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和石油是中國經濟發展主體能源、動力之源,也是產生大氣污染的重要源頭,而擁有一個碳、四個氫的天然氣作為化石能源體系中最為清潔的能源,則既可以提供能源動力,又可以大幅度減少污染,是中國打贏藍天保衛戰重要武器之一。
天然氣調整產業結構
重化工行業涵蓋煤炭工業、石油工業、電力工業、汽車工業、電子工業、化學工業(硫酸工業、化肥工業、制堿工業、石油化學工業)、冶金工業(鋼鐵工業、有色金屬工業)、建筑材料工業(水泥工業、玻璃工業),為中國從缺樓少路貧窮國家,向高樓大廈林立、交通四通八達較為富裕國家邁進提供了重要的物質基礎,支撐了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經濟高速發展。事物是一分為二的,另一方面,這些工業也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十九大明確提出要建設美麗中國,經濟從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中國的大城市也已足夠繁華和擁擠,對重化工行業產品的需求會不斷降低,特別是品質低下、污染嚴重、位置不當的各類重化工廠將完成使命,陸續退出歷史舞臺。
隨著天然氣供應量的增加,作為重化工項目燃料和原料的煤炭和石油,由于污染較重,可以逐漸向天然氣過渡。用得起價格較高的天然氣,產品品質高,有市場競爭力的重化工項目,在環保達標前提下,可以生存和發展;在城市內或周邊附近重化工項目,用不起天然氣,污染處理不到位的重化工廠,也將會陸續被驅離??涌诿弘?,遠離城市、環保較好的重化工園區還是可以生存相當一段時間的。因此,天然氣可以作為重化工項目是否可持續發展的試金石,畢竟以天然氣為燃料燒制的玻璃、陶瓷、鋼鐵等重化工產品質量好于以煤炭和石油為燃料燒制的同類產品。
天然氣調整能源結構
中國富煤、少油、缺氣是現實,但不能成為拒絕減少煤炭使用量和拒絕提高油品質量的理由。日本、韓國煤、油、氣更少,歷史上倫敦也是集中死了數千人后,下決心減少煤炭使用量。發達國家都沒有因為治理大氣污染,減少煤炭的開采和消費量而影響經濟的發展,也沒有出現煤礦工人失業造成不可控制的局面,反而是以調整能源結構為契機調整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迎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歷史機遇。
目前,中國最為現實的戰略選擇,就是將天然氣作為第一位的主力化石能源來發展。首先,要立足本土發展天然氣。中國下決心大力發展天然氣的時間還不長,中國本土陸地和海洋常規天然氣勘探潛力還很大,特別是天然氣資源豐富的南海,勘探潛力依舊很大,應該加大勘探投資力度。頁巖氣、煤層氣、致密氣、可燃冰等非常規氣源都是在探索階段,隨著技術進步和投資增加,非常規天然氣在中國天然氣構成當中,會占有更重要地位。其次,應該戰略性配置進口境外管道氣和LNG。隨著天然氣價格改革理順,大型LNG接收站和地下儲氣庫一定會得到大的發展,天然氣淡季儲存能力和冬季調峰能力也會得到加強,完全可以避免冬季“氣荒”和淡季“荒氣”問題。
全球天然氣資源量要比石油更豐富,氣田采收率要高于油田,因此,筆者認為,從資源總量、成本、環保等方面衡量,天然氣完全可以承擔人類第一化石能源之重任。只要中國將天然氣發展的頂層設計做好,相信天然氣會不負眾望,中國人憑著自身聰明才智,將天然氣總量發展上去,成本降下來,可以在城市和農村進行大范圍的“煤改氣”改造,徹底調整中國一次能源結構里的化石能源結構。
天然氣調整交通結構
隨著天然氣和管道的發展,以及煤改氣的進程,中國公路、鐵路、船運煤炭運輸量都會下降,而演變成為天然氣地下管道輸送,可以大大減少對公路、鐵路、港口運營壓力,減少對油品和電力使用量。液化天然氣(LNG)和壓縮天然氣(CNG)也可以作為汽車燃料,從而減少對成品油的使用量。中國進口LNG是簡單物理過程,比進口原油,投資建設煉油廠的復雜化學過程更清潔。通過將長途貨車、長途汽車從燃油車變為LNG車,江運和海運船只燃料也可陸續由成品油改為LNG,減少油品燃燒產生的污染。隨著中國電氣化鐵路的發展,公路運輸部分運量也可以轉移到鐵路上,依靠電力運輸,天然氣發電也將發揮一定作用。因此,中國可以通過減少原油進口,增加LNG進口總量,調整中國交通結構。
天然氣調整電力結構
燃氣調峰電廠和以熱定電的燃氣熱電廠擁有起停靈活、占地少、排放少等天然優勢,與燃煤電廠相比,特別適合建設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內。在負荷中心位置并利用起停靈活優勢,為波動性較大的風電、光伏、水電等可再生能源發電進行調峰,戰略價值巨大。燃氣調峰電廠不應以發電小時數論英雄,而應以確保城市電力安全為第一責任,避免出現棄風、棄光、棄水的被動局面,助力可再生能源發展,不再束縛其發展手腳。建議每個城市適當配置一個調峰氣電廠,允許其有基本盈利,用來保證城市電力安全是非常值得的。同時,借助燃氣電廠,調整中國電力結構,協助電網企業打造堅強智能電網,天然氣將發揮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既然天然氣在調整中國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結構、電力結構方面都能發揮重要作用,中國的石油天然氣公司應當將天然氣作為第一主營業務發展,改為天然氣石油公司或更名正言順。天然氣大發展一定能助力中國早日打贏藍天保衛戰。
作者:許江風;作者單位:中海油研究總院規劃研究院。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