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繭于山東兗礦集團北宿煤礦的兗煤礦業工程公司正在為招工的事犯愁。
2016年9月,虧損企業北宿煤礦為響應化解過剩產能的號召徹底關井停產。兗煤礦業工程公司在此基礎上成立,當時在冊職工4194人。
“礦井關停時,沒有活干了,我們最擔心人往何處去,唯恐職工利益受損、生活受影響,集團幫助大部分職工進行了分流安置。”兗煤礦業工程公司黨委書記邢傳忠說,“但是,新公司成立后業務不斷拓展,我們又感到人手不夠了,正計劃招收一部分新職工,以便開展新的業務。”
人從何處來?
到2016年11月末,除退休退職128人外,北宿煤礦向陜西、內蒙古、山東本部其他礦井轉移分流2322人,內部安置1031人,劃入新組建公司713人。但是,隨著業務拓展,人手越來越緊張,他們感覺到:人員留少了。
北宿煤礦在關停時,依據原有的管理、技術、人才、廠房等資源,規劃了礦井“2+N”轉型升級方案,即大力發展礦業工程服務管理、潔凈煤生產運營2個支柱產業,積極探索、培育適合企業發展,有特色、核心競爭力強的多個產業項目,實施組建期、發展期、鞏固擴展期“三步走”戰略。
在停產回撤關井的同時,北宿煤礦成立了兗煤礦業工程公司,新公司采用了“分類指導、一廠一策、劃塊經營、分灶吃飯”的經營管控模式,在山東、內蒙古、陜西、貴州成立了9個項目部,打造了連采、綜掘等多支礦業服務隊伍。
“我們在調研市場時發現,煤礦生產的輔助業務市場非常有潛力,大有可為。”邢傳忠說。根據市場調研,經過慎重研究,兗煤礦業工程公司決定組建立井維修、井下機電安裝、洗選設備安裝兼維修3支專業化隊伍。
“但是,我們犯愁了,人從哪來?關井時,人員都分流安置走了,再想招到像原來那樣吃苦耐勞、技術過硬的職工隊伍,難啦!”邢傳忠略有擔心。
錢從哪里出?
虧損企業處置,最難的兩個問題之一是:錢從哪里來?關井時的北宿煤礦得到政府補貼1.49億元。新成立的兗煤礦業工程公司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畢竟,發展需要資金支持。
“我們從市場上要錢。”兗煤礦業工程公司總經理葛家新說,“2017年,我們內部收入5.01億元,人均創效3.05萬元。”
北宿煤礦原是一座薄煤層礦井,礦井關停后,713名職工被劃轉兗煤礦業工程公司。他們發揚特別能吃苦的精神,成立了陜蒙分公司,下設營盤壕、石拉烏素、金雞灘、轉龍灣、榮信化工5個項目部;組建濟二礦、趙樓礦項目部,加大工程承攬力度,施工隊伍由年初18支增加到32支。
兗煤礦業工程公司生產組織穩定高效,2017年全年完成掘進進尺69032米,并超額完成服務礦井下達的巷道落底、噴漿、支護等輔助工程。在從市場掙錢的同時,該公司迅速扭轉了陜西、內蒙古礦井生產接續緊張局面。
同時,兗礦集團本部礦井引進施工隊伍取得突破。在多方調研協調下,他們認真做好承包濟二礦、趙樓礦掘進施工生產運營工作,為本部礦井施工隊伍引進做了積極的探索。
“我們打破固有做法,堅持立足內部、拓展外部,以井下采掘、生產輔助為重點,抓好人員、技術和裝備升級,大力開拓集團外部市場。”葛家新說。
資產咋處置?
在原北宿煤礦機修廠院內,整齊地堆放著一垛垛、一排排從井下回撤上來的設備和材料,大到薄煤層支架、機床、罐籠,小到開關、錨桿、道釘。經過工人精心維修、粉刷后,這些東西煥然一新,等待被調劑到新的崗位。
“這些設備和材料林林總總估計價值近億元。”兗煤礦業工程公司副總經濟師侯華說。
1976年投產的北宿煤礦,經歷過炮采、機采、薄煤層綜采,設備包羅萬象,幾十公里長的井下巷道,布置了幾千臺設備,電纜、軌道、通風管道等各有9萬多米……據統計,北宿煤礦關停時總資產達2.86億元。
回撤工作不僅要把所有設備撤到井上,還要對各類設備登記建檔。經過周密部署和落實,北宿煤礦3個月完成了井下全部設備和材料的回撤工作,并通過了驗收。
“兗礦集團本部和外部所有礦井,沒有比北宿煤礦再矮的工作面了,所以這些采掘設備幾乎沒有用武之地,只是楊村礦有個工作面和北宿煤礦差不多,調劑去了一部分設備。”侯華說。“其他通用設備、電纜、電機、開關、軌道等,只要能調劑的,我們都維修好調劑出去,能租賃的都租賃出去,讓設備重新發揮作用。”有關負責人說。
2017年,兗煤礦業工程公司最大限度盤活國有資產使用價值,調劑、調撥礦井設備449臺(套),總價值1160萬元;與田莊煤礦簽訂95臺切頂支架租賃合同,創利79.8萬元;積極調撥陜蒙分公司設備設施,修復設備100余臺,節省資金300萬元;建立房產信息平臺,租賃閑置房屋創收60萬元。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