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我國天然氣終端市場透視(下)

2018-11-19 08:08:19 中國石油報

前8個月,中國進口LNG5718萬噸,同比增長38.6%,日本進口5645萬噸。照此速度,中國年內成為世界最大天然氣進口國,將是大概率事件。

“全球天然氣市場的一個重大變化是,中國正發展成天然氣市場主要進口國。”國際能源署署長法提赫·比羅爾表示。從國際能源市場來看,中國天然氣進口繼超過韓國后,或將再次超過日本,引發更多的是對中國天然氣市場的強烈興趣。但對于國內來說,由傳統能源到清潔能源的轉型過程中,如何使用寶貴的“藍金”資源,釋放其最大價值,實現國家贏、社會贏和百姓贏,是更重要的課題。

“藍金”投向哪兒

期待最佳方案

2017年,大范圍“煤改氣”引發的供氣緊張讓很多人記憶猶新。與去年不同,盡管今年的“煤改氣”仍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但這一進程更加理性。

10月17日,在河北石家莊召開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冬季清潔取暖座談會再次釋放信號:穩妥推進“煤改氣”“煤改電”,堅持以氣定改,宜氣則氣、宜電則電、宜煤則煤,不搞“一刀切”。

從一度成為焦點的“天然氣熱”,到理性思考“煤改氣”,拋出一個深層次問題:現階段應該如何利用天然氣,或者天然氣發展應以什么樣的速度和節奏,達到什么樣的效果?

今年前9個月,全國天然氣消費量同比增長17.5%,高于去年的16.5%。同時,這種消費快速增加也體現在對外依存度方面。2008年,我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約5.5%,2017年這一數字達到38.8%。快速攀升的進口量,有人在數據背后讀出的是用氣緊缺,更多的人在思考,天然氣的精準營銷已迫在眉睫。

市場對天然氣的“胃口”越來越大,在資源并不匹配的情況下,更應明確哪些是應該鼓勵的,哪些是不合理、需要調整的。一位來自市場一線的管理者說過一句耐人尋味的話:“天然氣不是不夠,而是要看在什么政策背景下,在什么樣的價位水平上,滿足什么樣的需求。天然氣并不存在絕對意義上的供應緊張。”

我國天然氣消費大致可分為五類,分別為城市燃氣、交通用氣、工業燃料、發電用氣和化工用氣。從性價比來說,天然氣屬優質產品,清潔程度暫且不說,價格優勢明顯。以四川成都交通用能為例,1立方米天然氣3.48元,一升92號汽油7.71元。根據天然氣與汽油熱值計算,1升汽油行駛里程相當于1.17立方米天然氣的行駛里程。這就不難解釋為什么加氣站的顧客逐年增多。

除當前價格機制形成的優勢外,根據我國增值稅相關條例,天然氣屬低稅率,也是其性價比高的重要原因。在低稅率的福利背后,更應合理利用。

目前緊平衡狀態下,如何投放資源,取得更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根據專家預測,隨著2020年中俄天然氣管道、中亞天然氣管道和亞馬爾輸送來的天然氣到位,天然氣供應或將由緊張進入寬松狀態。在這種情形下,天然氣又該如何利用,產業鏈怎樣發展,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大“胃口”遇短板

產業鏈亟待塑形

今年前9個月,全國天然氣消費量同比增長17.5%。前8個月,中國天然氣進口789億立方米,同比增長38.6%。

我國對天然氣“胃口”很大,但整個天然氣產業仍處于發展初級階段,當下要面對四大短板:地質條件復雜,資源量受限;基礎設施不足,儲氣庫短缺;管網里程不匹配;天然氣銷售市場秩序亟待完善。

地質條件復雜是短板之一。中國石油天然氣開發研究院天然氣地質研究所副總地質師林世國認為,我國天然氣目前資源劣質化程度加劇、新增儲量豐度變低、勘探對象越來越復雜,對工程技術和成本的控制要求更高。2017年我國天然氣產量1474億立方米。反觀美國,根據EIA最新公布的數據,2017年美國共開采天然氣8545億立方米。

儲氣能力不夠,同樣是短板。目前我國共有13座儲氣庫(群),調峰氣量占年消費量比例約3.3%,與世界平均水平11.7%相比尚有差距。美國地下儲氣庫415座,占全部調峰氣量的80%。如果按照《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管理辦法》有關要求,各能源企業力爭盡快擁有不低于本公司年合同銷售量10%的儲氣工作氣量,那么石油公司還需要“跳起來”才能達到這個目標。

管網等基礎設施不配套。截至2017年12月,我國長輸天然氣管道總里程7.7萬公里,總輸氣能力超2800億立方米,四大油氣戰略通道基本建成,形成覆蓋全國的天然氣供應網絡。但縱觀其他國家,美國天然氣干線總長度55萬公里、俄羅斯16.8萬公里。

消費終端的短板同樣應予以重視。計劃用量時期,通常要氣給氣,資源流向不合理,合同執行不嚴格,油氣田周邊及北京等區域市場超銷嚴重,到了下游沿海地區,缺口只能用現貨LNG補充,導致虧損加劇,最終在消費“臨門一腳”之時,也因秩序和契約意識的不到位,加劇天然氣供需矛盾。

去年以來,中央多次就加大天然氣供應、加強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做出重要批示。今年年初以來,《國務院關于促進天然氣協調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等多項重磅文件先后發布,也傳遞著國家加快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的信心和決心。《意見》要求,供氣企業到2020年形成不低于其年合同銷售量10%的儲氣能力;城鎮燃氣企業到2020年形成不低于其年用氣量5%的儲氣能力;加快天然氣管道、LNG接收站等項目建設,集中開展管道互聯互通重大工程。

在這個過程中,我國正不斷對天然氣產業鏈施以“整形手術”,不僅需要政策性的外力“塑形”,還需要內部的精工細雕,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補足短板的同時,通過調動企業活力,形成良好的發展機制。

背負雙重壓力

價改如何加速“破冰”

坐在天然氣快速發展的風口上,國內天然氣供應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卻戴著虧損的“帽子”,甚至賣得越多、虧得越多。這是中國天然氣處于特定歷史發展階段面臨的成長性問題。

目前進口氣價和國內銷售氣價平均每立方米倒掛0.52元,其中進口LNG價格倒掛平均達到每立方米1元,2018年前8個月中國進口天然氣789億立方米,相關企業承擔的虧損壓力可想而知。

究其原因,國內低成本資源有限,國外進口的管道氣和LNG進口成本總體偏高,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為了保證民生用氣,價格長期倒掛,處于多銷多虧的被動境地。

長遠來看,應該走什么樣的道路才能夠“贏”銷市場?以區域的大視角,整體發力或許是其中一條。

根據高盛日前的一份報告,因中國加大天然氣進口需求,2020年LNG現貨價預計大幅上調50%。根據日本《日經亞洲評論》網站報道,中國天然氣進口量的增加對亞洲LNG現貨價格也產生了沖擊,去年7月到12月,亞洲LNG價格翻了一番。

盡管我國LNG增速較快,但在價格方面,話語權并未達到理想狀態。從區域角度來看,全球天然氣進口排名前三的國家都在亞洲。在今年6月召開的第六屆亞洲天然氣市場論壇上,業界專家呼吁,應探索區域聯合供應和應急新機制,抓住買方市場機遇,降低LNG進口成本,統籌LNG采購和貿易,建立區域性供需安全。目前來看,區域聯合并建立價格安全保障機制,也是更加緊迫的話題。

國內天然氣價格改革仍待積極穩步推進,一方面,企業需要苦練內功,需要通過技術創新、管理創新、降本增效等方式,降低天然氣全產業鏈的成本,為利潤創造空間,同時需要提高國際商務談判能力。另一方面,通過期貨市場等金融手段,爭取話語權,共同推動價格合理化。

有專家認為,天然氣業務是完整的體系,要整體推進,光解決哪個環節都不行,配套政策的解讀、利益切分不到位,都會影響產業健康發展。

我國已成立重慶石油天然氣交易所和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所,旨在形成立足國內、面向世界的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將定價權握在自己手中。但如何推進天然氣市場化,推進價格機制,仍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讓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發揮重要作用。

不可否認的是,天然氣發展是一個熱議話題,也是當下社會關注的焦點,正因如此,我們在打造天然氣產業黃金鏈時,需要在多方面做更加艱苦卓絕的工作,從而為天然氣健康發展提供更加優質的環境,在天然氣快速發展中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責任編輯: 江曉蓓

標簽:天然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