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地理位置三面環山,汾河水自北向南穿城而過。長期以來,由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市政管網排水能力有限,且雨污水尚未徹底分流,導致汾河沿線邊山支溝在遇到中至大雨時,洪水攜帶著河床淤泥及岸邊居民傾倒的生活垃圾順流而下,直排太原汾河景區。每年汛期汾河景區清理、打撈各類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超過5000立方米。沿線邊山支溝進入景區的污水總量相當于景區的蓄水總量。由于水體受到污染,景區水質從接近Ⅳ類水質標準,直接降為劣Ⅴ類水質標準。
隨著“八河”綜合治理工程的陸續完工,這一環境頑疾將得到徹底消除。昔日雜草叢生、垃圾遍地、臭味撲鼻的邊山支溝,如今變身一條條飄動的綠色景觀帶,成為一道道橫跨城市東西的經濟增長帶。水清了,岸綠了,路暢了,一幅幅美景近在眼前。
一河示范 八河齊動
全面打響水污染防治攻堅戰
東西兩山,如同太原城的雙翼。連接太原城市中心區汾河景區與東西山的邊山支溝共有9條。以汾河為界,汾河以西有5條,分別為玉門河、虎峪河、九院沙河、冶峪河、風峪河;汾河以東有4條,分別為北澗河、北沙河、北排洪溝、南沙河。
黑臭水體問題是老百姓看得見、聞得著、反映比較強烈的問題。“北沙河叫起來是河,實際上就是一條臭水溝。平時溝里的水又黑又臭,一下大雨,大量生活垃圾就不知道從什么地方漂下來了,看著煩心、聞著惡心,即使炎炎夏日,家里也不敢開窗戶。”家住太原市北沙河畔的趙女士告訴記者。
北沙河環境狀況令人堪憂,其他邊山支溝也如出一轍。這就是太原“八河”治理前黑臭水體的真實寫照。
如何整治和消除這些城市中心地帶的黑臭水體,倒逼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補齊短板,切實改善城市水環境,讓人民群眾有環境獲得感,成為擺在太原市委、市政府面前一道必須破解的難題。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早在2014年,太原市就對位于城市中心地帶的9.5公里南沙河率先啟動了污水綜合治理和城市通道快速化改造工程,堅決向水污染和交通擁堵宣戰。快速路、慢行道、景觀林、碧波堤……這是2015年10月改造后南沙河呈現給太原人的答卷。
帶著這份期待,2017年5月起,太原市借助南沙河快速化改造和黑臭水體治理的生態樣板工程經驗,啟動了北沙河、北澗河、玉門河、虎峪河、九院沙河、冶峪河、風峪河和北排洪溝等8條河的綜合治理工程,工程總投資達258億元。
與以往不同的是,“八河”治理工程高規格規劃、高標準建設。工程包括:完成河道治理69公里,一次性建成快速路138公里,共有24座高架橋,136處下穿通道和84座跨河橋,新建雨水管線145公里、污水管線110公里。
“八河”綜合治理工程是一項提升城市品質的發展工程,是一項增強群眾獲得感的民心工程,是一項集聚各方力量的系統工程,時間要求緊,施工難度大,技術標準高。因此 “八河”綜合治理工程一啟動,就受到山西省委、省政府,太原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全市各級各部門以及近萬人的建設大軍,頂風雪,戰酷暑,日夜奮戰,確保了整治工程的順利推進。
截污納管 標本兼治
絕不讓一滴污水直排汾河
黑臭水體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整治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治標的同時,關鍵是治本。
太原市環保局總量處處長陳貴榮介紹,“標”是疏浚清淤,“本”是截污治污,并統籌道路改造、沿線整治,全力實現“源頭治理、蓄水調洪,雨污分流、河水復清,快速交通、綠色長廊,連片改造、全面提升”的全方位綜合治理目標。
“‘八河’治理不論有多難,我們都要堅決打好打贏這場攻堅戰。”采訪中,市長耿彥波斬釘截鐵、鼓舞人心的話語,讓現場的工程建設者為之振奮。
整治過程中,太原市堅持黑臭水體整治與汾河排污口整治相結合、河道綜合治理與專項工程治理相結合、工程措施與技術性措施相結合,采取多種改造方式,全面推進“八河”綜合治理工程。
九院沙河位于太原市萬柏林區,屬汾河的一級支流,上游水流急、泥沙大,是“八河”治理河流之一。它東起濱河西路,西至白家莊路(西局二中處),河道全長10公里。
將污水引入地下,讓刺鼻臭氣再無蹤影,正是黑臭水體治理的精妙之處。“我們將0.5米~2米不等的大口徑雨水、污水管道鋪設于河道兩側,截流河道沿線的生活、生產污水,讓其進入污水管道,與附近的污水處理廠相連接,可以實現河道沿線污水的全收集、全處理。”中鐵十七局集團九院沙河項目指揮長陳志貴介紹說。
按照“八河” 治理的統一標準,除了完成截污治污、雨污分流,還在西山源頭加建了沉沙池,將雨季雨水匯入沉沙池后,經沉淀過濾,再排入汾河景區。“八河”沿線產生的生活污水進入位于晉祠路下方的污水主管網,最后進入晉陽污水處理廠,處理后的污水排入汾河景區和“八河”水系中作為景觀水。
“8條河道的快速化改造以及綜合治理過程,恰巧為太原市中水大規模回用創造了契機。”太原市再生水發展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說,作為“八河”治理的一大顯著特點,太原市創造性地在河道中配建了五六十公里長的再生水管線,經過處理后達標的中水,可引入城市河道或市政、環衛作業,讓太原這座缺水城市有了更多美麗水景。
大道通途 見縫植綠
城市綠色景觀長廊就在身邊
記者隨三晉環保行記者團乘車行駛在新竣工不久的“八河”快速路上,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只見一條條新修繕的道路平坦寬闊,一盞盞新安裝的路燈別致時尚,一條條綠色的景觀長廊好似飛舞的絲帶般靈動秀美。
玉門河道路快速化改造及綜合治理工程是“八河”中距離最長的,項目覆蓋約11.06公里,最大落差約190余米,之前河道兩側垃圾遍地,塵土飛揚,僅部分地段有路,最寬處不足7米。
改造后玉門河兩側全部拓寬至15米。同時,在與河道沿線15條南北方向的道路相交時,又通過高架、下穿的方式,全部實現貫通。
自改造開工以來,太原市民王莉親眼看見了玉門河舊貌換新顏的整個過程。她十分感慨地說:“我在這里住了十幾年,以前堵車是我最頭痛的事,玉門河快速路現在修好了,我終于可以告別‘每日一堵’了,而且打開窗戶看不到污水,一改過去‘又破又堵’的舊貌,打心底里感到高興。”
“8條河無論治到哪里,惠民路修到哪里,我們的綠就會播種到哪里。”太原市園林局副局長李定生擲地有聲地說,截至目前,“八河”治理景觀改造工程已安裝護欄12.22萬米,栽植喬木11.43萬株、灌木14.88萬株、綠籬56.72萬平方米。在“八河”沿線新建了28個街頭游園。
一城抱碧水,美景入畫來。經過14個月的艱苦努力,太原“八河”綜合治理工程帶來綠色浸潤、清水環繞的美好景象,改變的豈止是黑臭水體和城市容顏,帶給430萬太原市民更多的是優美環境和便利交通的獲得感、幸福感,還有滿滿的自豪感。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