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光伏行業進入門檻低,大企業能夠得到快速發展,中小企業亦可以發展分布式能源。這個行業是最容易進步的行業,在獲得大量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2017年11月24日,在2017年第七屆加強應用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分布式能源創新發展論壇上,數位業界大咖對分布式能源發展的機遇與挑戰進行了討論。
分布式光伏電站與地面電站不同,由于大部分分布式光伏電站建于屋頂,導致行業面臨幾個風險。首先要面臨的就是在光伏電站25年生命周期之內,如何確保企業的存續狀況。其次,屋頂所有權和屋頂質量是否清晰。再次,分布式光伏電站如何運維。以及分布式光伏電站的資產可兌現能力。
在分布式光伏飛速發展的浪潮下,光伏行業除了不斷修煉內功,還需要與光伏相關的金融界、政策界、保險界共同來進行一個模式的創新,構建光伏行業生態圈。未來,光伏行業需要本著專業、開放、共贏的理念,以品質為本源,以創新為引擎,同社會各界聯合,大力推動分布式光伏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以下為發言實錄:
參與專題對話一“分布式能源發展的機遇與挑戰的嘉賓”為:
對話主持人:王進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際合作中心國際能源研究所所長
對話嘉賓:
葉 超 協鑫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品牌管理部總經理
顧永亮 江蘇林洋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王善良 深圳科士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經理
李 毅 通威新能源有限公司技術總監
張彥虎 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總監
鞠 濤 海潤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項目開發總監
姜雷明 天宏陽光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經理
主持人:非常高興大家堅持到現在,下面是一些熱點問題的討論,我也非常榮幸主持第一個對話。下面有請我們的嘉賓:協鑫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品牌管理部總經理葉超,江蘇林洋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顧永亮、深圳科士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經理王善良、通威新能源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李毅、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總監張彥虎、海潤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項目開發總監鞠濤、天宏陽光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經理姜雷明。
今天我們討論的題目是分布式能源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大企業可以在分布式方面得到快速發展,中小企業也可以做分布式能源,這個行業是最容易進步的行業,這個行業面臨很多的機會,同時也有很多的挑戰。今天我們請了這幾位奮斗在一線的企業家和企業家高管,請他們分享經驗和體會。首先有請葉超分享一下你們面臨的挑戰和機會?你們的問題是怎么解決的?
葉超:謝謝大家,謝謝王秘書長。協鑫一直致力于光伏的平價上網,我們的目標在2019年至2020年實現平價上網,實現這個目標除了企業自身的努力,還牽扯到政策和市場的變化。分布式光伏恰恰可以讓這個領域內更好、更快地迎來光伏行業徹底市場化的階段,實現更快的平價上網。因為分布式光伏可以自發自用,我們上網電價可以不用像火電那樣衡量。此外,我感覺市場上這些年在西部地區集中式電站建設當中,電力消納問題越來越突出的情況下,東部可以解決在西部無法解決的問題,從這兩個方面來講,我覺得中東部地區,特別是長江經濟帶,在這么一個區域內分布式市場非常廣闊,未來無限。這是市場給我們的一個機遇。
另外是不是也遇到了挑戰,這是行業共同面臨的問題。分布式光伏不像地面,除了與地面共同的難點,比如說開發成本的問題,比如說稅費的問題,比如說補貼拖欠的問題。分布式更多是建在屋頂,主要面臨幾個風險點。第一,光伏電站是25年的發電期,這25年企業的存續的狀況如何確保,或者我們如何對它進行良好的評估。第二,屋頂的所有權和屋頂的質量是否清晰。第三,分布式光伏電站不像地面電站一建一大片,體量比較小,這種情況下如何實現運維。最后是自帶的問題,資產可兌現的能力,銀行也好,其他的金融機構也好,會產生更多的疑問,這些難點怎么來調節。我想第一個是光伏行業、光伏企業自身的努力,通過設定屋頂承重的標準,通過企業內部風險的評估,讓電站的質量,讓屋頂的承重能力得到更好的保障和選擇。第二,我相信分布式光伏難點的解決,還需要與光伏相關的金融界、政策界、保險界共同來進行一個模式的創新,我相信未來光伏潛力是無限的,正是因為有風險,所以相關行業才能有更多的市場機遇。
主持人:感謝葉總。今天上午咱們也介紹了,協鑫現在全球裝機規模超過6GW,分布式有多少?
葉超:去年協鑫成立了分布式事業部,為什么是去年,因為當時我們的公司感覺到分布式市場的爆發點即將到來,去年我們專門成立了這么一個組織機構,事實也已經證明了,這個時間切入點的選擇還是比較精準的。我想各種公開數據已經顯示了,2017年分布式光伏增長非常迅猛,更有專家預測,到2030年分布式光伏將占整個中國市場規模的50%左右,成為半壁江山。我們協鑫新能源在今年的前6個月,因為我們是上市公司,我就以我們的財報數據作介紹,前6個月已經建成上海單體最大的分布式光伏電站,也建成了江蘇最大的分布式光伏電站,在山東也建成了,目前全年的目標要做到500MW左右。
主持人:速度還是比較快的,未來是不是重點?
葉超:未來可能是我們的重點,我們在2016年提出了5大轉型,就是向地面與分布式并重轉型。
主持人:大的公司在分布式領域也在發力。第二個想請教一下江蘇林洋的副董事長顧永亮,林洋在這個行業不但有新的電池,也有新的組件,還有新的商業模式,在分布式能源這個板塊,你們除了自己做一些項目以外,你們怎么為在座的很多企業提供支持?
顧永亮:謝謝。林洋大家也比較熟悉,2004年就開始投入光伏行業,我們2006年在美國第一家納斯達克上市了,2011年的時候林洋整個的主業在上海上交所掛牌上市,企業就良性發展了。到2013年初的時候,國家興起分布式發電,我們始終對于光伏情有獨鐘,一直在關注到底我們要做什么,因為之前我們是做制造的,做電子組件,基本上是全的,也做了市場的應用。林洋做1MW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站,是真正能夠并網補貼的,除了國家發改委的補貼,上海還有補貼。
前兩天我還說了,組件到現在還沒有什么衰減,真正達到1MW的,這個已經10年多了。到2013年以后我們開始看到了分布式發電,中國已經從制造大國開始向應用邁進了,我們看到機遇來了,所以我們真正投入分布式發電。當時我們聚焦做中國的應用市場就是做分布式,主要在中東部地區的安徽、山東、江蘇。
主持人:我總結了分布式的模式,就是林洋模式。我想問一個問題,我們一些企業有能力找到屋頂了,他怎么和你合作?
顧永亮:大部分在概念上,把農村地面的20MW以下的消納全部劃到分布式去了,我們在這里也做了很多工作,全部做農光互補。但是隨著這個概念馬上要變了,就是怎么充分利用屋頂,林洋現在是這么做的,我們在現有屋頂基礎上怎么提高轉換效率,怎么真正做到最大的發電量,這個屋頂在一般情況下涉及的指標是做1MW的,我們怎么做到1.2MW,這個就是林洋要做的。所以我們成立了研究院,就是研究各種不同的屋頂怎么來讓它做到最大的發電量,這是我們系統方面在做的。
第二,產品方面。林洋從應用端根據市場應用最大發電量,要做到真正讓度電成本降下來的話,回歸到產品來講,林洋產品要回到制造上,轉換效率要高。所以我們現在在組件和電池上投入,投入高組件,然后電池投雙面電池,保證我要做的市場應用量。今年根據情況到2018年N型雙面電池產能要達到1GW 。我們在做的時候保證自己現有屋頂做到最大發電量,同時對行業全力支持,我是敞開合作,行業里面如果需要,比如說這次領跑者已經通過了,要求很高,要達到超跑的話,如果沒有這些指標,達不到這些指標的話,可以和我們林洋合作,我們林洋全力支持,為中國市場、為光伏、為清潔能源做貢獻,我們林洋全部配合。
主持人:謝謝顧總。下面有請天宏陽光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經理姜雷明。你們講一下你們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案,包括可以提供的服務。
姜雷明:我們2014年才進入光伏市場,但是我們一直從事大型地面電站的建設與投資,還有運維管理。一直到今年的下半年的時候,我們準備進入分布式,也是有一個自己的規劃,因為最近尤其在中東部這塊兒,我們電網的網架發展,我們的農配網,已經將江蘇周邊所有的城市改造差不多了。我們準備進入這塊兒,就是因為我們自己對于現在的網架結構,還有自己準備做的結構,以及對網架結構的補充,有自己的打算。基于對分布式的了解,我們投了好幾個分布式,但是是比較小型的,然后我們自己會建設自己的線路,尤其在開發區這樣一些新的發展地區做一些自己的網架,我們自己給自己的定位是,在現階段的時候不可能掙特別多的錢,投資回報不可能達到預期的理想,但是我們的眼光是很長遠的,我們考慮做自己的分布式。
主持人:感謝姜總。下面有請深圳科士達的王善良,王總。咱們在分布式能源這塊兒有沒有投資?
王善良:我們有投資。
主持人:在自己投資過程中,有哪些可以和大家分享的經驗和教訓?
王善良:非常感謝各位領導、各位嘉賓,今天有機會給各位分享科士達的成果。從我個人本身來講,我是做逆變器研發出身,正好談一下分布式能源。分布式能源是目前比較熱的市場,有幾個難點,一個是比較分散,二是投資周期比較長 。我們將降低系統投資成本和運維成本,提升收益,縮短投資周期,作為我們核心的任務。大體歸納總結也就是4個方面,從降低成本來講,要求我們逆變器這個環節有更高過載能力,要求安裝上體積小巧靈活,適應分布式復雜安裝場景。另外,在整個系統上來講,采用更高效的電路拓撲,加上電子器件,提升整個效率。我們光伏發展到現在,除了技術指標,現在已經基本上做到了極致,整個系統能夠提升收益率或者保障效率最大化,在具備并網和發電條件下保證系統運行,針對上述的內容,科士達會作為核心的任務,一直進行探索和摸索。
主持人:感謝王總。我也有一個問題,科士達的逆變器保證的生命周期是多長時間?
王善良:光伏系統大家通用的是25年,我們的設計壽命是25年,這里要排除一些系統接入、人為和應用層面的問題,就逆變器本身可靠性來講,是按照25年的使用年限設計的。
主持人:咱們的逆變器將來25年不用換了?
王善良:使用壽命是25年,非應用施工的因素和人為的因素、自然環境的因素除外。
主持人:我問一下張彥虎總監,國內市場你的出貨量是最大的,陽光提供的逆變器能夠生命周期多長時間?咱們和其他公司能PK的在哪些方面?
張彥虎:我們是按25年的設計的,設計評估的時候至少保證25年,理論評估30年,質保和設計壽命不是一個概念,質保有5年和10年,但是一定要保護客戶的利益,這是不可變化的。我們的設備和其他的設備有什么差異的話,其實差異非常明顯,因為陽光是中國逆變器的領跑者,無論是在地面電站,還是戶用的設備,開發的時候一定想清楚在市場的定位,把這個產品做到極致之后,在功能上和性能上一定要比競爭對手突出。
舉幾個例子,從顏值來看,我們獲得了設計的大獎,表明它的顏值受到了官方和專家的認可。用戶選擇產品的時候,顏值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選擇因素,用戶希望這個設備對于他建筑的外觀是增值的,看上去就像一個裝飾品。第二,效率是非常關鍵的,我們使用了一些先進的技術,實際上從效率來講,我們在同等功率的產品當中,是中國這些設備當中效率最高的,如果你選擇效率最高的設備必然帶來更高的發電量,從而導致發電收益也會高。
主持人:你的價格是不是也比人家高?
張彥虎:從設備的重量來看,對安裝來說,如果人力成本能節省下來,對安裝是有好處的,我們的體積最小,重量最輕。我的產品價格其實不是最高的,我們的產品是性價比最高的。我們的價格非常親民,品質最優異,必然帶來最高的性價比。
主持人:感謝張總。下面有請通威的技術總監李毅,通威是全球最大的做魚飼料的企業,已經做到了100個國家,他們跨界進入了光伏,不但做硅片,也做電池,在這方面股市也比較紅,大家也比較推崇,投資規模也比較大。他們從飼料領域跨界進了光伏這個行業,特別是搞漁光互補,到現在為止是最成功。從其他行業跨界進了光伏做成功了,但是從光伏這個行業跨界去養魚一般都沒有做得很成功的,說一說為什么你能做成功,還有你們能不能幫助其他企業?
李毅:通威的理念和光伏行業專業人士的理念不太一樣,因為我們是先有漁再有光,我們把漁放在了第一位,把光伏放在了第二位,這是和很多光伏企業不一樣的地方。包括我們的魚塘技術、我們的魚養殖技術,以及我們具體的實驗成果是非常好的,包括我們現在的漁光一體基地比傳統的水產養殖增效50%。
另外我再說說分布式,我們從2013年開始做到現在,其實我們的教訓比較多一點,當時我們分別在江蘇、安徽、河南進行了試點,當時試點的成績非常顯著,江蘇這塊經濟條件好一點,市場毀約率30%,河南的違約率是100%。當時的理念是通威出錢,或者和老百姓一人一半,或者按照比例分成,這個方法很失敗,幾個地方都很失敗。我覺得有幾個原因,第一個可能是政策兌現程度不一樣,包括安徽省的合肥市有個2塊每瓦初始裝機的補貼,可能三年才能落實,政策大的面是好的,但是具體落地還是有一些問題。第二個就是宣傳不夠,這個行業短短10年左右的發展,最初可能有20年,但是前面和老百姓不搭邊,所以大家理念上不知道它能帶來什么,所以老百姓掏不出來。有錢的老百姓看不上這點錢,沒錢的老百姓掏不出來這些錢,所以戶用電站比較尷尬。
另外,從商業模式上沒有一家公司做得比較好,做得比較好的都是依托地理優勢,政策不具備全國推廣的可行性,全國推廣的話,還需要整個行業和政府政策給予我們更多的支持。
主持人:感謝李毅總監。下面有請海潤的項目開發總監鞠濤,你有什么想和大家分享的嗎?
鞠濤:大家也知道最近海潤的情況,海潤手上有1GW的電站,我聽他們說過電站的情況,在那個特定的歷史環境下大家或多或少都犯了這種錯誤,對于地面電站到分布式電站基本的把控問題。對于電站來說有一個基本的載體,土地或者屋頂要合規合法,如果這個東西滿足不了,你為了滿足指標和股市建一些電站,將來這個錯誤是要背的,或早或晚,這個也是體現在我們身上了。然后我們現在靜了下來,策劃一下對于分布式電站的考慮,前幾天我看過了一篇文章,說中國的光伏行業爛透了,現在都開始騙老百姓的錢了。這個就是大家現在對光伏行業的看法,所以我們不支持老百姓貸款做光伏,現在我們正在正視錯誤。第二還是要走一條提質增效的路。
主持人:感謝鞠濤總監的坦率,每家企業都會犯錯誤,我們認識到錯誤重新出發沒有問題。
由于時間關系,我們就不請大家問問題了,問題就留到會后大家繼續交流。
(發言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嘉賓審核)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