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閉幕的十九大明確了新時代要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繼續壯大清潔能源產業、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等方向,這將作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綱領性指導方針,也是我們能源發展和可再生能源發展所遵循的方向。”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長朱明講道。
引領未來能源變革
上世紀的改革開放使得中國經濟得以快速發展,然而經濟的快速發展同樣帶來了巨大的能源消費,發展的代價也是巨大的。中國一次能源消費總量從1978年的5.7億噸標準煤增加到2016年的43.6億噸標準煤,煤炭消費比重也始終徘徊在60%-70%之間。大量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帶來了嚴峻的生態環境問題,最顯著的例證是遍布的空氣污染問題。這也意味著未來的經濟發展不能再走過去20年的老路。盡管能源需求仍將隨著經濟增長保持增速態勢,但能源供應與消費必須嚴守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紅線。在這種情況下,推動我國能源加快走向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可持續發展的變革之路已迫在眉睫。
今年4月,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印發了《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2016-2030)》(以下簡稱“《戰略》”),這也是我國首次對外發布國家革命能源戰略,這一雄心勃勃的戰略對能源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
《戰略》指出,我國能源發展正進入從總量擴張向提質增效轉變的全新階段。這是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經濟發展質量的需要,是破解資源環境約束、治理大氣和水污染、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需要,是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更是增加能源公共服務、惠及全體人民、加快國家現代化建設的需要。
此前中國政府發布的《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對能源消費總量和能耗強度實施雙控,根本扭轉能源消費粗放增長方式,要求2020年煤炭消費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降到58%以下,非化石能源與天然氣等低碳能源的聯合占比達到25%。在此基礎上,《戰略》提出了進一步的能源革命目標:2030年,可再生能源、天然氣和核能利用持續增長,高碳化石能源利用大幅減少。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到20%左右,天然氣占比達到15%以上,新增能源需求主要依靠清潔低碳能源滿足。
天然氣成為主體能源
當前,我國正處于能源轉型的關鍵時期。面臨著傳統能源產能結構性過剩問題突出、可再生能源發展面臨多重瓶頸、天然氣消費市場亟需開拓、能源清潔替代任務艱巨、能源系統整體效率較低等一系列問題。
相對于傳統化石能源,天然氣在環保、高效利用等方面擁有優勢。作為一種優質、高效、清潔的低碳能源,天然氣可與核能及可再生能源等其他低排放能源形成良性互補,是能源供應清潔化的最現實選擇。加快天然氣產業發展,提高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對我國意義重大。
2016年12月,發改委發布《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5%以上,天然氣消費比重力爭達到10%,煤炭消費比重降低到58%以下的發展目標。
今年6月,發改委等13部委聯合發布《加快推進天然氣利用的意見》明確提出,要逐步將天然氣培育成為我國現代清潔能源體系的主體能源之一,力爭到2020年使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占比達到10%左右,到2030年使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占比提高到15%左右。
不久前,發改委還發布了關于降低非居民用天然氣基準門站價格的通知,非居民用氣基準門站價格每千立方米降低100元,自2017年9月1日起實施。分析人士指出,此次下調非居民用氣門站價格,意味著天然氣價格改革正在“破冰”
此外,在資源方面,中國天然氣供應保障能力已經得到增強,實現了國產多元化、進口多渠道的供應格局;在基礎設施方面,主體框架也已基本形成,天然氣管網已覆蓋除西藏以外的幾乎所有省市。
“我們國家13.7億人口,按照去年約2100億立方的天然氣消費總量測算,現在我們涵蓋的總人口是四億多一點,也就是說,現在我們的天然氣供應只能滿足全國三分之一人口的需求,還有三分之二的市場需要我們去開拓。”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認為,我國要實現2020年天然氣在一次能源中占比10%的目標,依然任重道遠。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