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國家能源局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一季度能源生產運行情況,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李創軍在會上表示:國家能源局將從嚴控制光伏發展規模,推動行業有序發展、高質量發展。
背景:一石激起千層浪
發布會上,李創軍副司長強調,能源局今年擬安排1000萬千瓦規模用于分布式光伏建設。各地光伏發展一定要從當地實際出發,嚴格執行國家相關政策要求,不得自行擴大需要國家補貼的建設規模,對于擅自擴大規模和未批先建、先建先得的,不納入國家補貼范圍。
為此,整個產業差點吵翻了天,特別是根據能源局的數據,今年1~3月分布式已經并網7.685GW,那剩下的9個月是否只有2.315GW?更有驚呼以前630的光景又要出現了,搶了再說。今天跟大家來聊下,是否應該搶。
限制裝機背后意味著什么?
根據國家能源局2017年數據顯示:全國新增分布式光伏裝機容量1944萬千瓦(19.44GW),而昨天新聞發布會上李創軍副司長強調2018年分布式光伏預計指標僅1000萬千瓦(10GW)規模,結合前些天的《國家能源局關于完善光伏發電建設規模管理的意見》(征求意見稿),這一方面說明國家對于目前過于火熱的光伏建設降溫,另一方面說明光伏補貼已經對國家造成了嚴重的負擔,國家希望減少這方面的支出,因此嚴格控制規模的增長。相對于16、17年大規模超預期,本次能源局不但捆綁了地方政府為超規模買單,還拉上了電網。且不說地方政府是否愿意承擔補貼,電網從安全性和補貼墊付拖欠的方面考量,一定會對光伏項目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
自發自用、余電上網項目
分布式光伏市場是否真的如此悲觀呢,先看看去年的19.44GW,其中大部分是全額上網的分布式光伏項目以及原創性的地面分布式光伏項目,戶用以及工商業自發自用項目數據雖然統計不完全,但是不會超過10GW。此外,且不說大部分業內人士認為本次10GW不含戶用的指標,單就目前的項目資源情況來看,一年7GW左右的合格的自發自用項目對于市場也是一個挑戰。因此自發自用項目搶裝需求其實并不劇烈,當然優質項目權爭搶會極為血腥。
此外,不低于50%的自發自用比例會是各投資商非常頭疼的一個條款,因為誰也無法保障屋頂下企業20年的經營狀況,電網以此拉閘或拒付補貼恐怕也是大概率事件。雖然目前有隔墻售電的試點正在展開,但是未來如何實施確定過網費等依舊是個待研究的事項。固然,在政策變化以后自發自用的分布式項目將會非常搶手,但是考慮到優質企業已經在前幾年被開發的差不多了,加上開發成本的水漲船高,加上補貼的下調,自發自用分布式項目的風險與收益的偏差值也越來越大,對于投資方的專業性要求也更高。
全額上網分布式光伏項目
全額上網的分布式光伏項目,目前看來是鐵定要與地面電站一起競價上網,在成本不能比地面電站低的情況下,想要在競價中打敗地面項目的電價恐怕是極難的。1、存量的地面電站中大量尚未獲得指標;2、今年無法獲取指標就必須套用明年的全額上網電價,必然是一個更不合算的電價,因此大家會全力搶指標;3、全額上網分布式項目以后不作為分布式項目處理,也無法在10GW指標中分一杯羹。
在新政落地之前,應該是全額上網分布式光伏項目最后的大限,然而,在目前電站的建設成本尚未降到合理價格的情況下,全額上網分布式光伏電站目前收益率并不如人意,此外,考慮到將全額上網分布式項目與地面電站項目待遇對等的情況下,恐怕全額上網分布式光伏項目的補貼也會長期拖延,雖然分布式項目規模小,但是許多民營企業投資的項目依舊不在少數,現金流的壓力同樣極大。因此,全額上網的分布式光伏電站面臨著不搶以后就基本沒戲,搶了之后食之無味,如同雞肋一般。
結語
本次意見對于全額上網的分布式光伏項目影響最大,不搶裝基本等于坑自己(因為項目價值急劇降低),搶完則坑死自己(補貼拖欠堪比地面電站);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項目指標或許會有一定壓力,但是并沒有搶裝的需求,因為業主的風險遠大于搶補貼的收益。因此,兔子君認為,即便政策變化在即,搶的收益并不一定比不搶好。
我們還是需要等待《國家能源局關于完善光伏發電建設規模管理的意見》的正式出臺才能確認,本文結論不作為投資依據。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