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浦供電員工正在為姚聯村進行低壓增容作業。劉湃 攝
山東沂源縣供電員工為大山深處的東里鎮梅家坡村屋頂光伏發電接入電網做準備。遠德亮 攝
電不僅支撐著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如今已成為精準扶貧的“主角”。風能、太陽能資源豐富的地方一般都在偏遠地區或貧困鄉村,光伏扶貧的推廣,既為貧困地區找到了脫貧攻堅的新路徑,又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清潔能源的發展,是名副其實的“雙贏”。
十九大報告提出,重點攻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任務,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精準扶貧是塊硬骨頭。
過去的5年,我國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貧困人口減少6800多萬,易地扶貧搬遷830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0.2%下降到3.1%。這在全國政協委員、哈爾濱電氣集團公司董事長斯澤夫看來是“世界范圍內的一個奇跡”。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8年要加大精準扶貧力度,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對此,斯澤夫認為,扶植鄉村地區產業發展,已經成為當前打好精準扶貧攻堅戰的重要舉措。
鄉村產業扶植,離不開電力支撐。對于這一點,全國政協委員、民建甘肅省主委寧崇瑞再熟悉不過了,過去幾年,民建中央都把鄉村發展、脫貧攻堅作為一項重點調研內容。3月3日上午,當本報記者在全國政協委員駐地豐大國際大酒店采訪到寧崇瑞時,他先講述了自己在調研中遇到的例子,“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是一個聚集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等多民族的自治縣,那里處于山區地帶,海拔高,土壤貧瘠,農作物種植條件非常惡劣。在這樣的情況下,當地政府考慮通過養殖業來帶動鄉村發展,這便牽扯到電的問題。”
寧崇瑞告訴記者,山區農民的居住地點比較分散,山上一戶,溝下一戶。為了給每一戶家庭通水通電,還要采取搬遷措施,“但這是發展鄉村產業所必須的,無論是發展養殖業,還是成規模的種植業,都離不開電力去開動那些機械化設備,有時還需要動力電。”
正是如此,電不僅支撐著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如今已成為精準扶貧的“主角”。目前,與電力產業相關的光伏扶貧模式已經被國務院扶貧辦列為十大精準扶貧工程之一。對此,斯澤夫委員認為,風能、太陽能資源非常豐富的地方一般都聚集在偏遠地區或貧困鄉村,光伏扶貧的推廣,既為貧困地區找到了脫貧攻堅的新路徑,又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清潔能源的發展,“是名副其實的‘雙贏’。”
位于青海省南部的瑪多縣是我國海拔最高、青海省人口最少的國家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也是國家電網公司定點扶貧縣。2016年5月,國家電網公司在瑪多建設的10000千瓦光伏扶貧電站正式投運。該電站在投運的第一年,便為瑪多縣1132個建檔立卡貧困戶戶均增收3357元。對此,全國政協委員、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全生明表示,“光伏扶貧利用太陽能資源,為貧困地區帶去長久、穩定的集體收入,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為光伏扶貧項目提供優質高效的并網服務。”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