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人的印象中,煤礦井下的工作,在漆黑的巷道中,到處煤塵彌漫,一個個帶著口罩,穿著膠靴的職工干著各類重體力勞動,儼然成了“苦、臟、累”一類工作的代表。
而一到山能棗礦七五煤礦217工作面現場,看到的卻是這樣的一番景象:一名穿著干凈工作服脖子上系著白色毛巾的職工坐在寬敞明亮的智能調度中心輕點鼠標,屏幕上的采煤、刮板輸送機、膠帶運輸機依次開啟,另一旁的屏幕上清晰的顯示著現場瓦斯、一氧化碳、煤塵等有害氣體指標。
“這只是綜采自動化系統的操控部分,該系統主要由液壓支架電液控制系統、視頻監控系統、采煤機電控系統、三機泵站集控系統、順槽集控系統五大部分組成。工作面集控中心就好像智能化工作面的‘最強大腦’。”生產科副科長謝秀成指著綜采工作面集控中心介紹說。
七五煤礦作為棗礦集團的接管礦井,不僅井下九大系統急需升級,而且設備老化嚴重,與其它西部礦井相比差距很大,特別是隨著采場不斷地延伸,采深帶來的沖擊地壓威脅和安全管理壓力與日俱增,傳統的采煤工藝難以滿足礦井安全高效生產。
從2017年開始,七五煤礦乘借集團公司“一提雙優”戰略東風,制定了礦井“三年三步走”設備升級方案,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建設一體化礦山系統平臺,通過構建智能化控制系統,實現工作面液壓支架、采煤機、刮板輸送機、轉載機、破碎機、皮帶運輸機、乳化液泵站、供電系統的協調聯動控制,完成綜采工作面生產過程自動化控制功能,提高生產效率;并對主要生產設備工況進行實時在線監測、及時發現故障隱患,提高設備開機率;對工作面的相關信息分類整理,通過網絡將數據上傳地面調度中心,實現數據共享、遠程管理和深度利用。
不僅在井下,如今在七五煤礦地面調度中心里也能遠程操控,實現操作畫面與監控數據實時同步,及時接收井下傳上來的數據。井上監控人員根據實際需求也可將所要下發命令及時傳送到綜采工作面集中控制系統中,由綜采面集中控制系統判斷其所作動作,下發具體指令給電液控支架、采煤機、刮板運輸機、皮帶運輸機,實現一鍵操作,一鍵啟動。
“采煤機實現了記憶割煤、液壓支架實現了自動跟機移動、運輸設備實現了集中自動化控制,綜采設備實現了數據時時監測。采煤工人從‘勞動者’變成了‘指揮官’。通過智能化升級實現了“以工作面自動控制為主,人工干預控制為輔”的自動化生產模式,達到工作面減人安全高效開采。”七五煤礦采煤副總工程師車本方說。
在217綜采工作面,看到整個工作面寥寥幾個人,采煤機伴隨著綜采機齒輪飛快地旋轉切割,電控液壓支架隨之向前移動,推溜拉架一氣呵成,與此同時,割落煤炭被刮板運輸機源源不斷的運出去。看著這一幕,該礦綜采工區支架工王廣銀感慨的說“以前操作一個班次的液壓支架,累的腰酸背疼,現在按下按鈕就操作了,真是沒想到。”
據悉217智能化工作面具有五大“特異功能”,一是“一鍵啟停”和“順序啟停”功能。可實現三機、皮帶、支架和采煤機一鍵啟停功能和三機、皮帶順序啟停功能。二是采煤機準確定位功能。采煤機上安裝一臺紅外線發射器,每個支架上安裝一臺外線接收器。通過紅外設備來確定采煤機的位置。三是電液控基礎功能。鄰架單控、成組手動、成組自動、跟機自動化、自動補壓等功能。四是采煤機記憶截割功能。對采煤機進行升級,在采煤機上增加相應傳感器和解碼器等,通過人工牽引采煤機走一個循環,將行走軌跡記憶下來,下次啟動時可實現記憶割煤。五是視頻監視及語音接入系統功能。工作面每6架安裝一個云臺攝像儀,轉載機頭和皮帶機頭安裝固定點攝像儀進行實時監視,井下視頻與井上視頻同步。將井下話機上傳至調度室,可實現井上井下喊話功能。
“支架、煤機、皮帶、刮板運輸機等設備從表面上看與其它設備沒什么區別,事實上通過對它們安裝了傳感器、耦合器等職能原件,相當于給它們安裝了‘智慧芯’讓設備都具有了‘千里眼’‘順風耳’。比如液壓支架安裝了位移傳感器,在采煤后,收到就能實現跟機移架;煤機安裝了位置編碼器就能實現記憶采煤.......”七五煤礦綜采工區技術員鄧海濱說。
與此同時,七五煤礦在以太網的基礎上建立統一通訊協議平臺,為智能化系統提供技術保障,實現設備數據、高清視頻能高速上傳,控制信息可時時下達。特別是在應急演練的時候,智能化建設的優勢十分明顯,能夠實現命令時時傳達,一旦發生突發事故,能以最快的速度下達撤離指令,并組織撤離,切實保障了井下職工的生命安全。
“217綜采工作面實現智能化生產后,七五煤礦的工效提高50%,工作面作業人員每班減少到10人,軌道運輸兩巷實現‘少人則安,無人則安’。這不僅降低了職工的勞動強度,而且提高了安全系數。”七五煤礦考核辦主任李繼新介紹說。
如今,隨著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的應用正在改變七五煤礦的傳統管理模式和生產方式。七五煤礦礦長李昭水表示,智能化綜采工作面只是該礦的一個起點,該礦以信息化、無人化為方向,加快以機代人,機械化減人的步伐,切實地讓職工從苦臟累險的崗位中解放出來,打造智慧型、智能型礦山。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