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剛剛進入冬季,如何規避再次出現“氣荒”,仍然是業界關注的焦點問題。在近日廣東油氣商會、廣東省石油學會召開的中國地方天然氣管網研討會上,有專家指出,目前天然氣定價體系與價值規律嚴重背離,冬季燃氣商為獲得利潤,優先滿足高價用戶需求,這是造成居民用氣“氣荒”的根本原因,天然氣價格改革應當全面放開,以量定價。而作為推進天然氣價格改革重要的環節,天然氣管網建設將對天然氣的定價模式產生重要影響。
應統一規劃
中國天然氣管網2017年輸配氣量2380億立方米,干線與支線管道長度近10萬千米,當中國天然氣輸配氣量達到7000億立方米時,需40萬~50萬千米管道,未來國內天然氣管網是繼續零散集成?還是統一規劃?
中海油總院規劃院綜合規劃資深工程師許江風認為,為增強全國調氣能力,降低管網輸送中間物流成本,應組建國家油氣管網集團公司統一規劃管網建設。預計中國投資建設40萬千米長輸管道就能滿足中國需求。管網可以實行按熱值交易,每個氣源按熱值進入國家管網,借鑒電網模式,統一管輸費。
“由于科學規劃管網,投資總額少,占用耕地少,平均管輸費要低于零散集成的管輸費總額,對全國天然氣用戶而言,可以優選氣價便宜,調峰能力強的氣源方簽合同,這樣可以大幅度降低管網輸送中間物流成本。”許江風說。
許江風表示,國家油氣管網規劃理念要調整為以滿足城市及各類用戶需求為著力點,將國家天然氣管網本身打造出較強的儲氣調峰能力。在人口密度大、經濟實力強、淡旺季峰谷差大、用氣需求足的地區,加大干線管道和支線管道建設密度,在人口稀少地區減少管道規劃密度,滿足需求為管網規劃第一原則,管網規劃和投資建設能力應提前于氣源獲得量,國家油氣管網要為各種氣源提前準備好管輸容量和管輸能力,放手讓“三桶油”和其他氣源獲得公司集中精力獲取低價氣源,不再為管道輸送發愁。
投資要有遠見
記者了解到,過去國內管道規劃、設計和建設都是根據氣源多少以及鎖定的目標市場,來確定管道路由、管徑和壓力,待有了新氣源,再重新規劃建設新的管道。或者隨著市場的發育,當初設計的管徑和壓力不夠用了,再重新建設復線,這樣會大量浪費投資和管道路由周邊的耕地,美國也是按照這種零散集成的方式,陸續投入巨資建設了近50萬千米天然氣管道。
對此,許江風認為,管道投資不應只為現在氣源和市場需求進行規劃設計,而要從長計議。
許江風建議,一是為了未來更多氣源,以及滿足更長時間不斷增長用氣需求而規劃設計管道,創新管道規劃理念,按照市場需求和管網進行規劃主干線、支線、聯絡線;二是為了提高管網本身儲氣調峰能力,大幅度延長管道復線和新管道建設需求,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前提下,降低管道投資總額,大幅度減少對管道路由周邊耕地的占用,主干線可以按照目前技術水平1422毫米管徑,12兆帕統一設計,支線和聯絡線可適當降低管徑和壓力。
“可以借鑒路網的規劃理念,按照多縱多橫進行管網規劃,提前鎖定管道路由規劃,一個好的管道投資規劃,至少要保證數十年管輸需求,不需要建設新的管道,管網的輸配能力可以提前于氣源輸配規模2~3年,各氣源方不會因為缺少管道輸送而限制其發展。”許江風說。
中國石油天然氣銷售南方分公司總經理陳正惠建議,管網多方共建,加快管道設施建設,提高管道覆蓋面,杜絕各級管道同向平行建設、重復建設,降低管輸價格,統一標準,確保不同主體間建設的管道對接無礙,提升管道設施布局質量。
實現開放共享
許江風認為,全面開放共享管網,打破上中下游一體化壟斷,對天然氣市場發育和眾多用戶是好事,“三桶油”、外資氣源方、燃氣商、氣電廠、天然氣大工業用戶都可以集中精力、財力、人力、物力獲得更多低價有競爭力的天然氣資源。
放開氣價后,有了季節差價,更多資本也可以投資建設更多LNG接收站及儲罐群,投資建設更多天然氣地下儲氣庫,冬季保供壓力就轉換成商機無限的調峰盈利動力,從長效機制設計上,徹底解決中國旺季“氣荒”和淡季荒氣的困擾。
陳正惠認為,利用大數據,推進共享模式,整合建設管道輸能調控平臺,連接供需兩端,統籌產運銷儲貿各環節,統一調配全國范圍內的輸送能力,調控中心可根據輸能使用者的需求時間、需求地點優化管網運行,就近最優輸氣,實現多氣源、多用戶、多管道系統的統一平衡、統一調控功能,進而,提高管道輸送效率,實現資源的高效配置,進而降低管輸費用。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