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能源結構的變化,新能源的發展得到了世界各界的共同關注,以風電、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成為未來發展的重點。新能源也越來越頻繁地走進人們的生活,在不少地區經濟效益已經超過了傳統能源。事實證明,新能源正在進入快速發展階段,而國內的高科技能源企業也迎來了新的商業機遇。
過去十年,得益于中國光伏應用的蓬勃發展,中國光伏產業贏得了全球發展先機及絕對的規模和成本優勢,也陸續通過商業、民生落地,開始為我國能源轉型作出貢獻。漢能薄膜發電集團有限公司作為一家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高科技能源企業,其發展方向和創新理念備受業界關注。
在第八屆諾獎得主中國行論壇開幕之際,漢能薄膜發電集團執行董事、首席執行官司海健先生接受了時代周報記者的專訪,深入談談漢能在世界競爭格局大轉變下,企業如何實現價值鏈的重構與創新。
搶占技術高地
今年1月份,特朗普政府正式批準對進口太陽能光伏電池、組件征收201關稅,最終裁定2018-2020年對非美國本土生產的光伏電池以及組件征收30%、25%、20%以及15%的進口關稅,對進口太陽能光伏產品征收額外關稅,首年稅率30%,接下來三年分別為25%、20%、15%。隨著“201”法案的落實,業界關心國內主攻薄膜太陽能產品的漢能是否受到影響?
“此法案對漢能沒有產生任何影響。”司海健告訴時代周報記者,“201”法案旨在保護美國本土太陽能企業,遭到各國政府和光伏企業的反對。不過,四年前,漢能就把美國在全球最先進的薄膜太陽能企業MiaSolé、Alta Devices、GSE(Global Solar Energy)等企業收入囊中,經過技術整合再創新,一舉成為全球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薄膜太陽能企業。
光大證券研究報告指出,截至2017年三季度,我國光伏企業海外電池、組件產能已達到6.5GW,“201法案”針對所有非美國本土制造光伏電池以及組件產品,我國企業海外產能將與韓國、日本等國家的光伏制造商在同等情況下直接競爭,有望憑借技術積累、規模效應以及價格優勢獲得市場份額。
發展移動新能源
根據百人會新能源汽車研究院近期發布的研報,在國家層面上,目前英國和法國政府正式宣布燃油車禁售計劃。從車企層面來看,沃爾沃、豐田、奔馳等不少國際汽車廠商紛紛提出了停售燃油車的時間表。
在移動新能源風口之下,漢能也攜手傳統汽車行業,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去年12月,圍繞著“智慧交通,綠色出行”的合作框架,漢能薄膜與北汽新能源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汽車天窗車頂解決方案、新能源汽車充換電站、共享電動汽車、園區及廠房分布式能源建設、農業光伏扶貧、特色小鎮建設等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
司海健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簽約北汽新能源是整體解決方案的一個合作,不僅僅局限在汽車上,而是圍繞太陽能汽車、新能源汽車所做的各種解決方案的共同研發與合作,另外還有智慧城市、園區開發等一系列其他商業領域的合作開發內容,拓展薄膜太陽能技術在“住與行”領域的應用范圍。
在司海健看來,北汽新能源的合作敲定后,漢能薄膜汽車戰略的產業化路徑也更加清晰,在汽車領域價值鏈的打造將進一步加速。
“光伏扶貧”
除了攜手汽車行業促進新能源在商用領域的落地,漢能還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在國家的精準扶貧項目上深入民用領域。
2017年底,國家能源局會同國務院扶貧辦聯合印發《關于下達“十三五”第一批光伏扶貧項目計劃的通知》,下達8689個村級光伏扶貧電站,總裝機4186237.852千瓦的光伏扶貧項目計劃。在過去一年里,漢能也響應國家的“光伏扶貧”項目,推動扶貧開發由“輸血式”向“造血式”轉變。
“漢能始終堅持的‘造血式’扶貧,也可以理解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司海健說道,在國家始終高度重視“光伏扶貧”的背景之下,漢能借勢揚帆不斷探索。僅在2017年,漢能通過自身先進的技術,開發30余個光伏扶貧項目,織出一張張科技、智慧、創新、綠色的光伏之網。
據介紹,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永慶寺村是漢能簽約的光伏扶貧項目之一,總投資410萬元的500kW光伏發電站(一期建設290kW,二期建設210kW),建成后可年發電65萬度,預計年收益63萬元,實現村集體和100多戶貧困戶就地脫貧。該項目于2017年5月16日并網,通過漢能先進的薄膜太陽能技術,可以連續25年產生穩定收益,為貧困戶創收。
此外,漢能的扶貧足跡遍布黑龍江省、吉林省、陜西省、山西省、湖北省等多個省份縣市,為數十個地區村鎮、數萬人帶來經濟收益,助力脫貧攻堅,精準扶貧。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