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2017年“氣荒”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今年尚未正式進入北方供暖季,天然氣銷售量和增速就雙雙突破歷史,創下新高。
據海關總署資料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天然氣進口6478萬噸,增長34.0%。10月8日,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的液化天然氣(LNG)價格達到了4613元/噸,突破去年“氣荒”時創下的高點(4400元/噸)。
價格飆升的背后,天然氣需求猛增成為推動市場上行的最重要因素。但另一方面,不斷高攀的價格也讓公眾對天然氣行業能否長期有效穩健發展而不再形成“氣荒”產生了新的疑慮。
“今年的‘氣量’對民用采暖是足夠的,輿論對于‘氣荒’的擔憂其實也是目前天然氣行業亟待解決的一個‘歷史遺留’問題——由于前期我國的天然氣需求沒有那么大,所以造成了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中新社記者采訪中城銀信控股集團董事長張佩宏時得到這樣的解讀,“短期看,未來5年,我國將會逐步構建起天然氣產業鏈網絡,逐步解決國內需求和供給的問題;長遠看,能源結構轉型環境下,未來15-20年都將是天然氣貿易的黃金時代。”
談及天然氣行業和天然氣貿易,張佩宏董事長笑言,相比“長袖善舞”的大型國企,中城銀信所做的更像是“小裁縫的量體裁衣”。
通衢廣陌的天然氣網絡,終端側供給將成改革重點
天然氣產業鏈分為上、中、下三塊。上游,既有大型油氣公司的勘探與開發,也有進口天然氣貿易;中游,主要是儲氣、液化、加氣、管線布設等;下游則是城市燃氣、工業用氣和交通運輸等。目前國內‘三桶油’——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占據了上游,中游則已新奧、百川、廣匯等民營企業為主要力量,下游則是各省市燃氣公司為主。
未來15年將是LNG貿易的黃金時代。據天然氣出口國論壇(GECF)估計,到2040年全球天然氣貿易的絕對量將增加60%,達到1.65萬億立方米,也即年均2.1%的增速。2020年,全球天然氣貿易量將達到1.148萬億立方米,2030年進一步增加至1.344萬億立方米,其中LNG的份額將從2015年的31%增加至2020年的41%,到2030年將變為45%。
在國內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據市場公開統計數據可知,2018年至今,全國新開工儲氣項目近100個,預計可形成儲氣能力約160億立方米,比上年增加約35億立方米以上,增幅為28%。目前天然氣市場大格局已塑形,但在天然氣終端消費市場快速提升的階段,仍有后來者不斷進入。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和地方企業紛紛出擊,分享天然氣大發展的時代紅利。
“天然氣的市場潛力十分巨大,因為天然氣既是‘民生’食糧也是‘工業’食糧。一方面,居民采暖需要天然氣,另一方面,大型工商業也需要天然氣作為工業原材料加工使用。”張佩宏說到,相比較“三桶油”的“長袖善舞”,中城銀信所做的是“疏通”上中下游的貿易網絡。
貫通天然氣貿易鏈,既能實現上游有穩定的進氣來源,下游有穩定的銷售源,實現“量體裁衣式”的差異化、精準化供給,又能實現逐步擺脫政策扶持,實現由市場主導定價的目標。“當然,這是一個長期過程,不能帶著‘賺快錢’的思路來做。今年我國的進口量大,市場價格飆升,大家都來做。那如果明年行情不好了,是不是大家都撤退呢?大型國企有大型國企擅長的地方,民營企業有民營企業發力的地方。要徹底改變‘氣荒’的局面,需要大家共同去攻克難關。”
“小裁縫”精耕細作,提高天然氣精準利用
民營經濟在改革開放40年來,功不可沒,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功,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
日前,獲得“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的中國優秀誠信企業家獎項的張佩宏說,民營企業就如改革進程中的“小裁縫”,背靠國家宏觀政策,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模式,深耕專業“無旁騖搞創新,踏踏實實辦企業”,即為國家實業發展量體裁衣,也為社會民生謀求福利。
市場諸多信號顯示,天然氣行業競爭愈加激烈。新一輪大規模基礎建設已經開始,無論是央企還是民企都紛紛布局。如何開辟新的市場空間,是當下人們共同關注的話題。張佩宏認為中城銀信的戰略更傾向于“資源配置”,而接下來所要做的是另辟“藍海”——合作共贏。
面對激烈的市場選擇,傳統油氣企業在多領域展開競爭,從供給和需求角度來說,這也是后期行業發展的關鍵所在——讓天然氣更加精準有效的得到利用。“提高精準利用率,這將是我們‘小裁縫’相較與大企業更擅長的地方了。”張佩宏坦言,當市場經營邊界被打破,意味著新的市場格局正在形成,新的市場機遇正在誕生,民營企業能夠打破傳統大型企業的“壁壘”,當然挑戰也不少。
“未來的3-5年將是市場發展的黃金時期,要想在天然氣市場上有更大的作為,就必須要抓住這短暫的關鍵期,有困難,但在挑戰困難的過程中看清蘊含的潛力和積極因素,就能實現‘逆轉’”。張佩宏在采訪最后表示,中城銀信目前這在和天然氣上下游知名企業積極談判和拓展業務,進一步深入攻堅終端市場。
據消息人士透露,我國正在研究制定《天然氣管理條例》,將整個產業鏈的相關問題放在一起,統籌解決。其中,針對大用戶直供、特許經營權等管理細節將進一步明確。相信未來在天然氣行業和天然氣貿易中,如中城銀信一般的眾多民營企業,將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