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臺風“安比”在上海崇明登陸。此時,受臺風影響,位于浙江省中北部的紹興暴雨如注,在紹興供電公司供電服務指揮中心內,調度、搶修、調控等6個班組員工嚴陣以待,準備隨時應對臺風帶來的考驗。從前一天國家電網公司發布臺風預警到此時,供電服務指揮中心副主任葉志軍始終沒有離開辦公室,但讓他欣慰的是,一天一夜的暴雨并沒有威脅電網安全,城區搶修情況平穩,報修不多。
這份從容要歸功于紹興供電公司歷時4年完成的基于目標網架的配電網改造升級工程。
古城面臨新問題,“一團網”改還是不改
紹興供電公司副總工程師兼發展策劃部主任何德至今清晰地記得2013年6月的那一幕。“那天下午,領導突然把我叫到辦公室,指著一張線條亂作一團的紹興主城10千伏主干網架地理接線圖生氣地表示,對配電網現狀十分不滿,讓我們立即梳理具體問題,拿出可行性方案。”挨了批評的何德坐立不安,馬上組織人員針對配電網展開專項調研。
紹興有2500多年的建城史,總面積8256平方千米,人口約500萬。紹興市主城區面積約53平方千米,人口約40萬。2013年,紹興市主城區最大負荷40.57萬千瓦,區內10千伏線路206條,用電負荷接近飽和,配電網基本上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何德說:“我們經過認真梳理,發現配電網確實存在一些問題,一是主網架不清晰,主次不分,分不清哪是主干網、哪是分支;二是供區劃分不合理,存在交叉重疊,影響安全穩定運行的隱患較多;三是站與站之間聯絡不強,無效聯絡多,主城區8座110千伏變電站多為站內聯絡,變電站全停時平均只可轉供57.5%的負荷,不能實現全停全轉;四是由于缺少整體規劃,配電自動化難以實現,供電可靠性低,主城區供電可靠性小于99.99%。”
隨著問題一個個暴露,何德和同事們意識到建設配電網目標網架迫在眉睫。“紹興城區面積比較小,幾步一景點,像一個盆景。紹興電網是典型的受端電網,改革開放以來,為了滿足用電需要,電網發展特別是城區配電網很大程度上是被動跟著負荷跑,哪里需要供電就就近考慮接線,缺少系統規劃指導,存在‘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應急式‘私拉亂接’。”何德說,“我們想給這個網起個名字,叫什么好呢?有人說叫‘蜘蛛網’,仔細想想不對啊,蜘蛛網是有規律的多變形框架,而這張網雜亂無章,只能叫‘一團網’。”截至2013年年底,紹興市主城區10千伏配電網基本由7個線路偏長、結構復雜的超大環網單元組成“一團網”,7%的區域供區交叉、線路迂回,造成運行維護成本高、難度大,供電可靠性不高。
5個月后,一本足足150頁的《基于目標網架的紹興主城區配電網診斷分析規劃報告》呈現在紹興供電公司總經理的案頭。報告共分13個部分,不僅包括區域概況、現狀評估、負荷預測等內容,還提出了涵蓋投資估算、計算分析、成效分析及建議的周密詳盡的改造方案。方案的核心,是以規劃為引領,按照先易后難、分片實施的原則對主城區53平方千米范圍內的配電網改造升級,實現配電自動化,提升供電可靠性。
大都市的冷思考,規劃引領才能少走彎路
無獨有偶,同一年,在距離紹興200千米、總面積1210平方千米的上海浦東,一項以浦東沿江10平方千米區域為示范,大幅強化區域內中壓配電網網架結構的改造方案,也在醞釀中。
回溯過去,浦東配電網發展已有一個世紀的歷史。1919年,浦東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創辦成立;1958年,浦東供電所成立,隸屬上海供電局;1992年10月11日,國務院批復設立上海市浦東新區,開啟了浦東配電網飛速發展的歷程。2010年1月6日,浦東供電公司掛牌成立,提出對標國際一流都市水平建設世界一流配電網的發展目標,但隨著電網承載負荷的不斷增加,接線布點不合理、運維難度大、配電自動化程度不高等問題日益暴露。浦東供電公司發展策劃部主任王賽一說:“長期以來,由于各地發展不平衡,配電網發展存在著管理分散、資金來源多樣、精益化程度不高等問題,但歸根結底,還是缺乏規劃引領。”
相對于全國其他城市,浦東電網規劃引領的理念貫徹較早。王賽一介紹,上世紀90年代浦東新區成立之初,浦東電網建設就納入市政統一管理,以五年規劃為基礎,對標東京電網,以多聯絡接線模式開展建設。考慮到未來城市發展需要,2013年,浦東供電公司做出了今后不再新建小容量、多布點的35千伏變電站,而是以大容量的110千伏變電站為主的高壓配電網建設格局的決定。同時,安排6億元專項資金,以“電網網格化、電源多聯絡、接線標準化、配網自動化”為目標,對沿江10平方千米區域配電網進行改造。“確立這一目標,主要是考慮這一區域未來的發展,需要增加整體供電能力,同時還要節省占地,扭轉10千伏配電網存在的問題。”王賽一說。
談到一流配電網的衡量指標,王賽一坦言,萬變不離其宗,雖然衡量指標很多,但最主要的就是供電能力和供電可靠性,而這兩者的關系是矛盾統一的。“是優先造變電站,還是優先改造網架?我認為這要視城市發展而定。在浦東新區成立的頭20年,大量建設變電站的粗放型模式是非常必要的,但在建設的同時要盡量兼顧網架優化,這樣才能夠避免一些城市通病,少走彎路。”
持之以恒,四年攻堅一張藍圖繪到底
經過細致的分析論證,2013年7月,紹興供電公司以規劃引領,啟動配電網網格化規劃建設。彼時,浦東供電公司沿江10平方千米A+供電區域配電網改造的前期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并于2014年年初正式啟動。而讓何德和王賽一都沒有想到的是,這兩項原計劃兩年半完成的改造任務,竟然一干就是4年。
談到改造的阻力,何德說,最大的阻力就是思想統一,具體實施的部門要思想解放,敢于承擔可能面臨的困難,“配電網改造牽扯運檢、調度、營銷等多個部門,首先讓大家接受這件事就是一個洗腦過程。”
紹興供電公司配電運檢室電纜班班長殷常斌說:“紹興城區配電網發展了30多年,就像自己養大的孩子,現在要來個脫胎換骨的改造,心理上一時難以接受。”紹興城區面積小,許多街道狹窄,這給改造施工特別是改建電纜管線增加了難度。“勝利路電纜管廊本來在人行道上,改造時發現多年來連續擴建道路,管廊已經到了馬路中間。”每一次現場勘查就是一次調整、優化施工方案的過程,而總的原則始終不變,就是先易后難、由外向內,減少影響、錯峰避擁,一盤棋建設、一次性建成。
2014年,紹興供電公司首先選定網架相對簡單,預留管道裕度大,改造難度相對較小的城東區域開展試點,邊摸索邊實踐、邊實踐邊總結,集中力量,攻堅克難。在施工安排上,創新實行配網可研初設一體化,加強投入產出分析,不搞大拆大建、推倒重建,充分利用原有設備、電纜。據統計,紹興市主城區配電網目標網架新建、改接電纜169千米,其中利舊76千米,節約率31%;開關站共計2290面開關柜,調整更換284面,通過整合利舊65面,節約率23%,共降低投資8300萬元。
同樣的難題也擺在參與浦東供電公司配電網改造的各部門員工面前。王賽一深有感觸地說:“化整為零易,零而不亂難;新建電網易,改造電網難。”為了將一批老舊設備進行現代化“武裝”,浦東供電公司先后共實施了近150項工程,其中大部分施工地點均位于老舊小區內,場地狹小、居民不理解、證照辦理手續復雜等問題給改造工作帶來了嚴峻挑戰。
浦東供電公司在電力聯席會議的基礎上提出“政府主導、企業實施、共同推進”的政企合作新模式,集中辦理了陸家嘴核心地區的掘路、占路手續。2017年12月28日,經過對24座10千伏開關站、77個電纜環、200余條線路一次網架改造,核心區63號環正式成環運行,核心區改造工程的建設工作全部完成。
以建設一流現代化配電網服務民生福祉
建設一流現代化配電網,不僅關系電網安全穩定經濟運行,更與民生福祉息息相關。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的加速推進和產業結構的快速升級,我國城市化進程的步伐越來越快,但社會資源配置失衡、城市規劃失調以及城市治理落后低效等問題也隨之蔓延,甚至成為一些大中型城市的通病,引起政府及社會相關方的高度關注。加快配電網建設,對保民生、控污染、脫貧扶貧,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用能需要,提高供電服務效率意義重大。
7月6日10時,記者來到紹興供電公司供電服務指揮中心,葉志軍從電腦中調出了目標網架建成前后的網架拓撲圖,改造前的網架圖錯綜復雜,接線雜亂;改造后的主干網架圖清晰有序,一目了然。葉志軍告訴記者,改造前,紹興主城區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為99.99%,年戶均停電時間為52分鐘。改造后,供電可靠性達到99.9991%,年戶均停電時間為5分鐘,是改造前的十分之一。目標網架建成后,主城區變電站10千伏出線間隔由改造前的157個整合為144個,運維管理實現標準化,主城區配電網年度大修技改費用顯著降低,由2700萬元降低到1300萬元。更可喜的是,由于網架結構清晰,極大地簡化了運維調度工作流程,減輕了一線運維、調度、搶修人員的工作壓力,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上海,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發布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促進地區能源供給體系效率提升。浦東供電公司以浦東沿江10平方千米區域為示范,明確到2020年前,在內環地區、張江科學城、自貿區等A+重要地區,實現“電源多聯絡、接線標準化、配電自動化”的一流配電網全覆蓋,基本建成具備“安全可靠、優質高效、綠色低碳、智能互動”為特征的世界一流城市配電網。
四年堅持換來春色滿園。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助理趙慶波說:“配電網作為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面向電力用戶,與廣大群眾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礎設施,是用戶對電網服務感受和體驗的最直觀對象。我們要統籌施策、多措并舉,將安全、優質、經濟、綠色、高效的發展理念,貫徹電網規劃、設計、建設、運行的全過程,打造可靠性高、互動友好、經濟高效的一流現代化配電網。”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