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妙招 發達國家各有千秋

2017-12-27 09:11:40 中國建材報   作者: 黃瑩   

近些年來,建筑垃圾圍城成為城市垃圾處理的一大難題,加快資源化利用成為今后發展的必然趨勢。縱觀全球,發達國家也越來越重視建筑廢棄物的再利用,并在資源化道路上使出的辦法也是各有千秋,一起來看它們有何妙招。

如今,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發展,建筑垃圾產生量越來越大,既造成巨大浪費,也埋下了污染和安全的隱患。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成為各國共同的話題,很多發達國家越來越重視建筑廢棄物的再利用,他們在資源化道路上使出的辦法也是各有千秋。

美國:立法限制產生量多途徑進行資源化

美國政府有法律規定:“任何生產有工業廢棄物的企業,必須自行妥善處理,不得擅自傾卸。”該法從源頭上限制了建筑垃圾的產生量,促使各企業主動尋求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途徑。

近年來,美國住宅營造商協會開始推廣“資源保護屋”,其墻壁是用回收的輪胎和鋁合金廢料建成的,屋架所用的大部分鋼料是從建筑工地回收來的,所用的板材是鋸末和碎木料加上20%的聚乙烯制成的,屋面的主要原料是舊的報紙和紙板箱。這種住宅不僅積極利用了廢棄的金屬、木料、紙板等回收材料,而且比較好地解決了住房緊張和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

日本:盡可能不排放盡可能重新利用

日本國土面積小、資源相對匱乏,遂將建筑垃圾視為“建筑副產品”——可再生資源,重新開發利用。

日本很重視立法。早在1977年,日本政府就制定了《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使用規范》,并相繼在各地建立了以處理混凝土廢棄物為主的再生加工廠,生產再生水泥和再生骨料。1991年,日本政府又制定了《資源重新利用促進法》,規定建筑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渣土、混凝土塊、瀝青混凝土塊、木材、金屬等建筑垃圾,必須送往“再資源化設施”進行處理。

日本處理建筑垃圾的主導方針是:盡可能不從施工現場排出建筑垃圾;建筑垃圾要盡可能重新利用;對于重新利用有困難的則應予以適當處理。

目前,日本很多地區的建筑垃圾再利用率已高達100%。

德國:前端設計、有效管理、法律制定,一個都不能少

據資料顯示,截止2007年底,德國有25萬人從事垃圾處理工作,垃圾處理部門的營業額超過500億歐元。

在德國,生產商和分銷商在設計產品時必須考慮到降低垃圾產生率,并易于回收和處理。為了更好地回收和再利用垃圾,德國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頒布了《循環經濟與廢棄物管理法》,并頒布了其他一系列法律法規。

德國的建筑垃圾回收率很高,這首先得益于德國資源、能源、勞動的成本高,其次也得益于其重視建筑垃圾的循環利用,擁有一套有效的管理體系,由地方政府具體負責處理建筑垃圾,如制訂建筑垃圾處理規劃,州政府負責監管以實現德聯邦政府或歐盟的目標,德國中央環境保護部門負責制定相關法律。再次,從事設計和建造建筑物的人員素質很高,很注重物質的循環利用。

新加坡:政府支持建設回收工廠最大程度回收建筑垃圾

新加坡注重從源頭上減少垃圾產生,與之相關的政府措施包括《綠色與優雅建筑商計劃》和《綠色建筑標志計劃》等。《綠色與優雅建筑商計劃》是2009年推出的一項認證計劃,從員工管理、塵土和噪音控制以及公共安全等多個方面對建筑從業者進行評分。《綠色建筑標志計劃》始于2005年,該認證專門針對熱帶地區的建筑,以評估建筑物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及獎勵其可持續發展性能為目的,考核的指標包括節能、節水、環保、室內環境質量和其他綠色特征與創新5個方面。

對于建筑垃圾回收工廠,新加坡環境局通過出租土地的方式予以支持,這些工廠回收的建筑垃圾占據新加坡全部建筑垃圾回收份額的80%至90%。

為了最大程度地回收建筑垃圾,新加坡政府也出臺了建筑拆除行為準則,這是一整套的程序指南,幫助建筑拆除承包商更好地規劃拆除程序。

韓國:明確政府、企業義務保證企業資本、規模、設施、技術能力

據韓國權威部門統計,近些年韓國的廢棄物生產量呈持續增長的趨勢,在各類廢棄建筑物料的比例中廢混凝土占65%,其次是廢瀝青占18.9%,渣土類占4.6%,其他的廢棄物占11.5%。2011年韓國廢棄物生產量為68077千噸/年,比2006年增加10.3%,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廢混凝土和廢瀝青占84%左右。

據韓國有關部門統計:包括建筑廢棄物在內的所有廢棄物,其再利用和焚燒處理比率持續增加,而填埋率則在逐漸減少。

為此,韓國在2002年進行法案提議,并于2003制定了《建設廢棄物再生促進法》,2005年、2006年又先后進行了兩次修訂。其中包含了促進建筑廢棄物再利用的三大推進政策:一是提高循環骨料建設現場的實際再利用率;二是建筑廢棄物減量化;三是妥善處理建筑廢棄物。而且既明確了政府、企業的義務,又明確了對建筑垃圾處理企業資本、規模、設施、技術能力的要求。防止進一步破壞自然環境,保障骨料供需的穩定,以及延長填埋場的壽命。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