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和利用市場手段促進節能減排的重要手段,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呼之欲出。日前,國家發改委組織召開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啟動工作會議,旨在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近年來,隨著全球變暖帶來的負面影響日漸顯現,推進節能減排與低碳發展,已經成為國際社會普遍共識。此時,作為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和利用市場手段促進節能減排的重要手段,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呼之欲出。
12月19日,國家發改委組織召開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啟動工作會議,動員部署推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旨在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碳排放權交易的基本原理是,合同的一方通過支付另一方獲得溫室氣體減排額,買方可以將購得的減排額用于減緩溫室效應從而實現其減排的目標。在六種被要求排減的溫室氣體中,二氧化碳為最大宗,所以通稱為碳交易,其交易市場稱為碳市場。
碳市場建設乃希望用最小成本促進達成減排目標的政策手段。相較于碳稅,碳交易顯得更為靈活,市場管理者設定一個區域內排放總量控制目標后予以分解,并以碳排放權“配額”的形式發放給企業,由于企業的減排成本各異,因而可以通過配額交易獲得碳減排成本最優化。而主管部門每年要核查企業上年度的碳排放量,以此作為企業履行上年度配額清繳義務的依據,通過增加傳統產業碳排放成本,促使其不斷通過技術進步和節能投資降低碳排放。
溫室氣體排放導致全球變暖,從一開始就是個世界性問題,2015年12月12日各國領導人曾齊聚巴黎氣候變化大會商討對策,次年簽署《巴黎協定》,作為崛起中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加入并承諾將積極做好國內的溫室氣體減排工作,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合作。2016年10月底,國務院下發《關于印發“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如今,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正式開啟。
實際上,此前國家發改委已在北京等七個省市組織開展了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并納入多個行業,近3000家重點排放單位。雖然試點范圍內碳排放總量和強度呈現了雙降趨勢,在推動參與企業和試點地區的低碳發展、有效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碳市場試點交易活躍度非常低,截至今年9月底的4年多時間里,7個碳交易試點累計成交量1.97億噸,累計成交額僅45.16億元。
因此,在全國性的碳市場建設之際,需要針對目前試點出現的問題,實施應對之策。在企業層面,目前大量企業對碳交易市場、碳資產管理缺乏了解,多數采取風險規避策略,主觀上不重視。且試點納入企業大部分為國企和央企,其受政策和管理層影響,態度趨于保守。因此需加強政策宣傳,并盡量開放更多的相關企業進入。
同時,建設全國性碳市場,需要統一交易標準,防止出現制度“套利”空間,對納入企業不履約行為,要制定相應處罰措施,以及規范交易技術和細節。此外,隨著市場建設發展,碳交易可擴展一批新業務,包括碳咨詢、培訓、交易、核算與核查、資產管理、資訊服務以及新能源產業開發等。
對于目前碳價持續在50元/噸左右低價徘徊問題,全國性市場啟動后亦有望解決。正如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相關負責人所言,現階段企業付出的碳排放成本較低,隨著全國統一碳市場啟動后,200元至300元每噸才是未來碳交易的理想價值。
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目前中國碳排放量全球居首,減排既為國民健康,也是履行對世界的承諾。相信全國碳市場啟動,必將有助于減排大計。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