儲量、油水井占用情況,分析自然保護區退出對油氣生產的影響,完成了油藏地質、棄置井封堵、地面設施、電力設施退出方案、生態恢復與土地復墾方案共5個獨立方案,并編制完成大港油田自然保護區整體退出方案。同時,主要領導多次深入濕地自然保護區生產現場進行調研,檢查環境敏感的生產區域安全環保工作。
北大港濕地所在的千米橋探區,過去因天然氣大發現而聞名,至今仍是油氣資源富地。歷史高峰時期,有34臺抽油機同時運行;2016年,大港油田削減至僅剩濕地邊緣5臺抽油機。
南大港濕地內,大港油田采油二廠開發區域涉及7個開發單元、高塵頭油田以及張巨河油田部分區塊,內有油水井56口,預測退出10年將累計影響產量近135萬噸。
在油水井分步有序退出期間,大港油田將生態環境保護放在首位,嚴格執行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根絕污染風險點和修井維護等人為干擾、噪音污染,減少車輛巡井的尾氣排放,保護好濕地生態環境,將環境影響降到最低。
責任編輯: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