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穩定,省心省力,這種扶貧方式要的。”2018年7月,貴州省普安縣羅漢鎮涼水村格體組村民張定成,指著自家屋頂上新裝快一個月的分布式發電系統高興地說。雖然上月陰雨天氣較多,但這套6千瓦的系統仍然發電400多度。同組的袁龍元把分布式發電系統裝在了政府援建的新房上。他說:“今后,不僅住上新房,還能每月賣電掙錢,這日子肯定會越過越好。”
截至目前,普安縣已有10多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獲準參加第一批試點項目。這是當地政府與英利集團在普安打造的第一批光伏扶貧試點項目。
普安縣地處貴州省西南部,當地多山,素有八山一水一田的說法,屬于國家級貧困縣,如何帶領貧困戶打贏脫貧攻堅戰,是眼下當地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羅漢鎮政府工作人員介紹說,過去幾年,給貧困戶發錢、送牛、送豬,但沒過多久,錢就花完了,牛和豬被殺了吃肉,效果不是很理想。
隨著扶貧工作深入,新形勢下扶貧形式和內容也在改變,產業扶貧尤其是光伏扶貧開始得到了各級政府和貧困戶的認可。清潔能源產業與扶貧工作結合,可使貧困戶獲得25年的長期穩定收益,并帶動當地村民就業和相關配套產業發展,這打開了當地脫貧攻堅的新思路,也高度契合了貴州省生態扶貧方案的相關要求。
據了解,今年初貴州省下發《貴州省生態扶貧實施方案(2017-2020年)》,明確提出實施光伏發電項目扶貧工程,2017年-2020年全省貧困縣每年擴大光伏發電規模20萬千瓦以上,累計完成總投資52億元以上,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光伏扶貧是一項系統工程、長期工程,需要政府推動,各方參與,整合資源,形成合力。
英利集團依托國內光伏電站開發的豐富經驗和良好口碑,安排專業團隊對貴州的光伏資源和地理狀況進行實地調研后,認為貴州的光伏資源主要集中分布在西部、西南部,這也是貧困人口最集中的地區之一,若能充分利用好這些優勢,就能加快打贏脫貧攻堅戰。
普安縣有9000多個建檔立卡貧困戶,以普安縣貧困戶每戶安裝5千瓦,年增收3000元計算,每年都能為當地貧困戶增收2700多萬元。
“5.31”光伏新政后,因沒有配額、拿不到補貼,很多企業的分布式項目處于停滯狀態。英利逆勢出擊,雖然當前推進過程中還有很多困難,但英利堅信光伏扶貧利國利民,是一條正確的道路,會堅持走下去。
“關鍵要邁出第一步,讓貧困戶看到實實在在的收益,讓各級政府看到英利是在認認真真做事。”英利集團董事長助理邢舟表示。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