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進一步推動實施長江經濟帶生態補償機制

2018-03-12 11:01:30 中國環境報   作者: 趙娜 王琳琳  

長江經濟帶覆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云南、貴州11省(市),面積約205萬平方公里。

據了解,長江經濟帶經濟發展的層級差很大,上游人均GDP只是下游的40%,中游人均GDP是下游的50%~60%。

因此,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對實現長江全流域生態修復具有重要意義。而實施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則是調動長江沿線各省(市)生態保護積極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今年全國兩會上,為進一步推動實施長江經濟帶生態補償機制,民盟中央、九三學社、農工黨中央等紛紛建言獻策。

合作機制繼續深化

補償考慮扶貧問題

近日發布的《關于建立健全長江經濟帶生態補償與保護長效機制的指導意見》要求,到2020年,長江流域保護和治理多元化投入機制更加完善,上下聯動協同治理的工作格局更加健全,中央對地方、流域上下游間的生態補償效益更加凸顯。

專家認為,長江經濟帶生態補償落地實施后,將有力推動對我國流域生態補償情況的梳理,它包含了上下游、左右岸,一省對多省、多省對一省等補償關系,還涉及眾多支流,對我國其他大江大河保護與治理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北京師范大學水科學研究院教授丁愛中說:“生態補償在國家層面已經開展了很多工作。長江經濟帶生態補償與生態文明建設、國家政策緊密相關,是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

近年來,不僅是長江中游各省份交流頻繁,而且長江上游各省份同樣交流頻繁,簽署了一些省際合作協議,搭建了合作平臺。

比如,赤水河為長江上游支流,位于云、貴、川3省接壤地區。目前,赤水河流域正在推行跨省生態補償創新機制,下一步將在市場化補償方式方面進行積極探索。

政協委員王濟光表示,推動長江經濟帶建設是國家戰略,必須有全局觀念和協同意識。“雖然長江中上游各省份交流頻繁,但目前由于缺乏政策激勵、監督考核,常態化工作機制缺乏,深化協作相關職能較為分散等,這些合作平臺的作用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

此外,丁愛中表示,生態補償應該考慮兩個很重要的方面,即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和經濟發展不平衡問題,并且要把這兩者有機銜接起來。在新的形勢下,對自然生態系統保護而進行的生態補償,要把扶貧和經濟發展不平衡問題考慮進來。

為此,農工黨中央建議基于共同水環境質量目標,構建長江經濟帶跨界生態補償制度,協調長江經濟帶區域內各地方生態環境優化配置,化解地方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

強化全流域意識

上下游分類施策

長江經濟帶涉及省市較多,建立科學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尤為重要。

“長江經濟帶的上中下游,從自然角度來說,差異性比較大,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各不相同。上游服務功能更多的是水源涵養,下游提供通航、水源等服務功能。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也是有差異性的。上游的經濟發展水平差一些,中游和下游經濟較發達。這是因為上游水流湍急,適宜生存發展的空間比較小;中游河道的水流有所減緩,經濟社會得到發展;而下游水流變得比較溫順,河流分叉也比較多,多產生魚米之鄉。”丁愛中說道。

長江需要共治共建。這就需要上下游協同堅持“一體化”發展,統籌長江經濟帶規劃建設。

王濟光表示,要強化全流域意識,國家層面既要從一體化和系統性的角度加強對沿江各省市的引導,統籌協調長江經濟帶各省市共建共治、合作共贏。

同時,他還建議東中西部分類施策、上中下游分工協作,堅持梯度發展,提升產業關聯度。國家要出臺長江經濟帶產業發展指導目錄,以減輕重化工業比重為指向,引導沿江各地形成分工合理、優勢凸顯、整體水平不斷提升的長江經濟帶產業新格局;沿江各省市要有序推進沿江產業梯度轉移,做好產業篩選,防止污染轉移,推動技術轉移,實現綠色轉移。

丁愛中建議,針對長江流域不同區域,開展不同類型的生態補償。比如有的地區水土流失嚴重,有的地區是污染問題嚴重,有的河段是需要保護生物物種等。根據不同區域特點,建立起一個大的分區分類的生態補償框架,在大的生態補償框架下,探討分層次分級的補償方式。圍繞如何實施生態補償,需要建立起一個比較好的機制來保障。

針對長江中游,民盟中央建議,借鑒京津冀協同發展經驗,建立長江中游生態經濟協作的常態化工作機制;加強互聯互通,為長江中游生態經濟協作提供便利;完善長江中游生態經濟協作信息網絡,共建區域協作平臺。

拓展多領域合作

完善市場化補償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生命河,不管是上游地區,還是中下游地區都有責任和義務,共同加強長江母親河的保護。

那么,如何推進上中下游加強多領域多層次合作?

九三學社建議,下游的優質企業面向上游吸收股權或債權投資,或雇用上游的工人,下游企業到上游投資非污染行業,上下游企業建立產業鏈或供應鏈等。流域內打造經濟利益與生態利益共同體,建立環境同治、產業共謀、責任共擔的流域內在補償機制。

目前,生態補償的市場條件欠缺,主要靠行政手段推動。黨的十九大報告將“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列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的內容之一。

地方已經開始探索。今年1月,浙江省財政廳出臺國內首部《關于建立省內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規定,上游地區生態保護較好的,由下游地區向上游地區每年提供500萬~1000萬元不等的補償,反之則由上游向下游補償,具體實施標準由雙方協商確定。按照要求,這一補償機制將在2020年基本建成。今年,將率先在錢塘江干流、浦陽江流域實施。

浙江省開了一個好頭。長江經濟帶沿線省(市)應在已有實踐基礎上,加大橫向生態補償推進力度。

九三學社建議,盡快完善橫向補償機制運行的前提條件。建立用水權、排污權、碳排放權初始分配制度,完善有償使用、預算管理、投融資機制,培育和發展交易平臺。建立地區間、流域間、流域上下游間水權交易方式。推動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通過清晰邊界、明晰權利、規范市場,形成公允的補償條件與補償價格,減輕對行政指令的依賴。

此外,為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丁愛中建議:“生態補償應該與自然資產審計、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等國家其他政策掛鉤。建立后期評估機制,評估生態補償到底取得了什么樣的效果,讓資金投入并落實到實處。這是一個動態的管理過程,從前期框架搭建到后期評估和考核,一套生態補償機制就建立起來了。”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

標簽:長江經濟帶,生態補償,GDP,生態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