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司法懲處環境違法犯罪守護“青山綠水”

——5個月收集逾1.2萬檢察公益線索



2017-12-28 08:45:47 法制日報   作者: 李豪  

12月26日,甘肅省蘭州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中鋁蘭州分公司危廢物污染環境問題的調查處置情況。通報稱,已對中鋁蘭州分公司和負責處置固體廢棄物的第三方公司實施高限罰款,并對相關責任人給予行政處分。目前,公安機關已介入調查,進一步查清是否存在違法問題。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從河道警長制到環境資源案件立案監督,從公益訴訟到環資案件集中審理,2017年以來,全國政法機關集中力量突出打擊破壞環境資源違法犯罪,守護“青山綠水”,取得明顯成效。

全面開展公益訴訟

12月20日,山西省檢察機關提起的首例破壞生態環境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在靜樂縣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該案中,一輛裝載20余噸粗苯的危化品運輸車輛因駕駛人操作不慎側翻發生泄漏,約5噸粗苯流入汾河支流大崖河中,對事發地土壤、地表水以及沉積物生態環境造成損害。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成為人們日益關切的話題。2015年7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在部分地區開展公益訴訟試點,環境資源類案件始終是檢察工作的重點。

據統計,兩年間,試點地區檢察機關辦理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案件6527件,督促恢復被污染、破壞的耕地、林地、濕地、草原12.9萬公頃;督促治理恢復被污染水源面積180余平方公里;督促1700余家違法企業進行整改。

2017年6月2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修改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的決定,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正式建立。

全面開展公益訴訟工作以來,截至11月底,全國檢察機關共收集公益案件線索12103件,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8151件,占67.35%;共提出檢察建議和發布公告6206件,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3978件,占64.10%;提起公益訴訟97件,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82件,占84.54%。

某銅礦公司違法將鉈鋅等嚴重超標的廢水排入嘉陵江,污染嘉陵江廣元段水域,造成四川廣元城區供水中斷36小時。檢察機關啟動公益訴訟程序,近日,廣元市利州區人民檢察院與違法企業達成民事和解協議,違法企業除履行自身擔負的整改修復環境義務外,還賠償嘉陵江廣元段因污染受到的損失和費用8000萬元。

本著“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各地檢察機關積極探索“專業化法律監督+恢復性司法實踐+社會化綜合治理”新模式,著力構建重點打擊、修復補償、源頭治理并重的新格局,回應了人民群眾的新期待。

立案監督不斷加強

在一起非法傾倒危險廢物案中,公安機關以尚未發現具體涉案犯罪嫌疑人為由未予立案偵查。山東省萊蕪市萊城區人民檢察院經審查認定,涉嫌污染環境犯罪事實明確,具體涉案犯罪嫌疑人具備能夠查明的可能性,公安機關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遂監督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最終,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并抓獲王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今年9月,法院依法判處王某等4人兩年6個月至3年3個月不等的刑罰,有效懲治了破壞環境資源犯罪行為。

2017年以來,各級檢察機關積極發揮職能作用,立案監督破壞環境資源犯罪,檢察機關建議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破壞環境資源類案件、監督公安機關立案偵查涉嫌破壞環境資源類案件均同比大幅增長。

祁連山是我國西部重要生態安全屏障。今年11月,甘肅省人民檢察院、省公安廳、省環保廳抽調專人組成調查組,在天祝縣開展“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破壞生態環境資源違法犯罪聯合調查專項行動”。

各地紛紛依托巡回檢察室、派駐檢察室等形式,將監督觸角延伸到行政執法一線。福建省人民檢察院會同福建省河長制辦公室,設立全國首個駐省河長辦檢察聯絡室,履行立案監督、提前介入等職能。湖北省石首市人民檢察院建立駐石首麋鹿國家自然保護區、湖北長江天鵝洲江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法律監督聯系點,強化對保護區行政執法活動的監督。

各地檢察機關強化偵監、民行、控申、反貪、反瀆等部門的協作配合,建立線索移交等工作機制,不斷拓展監督案源;對破壞生態環境資源違法犯罪進行“地毯式”“拉網式”調查,力爭摸排一批線索、查辦一批案件、形成更大震懾、取得更大成效。

環資案件集中管轄

某紙業公司深夜排污,廢水流向洞庭湖。經群眾舉報,當地環保協會提起環境污染公益訴訟。10月27日,湖南省岳陽市君山區人民法院洞庭湖環境資源法庭開庭審理了這起公益訴訟案,當庭判決紙業公司支付生態環境損害修復費23萬元。

據了解,湖南率先在湘江、洞庭湖推動設立專門環境資源法庭,探索創新工作體制機制,強化湘江流域、洞庭湖區域生態環境司法保護。

截至目前,全國多數省份的法院均成立了環境資源審判庭,積極探索環境資源案件集中管轄模式。上海、河南、甘肅、海南等高級人民法院結合本地區環境資源特點,探索實行轄區內環境資源案件跨區劃、跨流域集中管轄。

長江經濟帶橫跨我國東中西三大區域,覆蓋上海、江蘇、云南、貴州等11個省市,既是我國經濟重心,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寶庫。前不久,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于全面加強長江流域生態文明建設與綠色發展司法保障的意見》強調,堅持最嚴格的水污染損害賠償和生態補償、修復標準,將生態環境損害及修復情況作為刑事處罰的重要量刑情節。

污染在水里,根源在岸上。今年以來,河道警長制這一新名詞引起廣泛關注。河北、黑龍江、山東、福建等地推動建立與河長制相配套的河道警長制,排查化解治水工作中不穩定因素,嚴厲查處涉水違法犯罪行為。

山東沂源縣河道警長制采取“1+1+2+N”(1名派出所長+1名責任區民警+2名專職輔警+多名河湖沿線村警務助理)的快速反應模式,對在治安巡防中發現的、轄區群眾舉報的、110接警指令的涉水警情、險情,河道警長組織力量快速妥善處置,兩個月查處涉河違法案件十余起。

重大污染環境案最高檢直接督辦

本報北京12月26日訊記者李豪見習記者董凡超記者今天從最高人民檢察院獲悉,2017年1月至11月,全國檢察機關在“破壞環境資源犯罪專項立案監督活動”中共建議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破壞環境資源類案件2724件3527人,同比分別上升51.3%和44.3%;監督公安機關立案偵查2533件3193人,同比分別上升44.3%和52.3%。

據介紹,全國檢察機關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和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充分履行法律監督職責,辦理了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嚴重破壞生態環境案件,建議行政執法機關移送了一批涉嫌犯罪案件。最高檢掛牌督辦7起重大污染環境案,現場督導天津市靜海區萬畝坑塘污染案、甘肅祁連山系列環境污染案、廣西來賓“3·14”非法跨省傾倒危險廢物系列案等重大案件。各省級院結合本地打擊重點掛牌督辦一批典型案件。各地檢察機關偵監部門采取督辦、參辦等方式加強對下級院辦理干擾多、阻力大、重大疑難復雜案件的業務指導,適時會同公安、環保、林業、國土等部門跨部門聯合掛牌督辦重大疑難案件,確保辦案力度、質量和效果。

最高檢偵監廳負責人介紹說,下一步,要把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資源等領域的突出問題作為監督重點,下力氣抓一批有影響、有震動的案件。資源富集的東北三省要重點針對破壞森林、耕地、礦山、野生動植物資源等行為開展“兩個專項”主要監督,保護好白山黑水;經濟發達、人口密集的長江流域各省市要重點圍繞保護長江水資源開展工作,保護好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責任編輯: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