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液化天然氣(LNG)貨源流向延續去年,由傳統的西氣東輸、北氣南下變為現在的本地消耗、資源倒流。有業內人士表示,面對進口LNG增多、管道互聯互通、管道氣靈活性增強等因素,今明兩年LNG市場將進入洗牌階段。
記者了解到,傳統貨源流向是因為西北作為LNG主產區,華北、華東、華南作為LNG的主要消費區域,LNG作為管道運輸的補充方式,西氣東輸、北氣南下都順理成章。
“本地消耗一方面是沿海地區進口LNG增加,為原主消費區域增加供應。”中宇資訊分析師孫陽表示,由于接收站投入運營的增多,沿海地區進口LNG增加補充國產市場。沿海地區由于經濟發達成為主要消費區域,依托于海運的LNG進入中國市場直接在沿海地區消化。“另一方面,西北本地消化能力增強,為原主生產區提高需求。”孫陽表示,由于上游限氣等原因,自5月到9月西北LNG工廠一直限量生產,而LNG運輸多集中在煤炭的運輸方面。隨著2017、2018年LNG加氣站的繼續鋪設,西北本地加氣站逐步增多,本地的消化能力增強,這在今年各節假日體現得比較明顯,假期高速限行時工廠市場成交依舊活躍。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今年預計超過40%,管道建設尚需時日,進口LNG就成為為我國保供的主要助力。“隨著LNG接收站窗口期開始以商品的形勢拍賣,接收站利用率將逐年增高,在進口LNG經濟優勢明顯的時候一度向內陸銷售,對傳統模式來講是種資源倒流,且擠占國產LNG市場份額。”孫陽表示。
據孫陽介紹,去年冬季北方天然氣嚴重緊俏,通過LNG槽批形勢由南向北保障用氣穩定。今年在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進一步完成管道互聯互通的情況下,計劃由南向北輸氣3000萬方/日。即使互聯互通建設起來需要一定的時間,今年LNG槽批由南向北還是可以繼續保障供應的。
孫陽表示,今年LNG市場瞬息萬變,國產原料氣調價周期變動使LNG成本波動較大,接收站調價周期變短,LNG競爭壓力較大,下游采購多元化。區域化銷售受下游需求影響尤為明顯,但LNG經濟優勢喪失,LNG發展受到掣肘。
“LNG的商品意義減弱,在我國發展天然氣之初,由于管道建設周期較長,LNG作為長距離運輸的補充形式有其存在的意義。但隨著管道網覆蓋面逐步增大,LNG作為對天然氣資源的二次加工,長距離運輸就喪失了優勢,市場逐步向管道氣傾斜。”孫陽表示,2018、2019年面對進口LNG增多、管道互聯互通、管道氣靈活性增強等因素,LNG下游發展難有轉變,這兩年將成為市場的洗牌階段,對于盈利不佳的貿易商來說或存在退市心態。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