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天然氣價格改革之爭說起
一場如火如荼的煤改氣運動正在全國各地展開,一場紛紛揚揚的天然氣價格爭論也隨之展開,起因是煤改氣用氣量增大加劇了天然氣的供需矛盾,以解決供需矛盾和冬季保供為由,供方開始對以LNG工廠為首的買方用氣競價拍賣。供方堅持說這是走市場化改革的道路,買方認為是借改革之名壟斷提價。伴隨著這場爭論聲的是從北到南從東到西的全國一片LNG漲價聲,緊接著是供應商和用戶的叫苦聲。對這場爭論本不想參與,一是一方扛出市場化改革的大旗,筆者確實不懂市場學、經濟學,再說市場化是一條必由之路,加上“改革”二字,誰要反對那就意味著思想守舊阻攔新生事物。二是也有一種心態是煤改氣重壓下,總有主管部門出來平息紛爭,但近兩月過去了,能源主管部門似乎默認了這種做法。也有學者認為這種改革嘗試是有益的,以后要照此走下去,這些論調使筆者感到不安,不能不想說幾句。想說還緣于一位鎮長的電話:“LNG還會漲嗎?你給咱判斷一下,我得給村民一個交代”??蓱z這位年輕公務員前一段時間一見面就說太累了壓力太大了,問他干什么累成這樣,答曰“走村竄戶提爐子”,近期天然氣漲價,給農民的補貼有些少,可能又挨罵了,所以心里比農民還著急。這位鎮長的苦衷正是全國基層公務員的苦衷,公務員的苦衷不正是煤改氣事業的悲哀嗎。
煤改氣已成為各級政府的中心任務,改后的天然氣用量是中國天然氣目前自產和進口量不能承受之重,如果以競價拍賣去解決供需矛盾,價格炒到多少為止?錢少不能參與競爭的工業和鄉村居民的燃料靠何解決?所以這場爭論不只是每方氣漲幾毛錢的事情,它的深層意義在于依此競價改革,中國天然氣發展之路到底如何走下去,煤改氣還能不能進行下去,治理環境污染的國策能不能貫徹到底,這是我們應該深思和討論的主題。
中國需要的是“格局大格調高”的能源政策
中國清潔空氣聯盟秘書處發布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2013-2017)實施的投融資需求及影響》報告指出,大氣污染防治計劃實施的直接投資共需1.84萬億。霧霾肆虐的時候工廠停工、車輛限行、學校放假,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難以估計,百姓因環境污染影響健康的醫藥費難以估計,國際形象的影響不是用錢來衡量的。一帶一路要的是清潔出行的綠色環保之路,大國擔當引領世界要的是綠色中國形象。中國天然氣改革政策或者說能源改革政策應該是在這一高度去思考,如果一味計較用戶通過使用天然氣燃料占便宜了,供應商賺的太少了,是否太小心眼了。企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企業,公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企業家家發達,公民個個健康,國家興旺繁榮,難道這些是不愿樂見的現象?想到如此結果正是物美價廉的天然氣帶來的不是一件對天然氣價值最大化利用的好事情?這時我們回頭一看整天爭論這一毛二毛有意思嗎?我們能源政策的最大問題就是格局太小,格調太低,其原因是國家能源主管部門少了些許戰略目光。能源主管部門和研究機構左一個政策,右一個意見,前一個計算公式,后一個價格因子,天然氣消費量上不去說了什么問題,近期上得去的原因是環保政策強硬。近兩年國家發改委先后出臺了關于降低國家管網、省級管網及城區管網管輸成本和配氣成本以及規定了內部收益率等一系列文件。日前發改委剛剛提出每方降價一毛,但這些政策紅利一夜之間讓一場交易行為淹沒的無影無蹤。政府指導價的價值何在?這其中的關系讓人怎么厘清?
“用得起推得開”是檢驗清潔能源政策的唯一標準,政策好一好百好。政策好省得主管部門整天為清潔能源發展勞神操心,省的基層官員抓燃煤戶就像抓特務一樣。
有人可能說你站著說話不腰疼,上游企業的利益如何保證?國資委要的是上交利潤,國有資產講究的是保值增產,這確實是事實。壟斷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應是企業本能,這是政策所逼,筆者只能說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政策要改變。如果確實開采、引進氣源成本大,實行補貼或免交利潤為何不可,能花1.84萬億事后治理,為何不可花一部分從源頭治理,全國年用氣約2000億方,每方氣補貼0.5元,也就是1000個億,這個數字大約是年國民經濟總值的1.3‰,這是多么大的事情?比起霧霾造成的損失這個錢不值得花嗎?
天然氣作為一種商品,當然在市場上要有一個合理的價格,完全依賴政府補貼也是不現實的,可實行共同分擔的方式,即政府財政補貼一點,經營環節少賺一點,終端用戶承受一點。經營環節也不要再想暴力和利潤大的時候了,在這個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只有微利且利益要均衡才能協同發展。我國目前終端消費者中相當一部分是煤改氣的鄉村農民,經濟條件最差的人群承受了天然氣分類用戶中最高的氣價,即非居民用氣氣價,因為在管道不普及的情況下他們只能使用LNG,這也是我們天然氣價格政策中荒唐的一點。我們搬掉了他們祖祖輩輩習慣的煤爐,卻不能給他們一個滿意的交代,他們也知道財政補貼不是長久之計,價格是心中揮之不去的陰影。這正是本文前述的哪位鎮長感覺愧對村民的地方,不讓農民為自己的三頓飯和冬季采暖的燃料發愁,不讓工業用戶因燃料成本高而停產應是我們能源政策最起碼的出發點。
即使改革也不能如此之改
美國天然氣發展的歷史是,早期(1938年以前)壟斷定價,然后是39年(1938-1977)的政府定價期間,再是13年(1978-1991)的價格管制逐步取消年代,從此(1992年至今)是價格全面放開的市場化時期,美國在價格管制逐步取消期間完成了上游多方準入、中游運輸分離、二級市場形成、用戶擇優選擇等發展過程。在這些發展過程中,美國還有一個完善的良好的市場監管機制,即聯邦能源監管委員會(FERC)的監管。美國的天然氣管道系統超過210個,全國48個州內任意產地的天然氣可輸送至任意消費地點,在美國最大的天然氣交易中心HenryHub參與交易的主體交易商超過200家。一個是管道系統的數量,一個是主體交易商的數量,這兩個數字我們與之比較差距太大。我國有些官員學者口口聲聲說學習美國天然氣市場化的經驗,這些發展經歷沒有完成,不具備這樣的市場化條件和監管環境如何去學。我們喊了多年的上游準入、中游分離仍是一句空話,倉促上陣拔苗助長所搞的市場化改革,只能是壟斷寡頭的單方游戲,從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的股東成份就可知,交易中心其實就是上游俱樂部,這樣的交易競拍價格抬不上去都難。有人為此辯解,反正遲早要走市場化路子,現在試試水何嘗不可?道理是沒錯,但不要忘了,小孩子蹣跚學步,至少讓他要學習一個正確姿勢,否則長大走路麻煩就大了。姿勢很重要,規矩先定好。例如競拍是為了解決供需矛盾,哪供應能力是多少,差額多少,差在何時節?競拍的高價氣量與日常計劃的平價氣比例是多少?還有哪類用氣不屬于保供?村村通居民因用LNG做生活燃料和采暖燃料就成為非居民用氣是否合理?在這些問題不透明的情況下或者說規矩沒有立好的情況下,由上游壟斷企業獨自做出的競拍行為本身就與市場經濟的規律相去甚遠。如此改革只能是將中國天然氣發展引入岐途,只能葬送煤改氣為主的治理大氣污染的環保大業。
依靠競價解決供需矛盾是一個值得推敲的命題,假定用戶家家都愿意出高價購買,不夠還是不夠,解決了什么供需矛盾?增加開采量和引進量是唯一措施,實在緊張之時有序中斷一些用戶供氣,確保居民生活和采暖燃料是應急措施。
交易中心是一個有限責任公司,公司是要利潤的,不能不關切的是國內第一個天然氣交易所,除上述的上游做股東以外,還有一個最大的股東新華社,黨的喉舌機關職責之一是輿論監督,如此堂而皇之當上中介機構的老板,不知在社會責任和部門利益之間如何兼顧。還有中國成立天然氣交易中心的目標是否定的太低或者太狹隘了,在供大于求的形勢下,世界LNG貿易正由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中國已經是一個LNG采購大國,有人建議成立亞太天然氣交易中心也不無道理。瞄準全球天然氣交易市場,為中國創造公平公正的天然氣競爭國際環境,爭取LNG定價權,這才是為國為民做的一件實事,整天盯著國內炒,多少有些窩里斗的味道。
天然氣是燒的不是炒的
一位領袖說過“房子是住的,不是炒的”,借用這句話更有理由說:“天然氣是燒的,不是炒的”,在當下中國的天然氣發展現實狀況下、居民家庭收入有限、企業仍未復蘇的經濟形勢下以及霧霾嚴重的環境狀況下,這個原則是必須堅持的,說將天然氣培育成主體能源之一,主要是指在燃料領域,更確切地說煤改氣領域是首推。天然氣應是平民燃料,不是貴族燃料,誰出價高給誰用的邏輯形成的局面是有錢燒氣,無錢停產,有錢取暖,無錢挨凍。這樣下去農村煤改氣回潮現象是不可避免的,因燃料成本造成企業倒閉的現象是不可避免的,我國政府治理霧霾和發展經濟的宏圖是不能實現的。天然氣是公共產品,不是私人產品(如化妝品)。
縱覽美國天然氣的發展歷程,在我國尚未完成上游多方準入,中游運輸分離的現實下,需要一個政府定價階段,而政府定價必須結合中國的社會、環境、經濟實際情況,當下必須相對低廉。一些學者提倡學美國的市場化道路,怎么不比比美國的天然氣價格(2017年IEA預測,百萬英熱單位3.43美元,折合人民幣每方0.75元)。
我國的市場經濟有別于資本主義國家,稱之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特征之一是以實現共同富裕為根本目的,目前暫時達不到共同富裕,至少應該做到“共同溫暖”吧。以冬季保供為由,反而可能使鄉鎮居民因天然氣價格高挨凍,這是對競價策略的諷刺。十九大報告指出“在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句話用在天然氣的供需關系再合適不過,望政府官員,天然氣產業鏈上的上中下游人士共勉。(本文允許轉載,但不得修改或刪減)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