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煤礦,人們的腦海中或許會出現這樣一幅畫面:頭頂礦燈,一臉炭灰的礦工在狹窄的工作面上辛苦作業,隨時還面臨著水、火、瓦斯等危險侵襲。
而在山東能源新礦集團的水煤公司,井下采煤卻又是另一番場景:坐在寬敞明亮的智能調度中心里輕點鼠標,工作面所有的采煤、放煤、運輸等生產活動都能遠程操作,現場工作情景及瓦斯濃度、一氧化碳含量、煤塵濃度等有害氣體指標,在高清LED顯示屏上一覽無余。
如今,新技術的應用已在改變著新礦集團傳統煤礦的發展模式。該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張若祥表示,以自動化、智能化、無人化為方向,打造一批智能采掘工作面,徹底改變傳統煤炭生產人海戰術。并加快推進機器人替代作業,讓員工少跑腿、數據多跑路、機器多干活,實現礦山“無人或少人”,形成完整的智慧系統、智能運行、綠色開發的新模式。
新礦集團發展地域涉及省內7個地市,省外7個省區,擁有各類煤礦42對。礦井多、災害全,特別是山東省內老區礦井開采歷史久,在籍巷道達到了85萬米,多個礦井已開采5個水平以上,生產系統日益復雜,安全管理壓力十分嚴峻。傳統的管理手段,已經無法實現企業內部管理的高效運行。
“自從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以后,讓我們遠離了臟、累、苦、險的環境,真正感受到了智慧開采帶來的實惠。”水煤公司采煤工梁洪濤高興地說。
隨著井下開采的不斷推進,水煤公司ZF3803工作面成為典型的孤島小煤柱工作面,推采期間面臨沖擊地壓、瓦斯等重大災害,安全管理難度極大。從去年開始,該公司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建設一體化礦山系統設計平臺,實現了現場視頻和設備數據高速上傳,控制信息實時下達,職工們在控制中心就可對工作面采煤機遠程干預控制,即可完成皮帶輸送機、刮板機等設備的啟停工作。
在ZF3803工作面上,伴隨著綜采機齒輪飛快地旋轉切割,煤炭如溪流般地落在工作面皮帶上快速運出??粗@一幕,機運服務經理常仁強感慨道:“現在叫‘可視化遠程干預’生產模式,就是人的視聽感官都能延伸到工作面了,身臨其境監控安全生產,這在以前哪敢想啊。”水煤公司還在以太網的基礎上建立統一通訊協議平臺,設備數據、高清視頻能夠高速上傳和控制信息實時下達,控制延時不超過500毫秒。
自2017年11月8日,ZF3803工作面投入智慧化生產后,水煤公司的工效提高5倍,工作面作業人員從每班30人減少到4人,上下兩巷實現無人,不僅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安全系數,每年還減少用工成本300萬元。截至目前,智能工作面已累計采煤100多萬噸,創造效益1億多元。
目前,新礦集團正在抓緊建立智慧管理系統,今年智慧化開采工作面將達到18個。并充分利用千兆以太工業網,發揮“大數據”應用中心作用,涵蓋生產、設備、財務等主要業務領域,實現智能化指揮、自動化調度和跨千里運營管控,解決礦山生產與管理的復雜多變、作業環境惡劣等諸多行業難題。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