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四川環保工作大有作為的歷史機遇期。”四川省環保廳廳長于會文在近日召開的全省環保工作會上明確提出,全省環保工作將按照省委“一個愿景、兩大跨越、三大發展戰略、四項重點工程”戰略謀劃,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強力推進環保督察反饋問題的整改,實現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建立沱江流域7市24個考核斷面“斷面長制”
2018年,四川要實現未達標城市PM2.5平均濃度較2015年下降12%,優良天數率達到82.6%,較考核基準年2015年增加2.1個百分點,力爭新增兩個空氣質量達標城市。要繼續實行“以時保天、以天保月、以月保年”,一微克一微克摳,一小時一小時保,一個點一個點控,一座城一座城守。
四川省將進一步完善重污染天氣應對策略,加快出臺大氣污染防治法實施辦法,嚴格按照新版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動態更新大氣污染排放源和重污染天氣管控企業清單,讓企業錯峰生產到位,限產限行限得下來,在重污染天氣形成前真正減少污染累積,減緩重污染天氣影響。
水的問題備受關注,中央環保督察反饋的問題也最多。今年,優良水體在2017年68個國考斷面達到Ⅲ類以上水質的基礎上,保底新增一個優良水質達標國考斷面,達標率提升到79.3%;力爭增加3個優良水質達標斷面,達標率達到81.6%。全部消除劣Ⅴ類國控斷面,全面完成縣級飲用水水源地突出環境問題整治,確保地級以上飲用水水源地水質40個達到Ⅲ類以上、1個保持Ⅳ類以上。
“以沱江、岷江為重中之重,打贏水污染防治攻堅戰,集中力量啃下這兩個硬骨頭,關鍵是沱江,探索建立沱江流域7市24個國省考核斷面‘斷面長制’。”于會文明確,四川將馬上實行重點流域重點區域水環境質量強化督查,通過運用好明察暗訪、夜查、交叉查、突擊查等手段,進一步摸清底數,抓住一些偷排漏排企業。
未來一年,全省將集中全部精力,按照“擴Ⅲ類,轉Ⅳ類,滅Ⅴ類”的工作原則,實現87個國控斷面優良率達標。同時,要把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嚴格納入黨政同責目標考核,加快推進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三年推進方案。
在土壤污染治理方面,將完成28538個農用地點位土壤污染狀況詳查、4505個點位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基礎信息調查。完成土壤環境質量省控監測點位設置。完成1764家土壤環境重點監管企業隱患排查、整改和周邊用地自行監測工作。對市(州)環境保護部門進行督查考核,抽查至少100家單位。力爭新增危廢處置能力10萬噸。
組織實施好土壤環境監測預警建設、耕地土壤污染分類管控、建設用地污染風險防范、工礦企業污染綜合整治、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五大”行動。在礦產資源開發集中區實施特別排放限值管理,綜合整治重有色金屬礦采選業、重有色金屬冶煉業、鉛蓄電池制造業、皮革及其制品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品制造業等六大行業。
對中央環保督察的89個整改問題,實行明察暗訪全覆蓋
面對一些市縣黨委政府認識不足、壓力傳導依然不夠、整改進度慢等問題,于會文提出,2018年為環境問題整改年,將開展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省級環保督察發現問題整改完成率達到95%以上,中央環保督察發現問題整改措施完成率達到50%以上。對中央環保督察的89個整改問題,實行明察暗訪全覆蓋。
首先是要盡快完成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方案,按程序報批并組織實施,各地要根據省委省政府要求,3月底前編制本地區、本部門細化整改方案,形成“1+1+N”整改工作體系。并盡快修訂各級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環境保護職責分工方案并報省委批準出臺,并配套制定省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各市(州)對照開展修訂完善工作。
垂改方案出臺后,盡快建立健全全省環境監察體制,出臺配套的工作制度和辦法,把垂改工作盡快落實落地。各市州要在3月底前制定出臺市(州)垂改方案,6月底前要按照新體制運行。
繼續強化通報調度、行政約談、公開曝光、移送追責、區域限批等工作措施,籌備召開省政府環境問題整改工作推進會。對中央環保督察整改方案明確的重點任務進行現場督辦,對重點地區、重點流域、重點行業、重點問題進行機動式、點穴式督察,組織開展整改“回頭看”。
為了有效推進整改工作,四川省還將建立省環保廳黨組成員聯系指導市(州)工作制度。于會文將重點聯系成都,其他黨組成員每人聯系兩個市(州)。
編制劃定21個市州“三線一單”
在加快修訂出臺大氣污染防治法實施辦法、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加快推進沱江流域水環境保護立法的同時,重點對重污染時段的大氣質量、重點區域流域的水環境質量、“散亂污”企業整治等情況開展專項執法行動,組織開展岷沱嘉“三江”流域專項執法檢查。
強化區域協調聯動,從嚴執法監管,用好交叉互查、節假日抽查、突擊檢查等行之有效的方法,配以測管協同、信息化執法等手段,讓違法行為無處遁形。嚴格落實防范化解涉環保項目“鄰避”問題總體工作方案,實現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平穩落地。
今年,將繼續強化環境準入倒逼,堅持規劃環評與項目環評聯動,推進長江經濟帶戰略環評,編制劃定21個市州“三線一單”。建立完善項目環評“三掛鉤”機制,嚴格執行兩個“聯動限批”,完成約50個產業園區跟蹤評價。
逐步建立和完善地方環境標準體系,提高重點行業環境準入門檻,加快推進大氣污染物關聯性研究、高氯酸鹽廢水排放標準、工業企業磷排放標準等研究。
按照“核發一個行業就清理一個行業”的要求,對2017年已核發排污許可證的14個行業開展專項執法檢查,同時認真對照名錄和相關行業核發技術規范,盡早摸清轄區內排污單位的行業分布,把企業的行業屬性和底數搞清,推進企業持證排污、按證排污。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