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底,備受關注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啟動,這意味著全國碳市場建設進入新階段。
這是我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任務要求,也是通過市場手段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政策工具,也是中國落實《巴黎協定》承諾的重要措施之一。早在2011年,國家發改委在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廣東、湖北、深圳等7個省市開展碳排放交易試點工作。而與此前不同的是,碳交易市場配額分配將逐步收緊,并由免費分配過渡到有償分配(例如配額拍賣),擴大有償分配的比例。
目前已納入近3000家重點排放單位,截至2017年11月累計配額成交量接近2億噸二氧化碳當量,超過44億元。建設全國性的碳市場,要做的準備工作很龐雜,明確行業范圍后,最緊要的是搭好制度框架。此前,國家發改委印發了《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方案(發電行業)》。全國碳市場建設啟動后,將首先推動三大制度建設,即碳排放監測、報告、核查制度,重點排放單位配額管理制度和市場交易相關制度。
此次公布的《方案》以發電行業為突破口,率先啟動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分階段穩步推行碳市場建設在此基礎上,將盡快構建碳排放數據報送、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碳排放權交易和結算四大支撐系統。對此,國家發展改革委氣候司司長李高表示,這主要是考慮到發電行業數據基礎比較好,行業碳排放量很大等因素。同時,發電行業也是迄今最具條件,數據最完整,同時碳排放的規模占比也較大的重點領域。
也就是,選擇電力一個行業啟動全國碳市場,是把電力行業作為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建設的一個突破口,多個重點排放行業未來將逐步納入進來。據初步分析,將有1700家左右的火電企業納入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這些企業涉及排放二氧化碳超過30億噸,占全國碳排放量的1/3。據推測,當進入深化完善期(預計2020年左右)時,試點電力及自備電廠企業才不需要在試點履約,并開始在全國碳市場履約。
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將覆蓋鋼鐵、電力、化工、建材、造紙和有色金屬等重點工業行業。未來,這將對企業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對企業來說,這是增加了負擔,還是節能減排、增強競爭力的制度機遇?更多意味著機遇,激勵企業一方面加大節能減排力度,通過科技創新降低排放強度,另一方面加大清潔能源開發力度。從產業機遇方面來看,碳交易市場建設的目的不是為了壓制能源行業發展,而是通過市場化碳定價的方式來更好地調節能源行業結構。
不僅對具體企業,對行業整體來說,碳市場建設也是一個綠色轉型的大好機遇。根據發改委的計劃,全國統一碳市場將會覆蓋20億至30億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這將為我國的碳市場發展帶來難得的機會。在此期間,碳交易啟動后,企業超排或多排,都會付出相應的成本,企業會更加審慎地考慮產品結構的調整。而從普通老百姓的角度來看,碳市場建設將助攻“藍天保衛戰”,每個人都將成為直接受益者。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