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農田告別“白色污染” 有望夢想成真

2017-12-04 10:12:23 萊西環保

我國是世界上地膜覆蓋面積和使用量最大的國家,每年地膜使用量達百萬噸。但大量不可降解地膜殘留在土壤中,不僅直接導致農作物減產、農民減收,而且影響農田續耕能力提高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由此引發的農田“白色污染”,已成為影響當前農村生態建設的突出環境公害。

近日,《瞭望》新聞周刊在山東調研期間了解到,該省科研機構和企業六年聯合攻關,成功研發了一種名為“氧化—生物雙降解生態塑料”的技術,讓地膜“無害化降解在土壤中”。5年來,這一技術已在全國20多個省份示范應用近400萬畝,有望徹底破解農田“白色污染”之困。

可降解地膜在山東省商河縣白橋鎮林場大蒜種植中已被推廣使用

“白色污染”危害深重

作為我國農業生產重要的生產資料,地膜覆蓋技術具有增加地溫、抑制地表水分蒸發、抑草滅草、抑鹽保苗等顯著作用,成為提高農作物產量和改善農產品品質的關鍵。我國自上世紀70年代末從國外引進這一技術以來,如今已廣泛應用在棉花、玉米、馬鈴薯等幾乎所有作物上。

中國農用塑料應用技術學會會長張真和介紹,我國地膜使用量已達到每年150萬噸左右,用膜量和用膜面積均居世界首位。與歐美日韓相比,我國所用地膜最薄,回收難度大。由于自行分解極慢,殘留量越來越大。以山東省生態農業建設區為例,統計顯示農膜回收率僅達33%。

德州市農科院棉花研究所所長袁海濤告訴《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土壤中殘留的大量地膜直接影響水肥運輸和作物根系下扎,導致農作物減產。經測算,種植十多年的棉花地平均每畝地膜殘留量達到4公斤,可影響棉花畝產27%。

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教授馮圣玉說,目前的解決方法一是對普通地膜進行回收,二是推廣應用可降解地膜,普通地膜回收因費時費工、回收不徹底等原因,效果并不好。相比之下,可降解地膜具有環保、省工省時等優良特性,解決農田“白色污染”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能化在土壤中的地膜”

2012年,山東天壯環??萍加邢薰韭摵现袊茖W院、山東大學等科研機構和高校專家,經過6年的科技攻關,成功研發出氧化—生物雙降解生態塑料技術。中國科學院高分子材料專家王佛松院士等鑒定專家認為,這一技術“處于國際先進水平”。

在吳橋縣管莊村一片棉田地,德州市農科院棉花研究人員已在這里進行了5年的雙降解生態地膜與普通地膜的對比試驗?!恫t望》新聞周刊記者進入這片棉田地,袁海濤指著緊挨著的兩壟棉花根部地膜說,這是今年4月同時覆的地膜,雙降解生態地膜已降解了大部分,只有少量還能看見,而普通地膜表面依舊完整,塑料拉力沒有下降。經過試驗,在棉花130天生長期里,雙降解生態地膜的降解率達到86%。

位于濟南市歷城區董家鎮的一有機蔬菜基地中,170畝蔬菜大棚全部使用了雙降解生態地膜。農藝師劉新強告訴《瞭望》新聞周刊記者,通過5年來的試驗情況看,這種地膜完全降解后有利于植物根系生長。

相關專家介紹,這一技術的核心是在聚乙烯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納米降解助劑,通過自然條件下的光熱作用,定時將大分子量聚乙烯氧化降解為小分子量聚乙烯,小分子量聚乙烯再由土壤微生物最終完全降解為二氧化碳、水和微生物有機質,真正做到可解可控、無毒無害,成為一種“能化在土壤中的地膜”、“能被微生物吃掉的地膜”。

示范應用效果顯著

據了解,雙降解生態地膜技術目前已獲得10多項國家發明專利,相關產品已通過國內外20余項權威檢測。先后在山東、甘肅、內蒙古等25個省、市、自治區開展示范應用,涵蓋棉花、玉米、花生、大蒜、大姜、煙草、大棚蔬菜等30余種作物,推廣面積超過400萬畝。

商河縣白橋鎮林場負責人董發利給《瞭望》新聞周刊記者算了一筆賬:“每畝地用普通地膜成本是40元,用雙降解生態地膜每畝成本是50元,但回收一畝地殘膜的人工工資是75元,還沒算回收過程中的運輸、清洗、烘干、熔融再造等成本。”

目前相關企業已開發出生態降解地膜、購物袋、垃圾袋、保鮮膜等八大系列60多種雙降解生態塑料產品,可應用到農業、工業等各個領域,對于保護綠水青山、建設“美麗中國”具有重要意義。




責任編輯: 江曉蓓

標簽:農田,白色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