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時許,伴隨著發動機的轟鳴聲,防爆膠輪車輕輕晃動了一下,把在后排座位上的山西陽煤集團新元公司綜采隊隊長趙萬生從思緒里拉了回來。
趙萬生向車窗外望了一眼,寬敞整潔的巷道里,一盞盞燈發出靜謐而明亮的光,一塊塊安全牌板筆直矗立。他又把目光移向車前方,移向行駛近40分鐘才到達的目的地——3412自動化綜采工作面。
近年來,為了提高煤炭企業經營質量、經濟效益和安全保障水平,陽煤集團開始打造一批安全高效現代化礦井。今年43歲的趙萬生,從采煤工、副工長、工長一路干起,2010年成為了新元公司綜采隊隊長,那時他不曾料到,自己還要在這個崗位上見證、親歷并推動生產技術的大變革。
磨合
參加工作20多年來,趙萬生一直在采煤一線,但自動化綜采系統的到來,讓他多少有些不適應。
“當時感覺有些難以駕馭,那么多高科技的設備,總擔心咱伺候不了。”趙萬生說。
那是一場從思想到技術的艱辛“磨合”。
陽煤集團組織各級干部走出去,到現代化礦井參觀學習,讓大家了解變化帶來的好處,堅定變革的信心和決心。“技術上的落后是最大的落后。眼睛要往遠處看,思路要不斷拓展,無論前期有多少困難,綜采自動化革命勢在必行!”參觀后,趙萬生深受觸動,他這樣告訴隊組職工。有了思想上的認同,他帶領大家開始一步步適應自動化設備。
“趙隊長,很多職工當著咱們的面進行自動化操作,但當咱們不在時,如果支架拖了底板,他們情愿手動去操作,也不想辦法去解決參數問題。長期下去,會影響新技術的推行。”在趙萬生對工藝變革、產量提升有了信心之時,一名職工反饋的信息卻讓他認識到,只有讓職工徹底轉變思路,打心底接受這套系統,從根本上掌握這套技術,才能充分發揮出系統的效能。
那段時間,趙萬生幾乎每天都扎在井下,對職工手把手地教、面對面地演示,時不時還請廠家技術員現場傳經送寶。
“只有大家完全適應了設備,設備才能完全適應工作面,才能更好地提高作業效率。”趙萬生說。
2012年9月以來,陽煤集團在2座瓦斯突出礦井的中厚煤層工作面進行試驗,邁出自動化、智能化開采第一步。目前,陽煤集團共有14座煤礦被山西省煤炭工業廳命名為現代化礦井。
甜頭
3412自動化綜采工作面,是2012年以來趙萬生作業過的第7個自動化綜采工作面。如今,他已經嘗到了自動化綜采作業方式的甜頭,如果讓他再走回“老路子”,心里定然是一萬個不樂意。
“大家最直接的體會是工作量小了。在人工操作時代,液壓支架和采煤機的操作各需要三個人同時進行,現在,僅需一個人現場巡查就可以了。”趙萬生說。
在3412自動化綜采工作面,采煤機可以進行重復記憶割煤,支架能自動跟機拉架,供配液實現了智能遠程控制,瓦斯濃度與采煤機速度聯動控制,工作面視頻監測、礦壓數據監測、生產數據分析信息等可實時回傳,實現地面調度室遠程集中監控。
每天10時許,送飯工來到工作面發放班中餐,工人們從工作面出來,又拿著飯盒離去。這天看著這些身影,趙萬生感嘆:“這個檢修班在人數最多的時候,送飯工要送近40份午飯,今天只送了27份。”因為技術進步、工藝革新,很多人離開了這里。
趙俊杰、張海東是隊組之前的技術員,即使離開了兩三年,趙萬生還是偶爾會想起他們。今年5月至11月底,又有12名職工離開了采煤隊。說起這些趙萬生百感交集。
新元公司在應用自動化綜采工藝后,綜采隊用工減少71人,工效也從32.071噸/工提升到了54.704噸/工,提高了70.57%。
數字變化的背后,是生活習慣、工作方式的變化。
20多年來,趙萬生每次上井后第一個電話都是向家里人報聲平安。2011年,一次井下機械故障,讓趙萬生的家人很是擔心了一回。那天,趙萬生如往常一樣在井下工作,突然,煤溜下鏈斷裂,生產被迫中斷,他立刻投入到搶修中去,這一修,就是20多個小時。上井后,趙萬生趕緊向家人報平安,電話那頭,是十萬分的焦急和擔心。
現在,每個新工作面割第一刀煤的時候把各項參數設定好,基本就能夠正常、穩定生產了,人工干預很少,設備故障率很低。當設備數據出現異常卻未引發故障時,人就能提前掌握,并在地面做出針對性安排,大幅縮短了故障排查和搶修時間。“干了這么多自動化綜采工作面,最長的一次搶修也僅僅耗時3個多小時。”趙萬生說。
31歲的張衛強是綜采隊的技術員。“現在,工作面上幾乎看不到工人了。接觸自動化綜采系統后,安全、穩定、高效、省力是我最直接的體會。”他一邊說著,一邊看著身邊的無軌自移設備列車有序工作。
安全有了保障,效率有了提升,帶來的是產量的穩步提高。“過去,我們隊的月產量一直在18萬噸左右,現在長期穩定在22萬噸左右,還曾創下單一煤層月產25萬噸的好成績。”趙萬生言語中帶著自豪。
創新
嘗到了甜頭的趙萬生和工友們,開始主動改進自動化采煤工藝,讓其更貼合新元公司井下的生產實際。
就拿三角煤的自動化截割這事來說,曾經這是趙萬生最頭疼的事。
在人們的印象中,自動化生產系統應該是省事、省力的,盡可能減少人為干預。但是,每次采煤機來到頭尾兩端的三角煤區域時,由于液壓支架、煤溜的自動跟機行走,使得采煤機常常無法把煤壁、頂板掉下來的煤掃進煤溜里,造成采煤機或煤溜無法移動,從而不能正常生產。為了減少這種現象發生,每次采到三角煤區域時,采煤隊大多采取傳統人工操作的方式進行作業。但是,長期下去,自動化采煤系統的意義何在?
為此,在陽煤集團現代化礦井辦公室的牽頭下,趙萬生和兄弟們一起出謀劃策,一次又一次做試驗,通過對系統和參數的調整,使得頭尾部20架支架和煤溜在三角煤區域暫時停留,待采煤機在區域內反復三次掃煤后再跟機作業。
“三角煤自動截割難題的攻破,讓大家徹徹底底接受了自動化作業方式。之前,在工作面條件好時,我們一個生產班可以割三刀或四刀煤,現在,我們可以穩定割到五刀煤。”趙萬生說。
目前,新元公司全自動開采工作面實現了采煤機遠程控制和記憶截割,瓦斯濃度與采煤機速度聯動控制,液壓支架跟機作業,采煤機、破碎機、轉載機、皮帶機、乳化液泵等設備的遠程一鍵啟停控制,采煤機自動記憶截割三角煤,工作面數據的遠程采集分析等功能。
以前,工作面稍有風吹草動,趙萬生和技術人員就得像彈簧一般迅速彈起來,趕緊換衣服往井下跑。如今,坐鎮地面調度室,工作人員就可對生產情況進行控制。
在陽煤集團,太多的“趙萬生”們推動了綜采自動化、智能化成套設備與技術的推廣應用,也享受著煤礦生產工藝革命帶來的變化。2017年,陽煤集團自動化綜采工作面開機率達到86%以上;全公司自動化采煤隊平均減員33人,每個班的操作人員平均減少8人左右;生產綜合成本降幅達42%;安全保障水平全面提高,實現了較長的安全周期。
最近,趙萬生聽說,陽煤集團又與袁亮院士團隊、百度簽署協議,利用百度的ABC技術,在業內首家開展煤炭云技術研發,探索建立“互聯網+煤炭”的科學開采模式。
那又會是一個怎樣的新時代?自己的采煤生涯又將因此而發生怎樣的巨變?趙萬生心里有了新的期待。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