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哈薩克斯坦開始向中國出口大量天然氣

2017-10-09 11:28:19 石油觀察

哈薩克斯坦天然氣運輸公司10月3日對外界宣稱,哈薩克斯坦和中國日前簽署了一份天然氣出口協議,哈薩克斯坦每年將向中國出口50億立方米天然氣。

在哈薩克斯坦天然氣公司發表的書面聲明中指出,該出口計劃將從10月15日開始執行。聲明同時表示,是中石油與哈薩克斯坦天然氣公司簽署了出口協議。聲明中說,“由于哈中兩國簽署這份歷史性協議,出口收入預計將會達到10億美元左右。”

據悉,哈斯克斯坦西部地區哈薩克斯坦天然氣公司地下天然氣儲存設施輸出的天然氣將從霍爾果斯邊境點輸往中國。

該聲明還強調,公司(哈薩克斯坦天然氣運輸公司)正努力發展哈薩克斯坦新的歐亞大陸物流基礎設施戰略計劃,通過把天然氣出口到中國將為哈中兩國關系作出積極貢獻。

哈薩克斯坦的天然氣主要出口到歐洲國家,尤其是地緣臨近的中東歐國家。但隨著中哈天然氣管道一期、二期工程的相繼建成,中國將成為哈薩克斯坦天然氣增長潛力巨大的消費市場。

2016年,哈薩克斯坦出口天然氣216億立方米,其中向俄羅斯出口天然氣89億立方米(其中串換氣量約占40%,即35億立方米);向烏克蘭出口天然氣58.6億立方米,占比約27%;向瑞士出口天然氣40億立方米,占比約18.5%;向波蘭出口天然氣23.7億立方米,占比約11%。2014年,哈薩克斯坦僅向中國出口天然氣4.6億立方米,占比約2%,且到2016年沒有大的變化。

如果哈薩克斯坦向中國進行天然氣出口的計劃成功執行,那么意味著,中哈天然氣貿易額將在2016年的基礎上,將提高10倍有余。

1. 中亞氣進口量將提升

隨著哈薩克斯坦對中國的天然氣出口,中國的管氣進口來源分布格局將改變。其將由之前的1/1/2結構(1國占比獨大—土庫曼斯坦,1國占比較大—緬甸,2國占比較小——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變為1/2/1結構。按照10%的增長率計算,中亞氣進口量預計明年(2018年)會升至約450億立方米,管道氣總進口量會升至約500億立方米。屆時(2018年),管道氣進口量加上海氣進口量將接近1000億立方米。

2. 哈薩克斯坦天然氣不會很廉價

關于哈薩克斯坦出口到中國的天然氣價格,周刊認為其沒有理由低于,或大大低于現在中亞天然氣管道輸送的土庫曼斯坦天然氣價格。從現在公布的消息來看,合同計劃出口數額為50億方/年,預計出口收入為10億美元——即天然氣出口價格應當在0.20美元/立方米。而從8月進口的土庫曼天然氣來看,共進口土氣約26億立方米,總價為5.64億美元,均價約為0.21美元/立方米。從透露的信息看,哈氣進口價格應在1.3元/立方米左右。

而除此之外,還有以下兩個理由:

理由一:哈薩克斯坦本身并非具備天然氣出口經濟效率。即,哈薩克斯坦不滿足以下條件——國內天然氣產量巨大,且在低廉地滿足國內消費后,能大規模進行出口以換取經濟利益。

看一下2016年哈薩克斯坦天然氣產量——2016年,哈薩克斯坦的天然氣總產量為460.9億立方米,相對于其人口來說,且算是天然氣大國。但是哈薩克斯坦天然氣商品化率較低,其工業自用量占天然氣產量一半以上。在天然氣國內消費總量中,天然氣發電、供暖約占45%,工業企業用氣約占25%,居民用氣約占30%。而在哈薩克斯坦中南部和中北部,由于基礎設施建設跟不上,這些地區的氣化率還較低,天然氣消費市場仍然有待建設和開發。同時俄羅斯和中東歐國家已經占據了哈薩克斯坦大量的出口份額。因此,哈中天然氣貿易可能更多的是“合作”的成分在其中。

理由二:從競爭態勢上看,哈薩克斯坦的天然氣不太可能對土庫曼斯坦天然氣構成挑戰。中國從哈薩克斯坦的天然氣進口很大程度上是中亞天然氣合作的補充形式。對中國來說,這符合多氣源供應的天然氣進口戰略。而對哈薩克斯坦來說,多元化出口目的地,可以最大限度保證其天然氣出口利益和安全。

3. 協議數量短期內不會有太大增長

哈薩克斯坦的出口計劃為50億方。周刊認為,其在短期內可能有小幅上升,但不會有大的增加。

理由:從中國方面來看——現在進口中亞氣本來就是虧本的買賣,進口價格倒掛現象依然存在。而國內天然氣價格日益市場化,加之目前受到氣氣競爭沖擊的影響,進口氣的市場競爭優勢被進一步削弱。這將導致進口方(中石油)的進口動力嚴重不足。而從哈薩克斯坦方面來看——其可供出口的天然氣氣量本就不多,即使現在勻出50億方給中國,并不代表未來短期內就可以有更多的富余氣量往東輸送。其首先必定是滿足國內市場,其次再滿足海外市場。而面對中國這樣一個“口味”將越來越“刁鉆”的客戶,哈薩克斯坦雖想擺脫受制于俄羅斯的境地,但往東走(中國),還是往西走(歐洲)現在看來,其仍然在選擇當中。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