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縱觀“藍天下的京津冀”:三地協同發展這些年

2017-10-25 15:11:26 瞭望東方周刊

近幾年間,修鐵路、戰霧霾、轉產業……發生在燕趙大地上的點滴變革,讓京津冀協同發展正一步步成為現實。尤其是協同防治大氣污染,正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在生態環境方面的重要突破口。防治污染的同時,對于生態的保護與修復也在京津冀地區展開。“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

2017年國慶節前夕,《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正式發布,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核心的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貫穿始終。

作為中國三大城市群之一,坐擁1億多人口、21.6萬平方公里土地的京津冀城市群歷來是中國區域發展總體戰略部署的重要組成部分。

京津冀協同發展對中國城鎮化的重要意義,習近平總書記早有論述。2014年2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京主持召開座談會,專題聽取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匯報時強調,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是面向未來打造新的首都經濟圈、推進區域發展體制機制創新的需要,是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態、為優化開發區域發展提供示范和樣板的需要,是探索生態文明建設有效路徑、促進人口經濟資源環境相協調的需要,是實現京津冀優勢互補、促進環渤海經濟區發展、帶動北方腹地發展的需要,是一個重大的國家戰略。

近幾年間,修鐵路、戰霧霾、轉產業……發生在燕趙大地上的點滴變革,讓京津冀協同發展正一步步成為現實。

聯通京津冀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提出后,交通的便利化成為了打破城際之間阻隔的第一步。“軌道上的京津冀”自此不斷提速,城際鐵路線網越織越密。

2014年12月30日,北京、天津、河北三地與中國鐵路總公司合作成立的京津冀城際鐵路投資有限公司正式掛牌。2015年,京津冀地區城際鐵路網規劃編制完成并在一年后獲批。根據規劃,以“京津、京保石、京唐秦”三大通道為主軸,以京津石三大城市為核心,京津冀地區未來將新建24條、總里程3450公里的城際鐵路網,形成“四縱四橫一環”的格局。

2015年年底,京津冀鐵路網上又多了短短“一橫”——津保鐵路開通,拉近了天津、保定、石家莊、秦皇島等城市間的距離。

到2017年2月,除京津城際延長線和津保鐵路外,張唐鐵路也已建成通車,京沈、京霸、石濟、呼張高鐵加快建設,京張、大張鐵路全線開工,京濱、京唐城際已核準……“早進京津石、當晚可回家”,京津冀1小時交通圈和半小時通勤圈正初步形成。

2017年7月,鐵路部門發布的數據顯示:5年來,已有12億人次、6萬余家企業和物流單位、京津冀區域內200多個縣市地區的人,分享到鐵路發展帶來的“紅利”。

除了日益密織的軌道交通,在京津冀地區,公路交通和鐵路線網也正形成有效互補。

2016年12月9日,京臺高速北京段開通。這是繼京滬、京津高速后,北京去往天津方向的第三條快速通道。當前,北京已經正式進入城際路網建設打通的黃金期,2017年初,就有7條高速路工程同時處于建設進行時。未來4年,每年都將有新高速公路建成通車,縮短京津冀三地間的距離。

曾經,“斷頭路”是京津冀之間交通的“梗阻”。而隨著京臺、京港澳、京昆、首都地區環線等12條高速路和干線公路瓶頸陸續打通,預計到2017年底,京津冀區域高速公路“斷頭路”將成歷史。這被視為是京津冀三地打破自家“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真正實現協同發展的有益探索。

便利的交通還依賴于便利的服務。目前,京津冀區域內13個主要城市已經實現公交一卡通。京津城際鐵路2年有望實行月票制,惠及更多“雙城”居民。

2016年8月,北京市社情民意調查中心對3000名京津冀常住居民進行的民意調查結果發現:84.9%的居民對京津冀協同發展有信心;“交通更加便利”居各項影響首位,得到六成居民認可。

未來,京津冀地區交通更大的格局也在逐步展開。2019年,北京新機場將投入使用。它將和京津冀地區的其他幾個機場一起聯手打造世界級機場群,成為京津冀1億多人口和世界聯通的節點。

“藍天下的京津冀”如何實現

2015年,官廳水庫突然出現一些死魚。水庫所在的河北張家口懷來縣和北京市延慶區兩地的環保局聯合啟動了應急機制,一起對官廳水庫周邊的污染源進行調查,共同監測水庫水質。由于調查同時進行,數據統一,監測顯示水庫水質沒有問題,雙方很快確定這并非水污染事件,并向上一級環保部門報告,公布了調查結果。

這是京津冀污染聯防聯控機制建立后的一個案例。

2015年末,國家發改委、環境保護部發布的《京津冀協同發展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指出,京津冀地區是全國水資源最短缺,大氣污染、水污染最嚴重,資源環境與發展矛盾最為尖銳的地區,這些問題是當前及未來京津冀協同發展面臨的最大挑戰。

為應對這一挑戰,近幾年,京津冀地區生態環保聯防聯控不斷深化。京津簽署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合作的協議》,津冀簽署了《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合作框架協議》。三地共同簽訂了《京津冀區域環境保護率先突破合作框架協議》《水污染突發事件聯防聯控機制合作協議》,聯合制定出臺《京津冀環境執法聯動工作機制》……

霧霾鎖城,是京津冀地區長期以來的“切膚之痛”。因此,協同防治大氣污染,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在生態環境方面的重要突破口。

“藍天下的京津冀”保衛戰就此打響:建立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治理協作機制,北京與津冀合力推進淘汰落后產能、大力壓減燃煤,發展清潔能源、控制工業和揚塵污染等重點減排,啟動實施國五排放標準,超額完成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任務,北京、天津、保定、廊坊主城區實現散煤“清零”……

到2017年,京津冀地區PM2.5年均濃度應控制在73微克/立方米左右;到2020年,京津冀地區年均濃度控制在64微克/立方米左右,比2013年下降40%左右。——《規劃》中的這一組組數字,是中國首次劃定大氣治理具體目標線,也將是京津冀生態聯防聯控成效的試金石。

防治污染的同時,對于生態的保護與修復也在京津冀地區展開。

2016年,國家林業局分別與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人民政府簽署《共同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林業生態率先突破框架協議》,將投入數百億元人民幣加大京津冀地區的林業生態建設。

1753.8萬畝——這是2014年至2016年間,京津冀完成的造林面積。“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已經成為京津冀三地人們的共識。

目前,京津風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完成林業建設19.7萬畝,京冀生態水源保護林建設工程全面實施,122萬畝張家口壩上地區退化林分改造試點工程全面完成,森林防火和病蟲害防治、生態清潔小流域治理等項目持續推進……

產業分工格局初定

2016年,距離北京200多公里的滄州,一座現代汽車制造工廠竣工量產,可實現年產值360億元。這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提出以來河北省引進落地的最大體量的項目,也成為京津冀產業協同的一個縮影。

“產業協同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實體內容和關鍵支撐。”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軍擴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有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北京企業在津冀投資額已經超過2000億元;天津企業到河北省投資項目超過2600個,累計到位資金1300多億元。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過程中,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無疑是重中之重。京津兩地“過胖”,“大城市病”突出,周邊地區卻“偏瘦”,甚至仍存在“貧困帶”,這是京津冀地區長期以來的“頑癥”。

為了貫徹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的精神,有效化解首都的各種城市病,北京在全國率先出臺了新增產業禁止和限制目錄。

2017年底,曾被譽為亞洲最大批發市場的北京動物園服裝批發市場將徹底成為歷史。而此前,北京已累計調整疏解大紅門、天意等批發市場和物流中心300多家,清理淘汰一般性制造企業1300多家。

北京的城市功能疏解和產業升級,并非是“將不要的扔給周邊”,而是充分發揮京津冀三地各自的優勢,進一步推動建立區域間產業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聯動機制。

2016年,北京市服務業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升到80.3%;天津市高技術制造業、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34.8%和39.8%;作為全國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的河北省,精準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產業轉移,鋼鐵、水泥、玻璃產能壓減明顯,裝備制造業增加值超過鋼鐵工業,成為第一支柱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了13%。

創新,是產業發展的動力。在京津冀,隨著亦莊——永清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中關村海淀園秦皇島分園等一批協同創新平臺的加快建設,一個協同創新共同體正逐步形成。截至2017年2月,中關村企業已在津冀兩地設立分公司1903家、子公司1426家;2016年,北京輸出到津冀技術合同3103項,成交額154.7億元,同比增長38.7%……

技術創新立足北京,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則在天津和河北,如今這成為不少科技企業的常態。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京津冀大數據研究中心運用企業大數據所作的監測分析結果顯示:2014年以來,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呈現企業實力明顯增強、相互投資增長迅猛、聯合創新大幅攀升、產業升級步伐加快等新動向。

“三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產業格局,產業分工格局已初步形成。”該中心主任祝爾娟說。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

標簽:京津冀,霧霾,限產,環保部,大氣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