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新舊動能轉換,除了優(yōu)化環(huán)境,還要有項目做基礎。資源型城市泰安新泰市,有全國首個以農光互補模式、利用采煤沉陷區(qū)建設的光伏發(fā)電示范基地。下面我們來連線正在新泰市的記者周諾。周諾,你好。請給我們介紹下,新泰如何利用采煤沉陷區(qū)項目治理,來推動產業(yè)轉型升級。
【正文】好的,廣隨。我現在是在新泰市翟鎮(zhèn)的蔬菜大棚里,雖然是晚飯時間,但是在這個大棚里,又迎來一群濟寧汶上的客人,他們利用假期時間專程來這里考察農光互補項目。您可能想象不到,在建造這片蔬菜大棚之前,這里曾是采煤沉陷區(qū),全鎮(zhèn)2/3的耕地大面積沉降。而眼前這派豐收的景象得益于農光互補項目的落地。大家看,大棚的背后一排排光伏電板拔地而起,這一塊電板平均一天能發(fā)一度電。僅一期工程就建立了9600多個大棚、6個光伏電站,在并入國家電網后,年均發(fā)電量能達到近6億千瓦每小時,實現發(fā)電收入5億元。農光互補項目不僅提高了土地的綜合利用率,對村民們來說,也是一舉多得。
【同期聲】主持人:利用現在話的大棚之后,年收入情況怎么樣? 新泰市翟南村村民:年收入很好,一個是土地流轉,一個是承包大棚,一年能掙六萬多。
【同期聲】主持人:現在農光互補項目一期已經投入運營,后還有三期項目,如何發(fā)展,我們來聽聽項目負責人張林的介紹。
【同期聲】張林 新泰市光伏建設指揮部辦公室主任:農光互補項目的建設,對新泰來講,是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最有效、最直接的路徑之一。我們一期項目就建成了三萬畝的優(yōu)質蔬菜生產基地,全部四期項目完成后,我們可以建成十萬多畝的優(yōu)質農業(yè)產區(qū),每年可增加稅收6億元。
【正文】棚上清潔發(fā)電、棚下高效種植,一座座光伏大棚變成了一個個的聚寶盆。主持人,我這里的情況就是這樣。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