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光伏農業在前期的系統設計、技術等方面得到了快速發展,國家在農光互補光伏電站政策方面的支持也將越來越完善。國家能源局下發的《關于進一步落實分布式光伏發電有關政策的通知》中提及:“部分廢棄土地、荒山以及農業大棚、灘涂等,可執行當地的光伏電站標桿電價政策,電網企業參照分布式電源通過綠色通道提供高效便捷接入服務”。
一邊農業種植,一邊光伏發電,隨著光伏應用技術的不斷創新和發展,光伏和農業相結合成為近年來農業發展、精準扶貧的新模式。近日,投融界采訪到了河南一個農光互補光伏電站工程的項目負責人張本英,向她了解一下,在河南這樣一個人多地少的農業大省是如何發展農光互補項目的?
多年銷售轉戰苗圃種植
張本英從2005年開始一直從事以發展健康為主導的銷售工作,“我現在其實還是在做銷售,只不過賣的東西跟以前不一樣了。現在是主要負責項目的管理,讓花卉進入千家萬戶凈化空氣綠化家園。” 2014年的時候,河南這家花卉種植公司成立了,該公司是一家以綠化、果樹、花卉種植示范、技術研發及系列產品深加工的林業企業。
“我們從合作社起步,然后成立公司,2016年底的時候形成了一定規模。”張本英介紹說,“現在種植的花卉果樹,包括油用牡丹、文冠果、元寶楓、黃金果、蛇果等160多種。”目前,該公司共投資2000多萬元,租賃閑置荒山與撂荒桑地2500多畝,果子園鄉流轉土地538畝;試驗栽培了花本果品、油料新品種,油用牡丹及黃金果各種綠化苗木800多萬株,苗木成活率98%以上,充分發揮了油用牡丹、黃金果種植示范基地的科技示范作用。
眾所周知,河南省是一個農業大省,人口眾多,土地資源緊缺,如何在這種情況下規模化推廣光伏發電項目?張本英說:“這也是我們公司在接觸光伏發電這個概念以來一直思考的問題,后來經過充分的考察、調研、論證,制定出符合未來發展農光互補生態立體工廠化種苗繁育產業與光伏發電互補項目。”
現在,為加快農光互補項目的進程,張本英希望通過投融界的幫助融資4.6億元,可出讓該公司10%左右的股份,具體可協商,資金主要用于30兆瓦光伏投資以及花卉投資。
一邊種植苗圃,一邊光伏發電
簡單來說,所謂“農光互補”就是棚頂太陽能發電,棚內發展農業生產的新型發展模式。農光互補通過建設棚頂光伏工程實現清潔能源發電,最終并入國家電網,同時在棚下將光伏科技與現代物理農業有機結合,發展現代高效農業,既具有無污染零排放的發電能力,又不額外占用土地,可實現土地立體化增值利用,實現光伏發展和農業生產雙贏。
而張本英他們團隊,則是將太陽能發電、苗木花卉的工廠化育苗相結合,一方面太陽能光伏系統架設在育苗工廠的智能溫室大棚之上,直接低成本發電,不額外占用土地;另一方面充分最大化利用。形成“上面發電、下面育苗、科學開發、綜合利用”的“農光互補”建設模式,綜合利用空間資源發展新能源。
根據該項目規劃,繼續在項目所在地流轉夠3500多畝荒山,對所有土地進行重新規劃:建設30MW農光互補光伏電站,光伏板下作為花本果品油料工程育苗基地2200畝,科研苗圃與種植示范基地800畝;新建工廠化育苗中心,新建育苗日光溫室120棟,占地200畝,新建苗圃與花卉種植示范基地450畝,合計650畝。
“未來,我們公司計劃通過電保花、花養電雙項互補多項協調,開設酒品飲品礦泉水花卉展銷中心和生態旅游觀光科技培訓研究等。”張本英介紹說,“目前公司已具備開發條件,萬畝荒山經濟林70年合同為開發新型觀光旅業增加亮點。”
最后,談及項目盈利問題,張本英說:“育苗中心建成投產后,每畝可以提供高產優質種苗4萬株-6萬株,按年育苗2次,單株成本0.4元,銷售價1元以上,產值1600萬元以上;還有光伏發電的收入。”張本英希望對農光互補項目剛興趣的投資人可以去現場參觀考察,希望能有合作機會。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