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次新突破!”2月27日16時許,湖北宜昌興山縣扶貧光伏電站發電總量突破1400萬千瓦時,并網發電7個月總收入達到1380多萬元。“這將為全縣脫貧攻堅再添動力。”興山縣委書記汪小波告訴記者,光伏電站作為該縣扶貧新模式,為69個貧困村帶來“陽光收益”,有效破解了村集體收入“空殼”問題。
興山共有69個村集體經濟收入在5萬元以下,無法達到“整村出列”要求。為此,興山縣委、縣政府創新光伏扶貧體制機制,2017年建成集中式農光互補光伏扶貧電站,每年可從收入中拿出400萬元作為精準扶貧專項資金,注入村集體經濟,用于精準扶貧。
“年前就收到了光伏發電的5萬元分紅,為產業發展解了難。”南陽鎮白竹村黨支部書記胡明海說,以前村集體收入一無所有,想為老百姓辦點事非常難。這次得到分紅后,村里立馬招標購買制茶機,為56畝茶葉深加工做好準備。“終于盼來了,期待今年的茶葉賣個好價錢。”得知這一消息,茶農肖士元高興地說道。
光伏發電不僅增加了村集體收入,同時還與當地產業發展、勞動就業相結合,在“光伏+”扶貧模式中走出一條新路子。
26日下午,峽口鎮楊道河村10多個村民正忙著在發電扶貧項目2號區域栽種獼猴桃樹苗。“三年就能掛果,形成產業后可以穩定增收。”該縣城鄉建投公司董事長舒化濤介紹,當地探索“農光互補”新模式,在太陽能光伏電池板下種植魔芋、元藿、土豆、柴胡等農作物共計400余畝,帶動產業發展,讓當地貧困戶在參與合作社經營中鼓起“錢袋子”。
“光伏扶貧”機制創新讓空殼村有了底,產業扶持則讓貧困戶自身“造血”功能加強。自2014年以來,興山每年投入巨資扶持核桃、柑橘、茶葉、食用菌、藥材、蔬菜、畜牧等特色產業,實現產業扶貧全覆蓋,2018年本級財政投入產業扶持資金將達4700多萬元。
同時,該縣還探索建立愛心眾籌平臺,全面推進扶貧理事會和孝心養老基金,并在全省率先實行免費高中教育和大病醫療補充保險制度,讓貧困村脫貧動力十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今年是脫貧摘帽結硬賬之年,我們必須把脫貧摘帽作為全縣第一位的中心工作擺在壓倒性位置,統領全縣經濟社會發展。”2月23日,汪小波在全縣經濟工作會上定調,“八大戰區”負責人迅速到位,各級各部門誓師進軍、協同攻堅,以決戰之勢打好十大攻堅戰,將脫貧攻堅進一步引向深入。
今年,興山還要完成2個深度貧困村、3個重點貧困村脫貧出列,5065戶11255人脫貧銷號。時間緊、任務重,該縣舉全縣之力合力攻堅,構建扶貧新格局,積極創新幫扶方式,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打下堅實基礎。
脫貧攻堅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期,如何妥善解決面臨的各種問題?各地各部門既要嚴格按照精準扶貧政策要求,下足“繡花”功夫,向縱深推進脫貧攻堅,還要充分發揮各地優勢,多角度創新扶貧模式,培育貧困村脫困能力。
興山利用魏家山的光照優勢,修建電站為空殼村“造血”,雖然并網發電時間還不長,但效果已經顯現,這是找準了路子,抓住了重點、解決了難題。創新是發展的動力,在打贏脫貧攻堅這場戰役中,只有以創新思維廣聚合力,才能推動脫貧攻堅邁上新臺階,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