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凌晨,福建東港石油化工實業有限公司一艘執行碳九裝船的船舶與碼頭連接的軟管處發生泄漏,造成6.97噸碳九泄漏。
事件之后,當地官方接連發布多次環境通報,稱“油污已全部清除完”,“大氣指標已恢復正常”等。在官方通報呈現出來的信息中,好像事態并不嚴重,且已經得到有效的處理。
來自媒體一線調查的采訪呈現出來的,似乎是另一種景觀。事發海域支撐漁排的塑料泡沫被腐蝕,泄漏海面油污仍未打撈干凈;多位村民出現不適入住醫院。
到底哪一種才是真相?至少在網絡上,有不少當地民眾在持續發聲,印證媒體的調查。他們不僅質疑這一次事故發生的原因,政府的善后應對,還質疑沒有泄漏事件之前,當地環境就已非常不堪。化工廠在凌晨會偷偷排放廢氣,當地癌癥高發已是公開的秘密。
所以,這次泄漏看起來是一次意外,實則并不簡單。按照當地官方此前公布的事故原因,是油船連接至碼頭的軟管法蘭墊片老化、破損。從直觀上來說,如果是因為撞船等事故導致的泄漏,還可以說是“意外”,設備老化、破損這種問題,如果定期檢查、更換,不是應該最大程度避免的嗎?運輸危險化工產品的軟管部件居然到了老化、破損的程度而不被發現,足以證明日常的管理的不完善。
不止如此,應急反應的遲緩與不專業亦令人感到不可思議。泉港當地化工企業很多,按理說在防范意外以及善后上,應該有非常成熟和細致的方案。可這次事故之后,沒聽到及時拉響空氣質量警報,沒看見組織漁民處理污染自救,倒是看到有人用高壓水槍在空氣質量監測點附近沖洗。凡此種種,都給人捂蓋子、掩耳盜鈴,卻不直面問題的印象。
本不該發生的意外發生,本該透明有序的善后混亂無章,足以說明在這一次泄露事故背后,有著更加值得擔憂的深層問題。從當地群眾的各種講述來看,他們對于環境惡化的不滿已非一日,可是卻遲遲沒有看到應有的重視和改觀。
比如,不少當地人提出來的,化工企業和居民區靠得太近的問題。按照科學的標準,當然不是所有化工企業都必須遠離居民區,但前提是做好環境評估,有必要的污染處理設備和程序。現在人們擔心的是,這些就在身邊的化工企業,出于私利根本不考慮對周邊的傷害而肆意排污;還有,對于這些企業缺少必要的監督,民眾健康遭受侵害之后還維權無門。而從這一次碳九泄漏事故善后來看,這些擔憂并非杞人憂天。
重大的化工泄漏事故可怕,對于化工企業潛藏的日常危險視而不見更加令人憂慮。這一次泉港碳九泄漏引起如此大的輿論反彈,除了事故本身比較嚴重之外,和當地人長期積壓的憤懣不滿有很大關系。
上級政府和相關部門應該盡早介入,不僅調查清楚本次事故的原因和責任,做好善后方案,更要對泉港所長期面臨的環境風險,做一次徹底的評估和整改。
這是對泉港40萬人民生命與健康的尊重。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