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可持續能源轉型國際論壇14日在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舉行。此次論壇以“可持續能源轉型”為主題,聚焦能源發展戰略與規劃、能源系統指標與評價、社會維度的能源轉型探析以及能源-經濟-環境系統探析等專題,為深化中德能源轉型合作搭建對話交流平臺。
論壇邀請了中德能源相關領域的科研機構、政府機關、行業組織、社會團體等,開展跨學科多方對話,深入交流了能源轉型過程中的環境-經濟-社會的復雜網絡體系。
遼寧省對外科技交流中心主任羅乃明認為,目前我國在能源領域技術發展十分成熟,但仍需要加強技術在社會經濟領域中的應用,本次論壇提供了很好的與專家學者、企業行業交流平臺,通過多方跨領域深入交流,管理者可針對現有問題提出優化解決方案,彌補科學和政策鴻溝。
中國科學院沈陽分院副院長姬蘭柱表示,此次論壇將深化與德國能源領域合作,“政府+機構+企業+組織”的共享開放交流模式,將有效推進中德兩國企業和機構在清潔能源、新能源開發與應用、能源發展戰略等多領域開展跨學科跨領域,為推進中德能源合作提供新思路和探索新路徑。
“傳統學者參加的論壇限于本專業,此次跨領域的交流將拓展工作思路。并通過了解最新科研進展和市場需求,及時調整政策決策方向”,全國人大環資委參會人員在采訪中表示。
上海理工大學環境與建筑學院副教授黃蓓佳則認為,通過與企業家的交流及時了解市場動態,讓科研更“接地氣”,為實現更加公平、包容、惠及每一個人的可持續發展作貢獻。
“來洽談之前,我們通過論壇資料介紹,已經確定了自己的洽談目標。” 江蘇德道爾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周志華告訴記者,在50多分鐘的洽談中,他們對秸稈氣化發電技術有了深入了解。
當前,能源轉型已經成為中德兩國的長期戰略,中國迫切需要從開放合作等諸多方面推動能源轉型向縱深發展,而德國自本世紀初推行能源轉型戰略后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2014年10月,中德兩國政府聯合發表《中德合作行動綱要:共塑創新》,明確提出中德兩國要深化能源對話,聯合推進可持續發展。
責任編輯: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