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開幕的聯合國波恩氣候變化大會經過各方艱苦談判,18日清晨落下帷幕,比預期閉幕時間推遲一天。會議通過了一系列積極成果,為《巴黎協定》實施細則談判如期完成奠定了良好基礎。
大會通過了名為“斐濟實施動力”的一系列成果,就《巴黎協定》實施涉及的各方面問題形成了談判案文,進一步明確了2018年促進性對話的組織方式,通過了加速2020年前氣候行動的一系列安排。
本次大會主席、斐濟總理弗蘭克·姆拜尼馬拉馬說:“考慮到達成多邊共識采取果斷氣候行動的挑戰,我很高興本次大會取得成功。”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帕特里夏·埃斯皮諾薩說:“本次會議通過對促進性對話的安排,提供了通往下一階段更高追求的跳板。”
中國代表團團長、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說,本次大會中發展中國家展現了空前團結,發達國家也表現出很大靈活性和建設性。雖然還有一些不盡如人意之處,但平衡反映了各方關切,為《巴黎協定》實施細則談判如期完成、持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和支持力度奠定了良好基礎。資金是較難達成一致的問題,但大會各方還是努力作出了相應安排。
大會期間出現的分歧還包括如何安排2018年促進性對話、是否將2020年前氣候行動列入大會下一步談判議程等。
促進性對話是指各國就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和自主貢獻目標展開交流。發展中國家認為,促進性對話應主要圍繞2020年前的行動和承諾展開,而發達國家則傾向在對話中展望2020年后的未來。
圍繞2020年前氣候行動,發展中國家也與發達國家展開交鋒。談判中,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呼吁在《公約》締約方大會框架內設置專門議程,重點討論相關問題。發達國家對此表示反對。
與此同時,多國領導人和高級官員在出席聯合國波恩氣候變化大會高級別會議時承諾,將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氣候變化問題決定世界命運。德國制定了氣候保護中長期規劃,計劃到2020年,溫室氣體排放較1990年減少40%,本世紀中葉實現碳中和。
碳中和是指測算一定時間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或碳匯交易等方式抵消二氧化碳排放量。默克爾強調,目前距離實現2020年目標還存在差距,煤炭行業要為實現目標作出貢獻。
默克爾說,氣候政策也是面向未來的經濟政策,只有經濟投入對氣候友好,才能確保人類未來福祉。向低排放經濟方式轉型,能夠提供巨大增長機會。
默克爾說,《巴黎協定》達成和通過只是起點,各方作出貢獻并相互盤點貢獻至關重要。她承諾,從2020年起,德國將向發展中國家每年提供1000億美元公共與私人資金支持。為此,到2020年,德國用于氣候問題的財政支出將翻倍。
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氣候變化正加劇世界不公平,應對氣候變化挑戰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挑戰。
馬克龍承諾,為限制溫室氣體排放,法國計劃到2021年關閉國內所有燃煤電廠。法國將從2018年起,彌補美國停止資助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帶來的資金缺口。
馬克龍表示,法國將與聯合國和世界銀行合作,于今年12月12日在巴黎組織召開國際氣候峰會,動員各方公共與私人資金投入,推動《巴黎協定》的落實。
美國代表團團長、代理助理國務卿朱迪思·加伯表示,雖然美國將退出《巴黎協定》,但對此后重新加入一個條款更有利于美國民眾的氣候協定持開放態度。
加伯表示,美國總體上將致力于發展溫室氣體排放量低的能源體系,通過加強可持續能源和能源效率兩方面的創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