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油氣田目前正在開發的氣田包括川東石炭系等老氣田、川東北高含硫氣田、川中高—磨地區龍王廟組氣藏及燈影組氣藏、頁巖氣等。2016年,西南油氣田的天然氣產量為190億立方米,占整個中國石油天然氣總產量的19%,為我國四大骨干天然氣產區之一。隨著非常規和震旦系燈影組等新區塊的進一步上產,到2020年,西南油氣田天然氣產量將達到300億立方米,實現歷史性跨越,成為國內戰略大氣區。
西南氣區天然氣資源豐富,含氣構造多,含氣層系多,發育包括石炭系斷塊構造氣藏、碳酸鹽巖礁/灘巖性氣藏、碎屑巖致密巖性氣藏等多種儲集類型氣藏,多數氣田都不同程度含有硫化氫、二氧化碳等酸性氣體。總體來看,儲層普遍低孔低滲、裂縫發育,非均質性強,且不同程度存在邊底水。如何提高單井產量和儲量動用程度,保證氣田均衡開發,有效控水、治水等,是西南氣區氣田開發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西南氣區天然氣開發的歷史較早,為我國天然氣工業的起步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在半個多世紀的氣田開發過程中,逐步發展并完善了一系列主體開發技術,包括:不同類型儲層酸化/壓裂技術、水平井/大斜度井鉆完井技術、有水氣藏控水及排水采氣技術、測井—地震動態相結合的儲層精細描述技術、高含硫氣藏的防腐脫硫和安全環保技術等。這些技術指導了高產井位部署,提高了單井產量和儲量動用程度,改善了開發效果,節約了成本,保障了西南氣區天然氣工業的穩步發展。
今后一段時期,西南氣區需要重點開展以下技術攻關:一是川東石炭系等老氣田開發進入低壓、低產的中后期,產量遞減快,但仍有許多剩余資源未采出,經過多輪次的開發優化與調整挖潛之后,這類氣田如何進行深度挖潛,延緩遞減,進一步提高采收率。二是新投入開發的川中高—磨地區龍王廟組氣藏與前期已開發的老氣田相比,分布面積大,構造平緩,非均質性更強,地層異常高壓,氣水分布復雜,存在水侵風險,需要開展大面積分布、強非均質性、低構造幅度、異常高壓碳酸鹽巖氣藏均衡開采及控水治水等技術攻關,以保障主力氣田的高產穩產。三是隨著勘探不斷深入,埋藏深度達到6000米至8000米的深層、超深層將成為今后重要的常規資源接替新領域,深層、超深層氣藏開發面臨儲層預測難度大、鉆井成本高、風險大、儲層品質差、建產節奏變緩等一系列挑戰,需要突破深層和超深層的地震預測技術、鉆完井及酸化壓裂技術,實現規模、有效開發。
(作者為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氣田開發所副總工程師,中國石油報記者楊振宇采訪)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