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冬季清潔取暖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生活,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作為能源央企,保障供氣安全穩定是責任與擔當,更是使命和初心。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精神,中國海油早謀劃、早部署、早行動,備足資源、加強協作、互聯互通、創新供應模式,全方位確保今冬明春保供工作安全平穩推進。
當前,天然氣保供工作已進入沖刺階段。從即日起,本報推出“增氣保供海油在行動”專欄,敬請關注。
供暖季來臨,天然氣冬季保供工作進入沖刺階段。為滿足旺盛的市場需求,全力保障供氣安全,中國海油提早謀劃、周密部署,科學有序安排生產,全力以赴挖掘多氣源潛力,已為今冬明春準備充足資源,計劃供氣246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0%。
中國海油黨組書記、董事長楊華表示,中國海油已做好相關準備工作,將持續加強上下游合作保供,通過加大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提高“移動”氣源的調峰保供能力等多舉措,全方位確保冬季天然氣保供工作安全平穩。
加大資源調配。據了解,中國海油今年采暖季供應的天然氣主要由自采的海氣、煤層氣和進口的LNG(液化天然氣)組成。2018年至2019年采暖季計劃供應天然氣246億立方米,同比增加20%,其中計劃向北方七省市供應天然氣61億立方米,同比增加63.5%。
近年來,國內天然氣產量增速低于需求增速、管道氣資源趨緊,使得相對靈活的進口LNG成為天然氣冬季保供的主力之一。作為國內第二大天然氣供應企業和最大的LNG進口商,中國海油在全世界提前落實保供所需的LNG資源,已籌備來自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卡塔爾、尼日利亞、俄羅斯等多地氣源,降低上游供氣不穩定等風險。
在海上氣田增產增供方面,中國海油加大天然氣勘探開發投資力度,創新項目開發模式,加快推進新項目的開發力度,確保安全生產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氣田產能,全力增產增供,確保超額完成今年冬季供應51億立方米的計劃。
在煤層氣供應方面,中國海油旗下中聯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要求接氣用戶必須定向供應民生用氣,不得安排他用,預留足夠煤層氣量,優先保障冬季民生取暖用氣,確保百姓溫暖度冬。為增強供氣調節能力,2018年以來加大增產力度,預計今年冬季保供能力將增至5億立方米以上。
加強儲運聯保。中國海油致力于打造全國天然氣保供一盤棋。在南方地區,通過南方氣網互聯互通,“南氣北上”等措施向華北地區提供多層次的保供支持。全力推進深圳LNG與廣東大鵬福華德支線聯通、廣東管道與廣東大鵬南沙分輸站聯通、廣東大鵬與廣東管網惠州分輸站聯通三項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工程建設。今冬明春采暖季,廣東地區計劃保供氣量約18億立方米,“南氣北上”氣量大幅提升至3000萬立方米/日。通過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中國海油將增供天然氣30億立方米,其中80%用于北方地區。
在河北、天津、廣東、浙江地區,中國海油與中國石油計劃通過天然氣置換、互保互供等措施,利用中國海油海氣和LNG雙資源條件,在南方地區增加天然氣供應,與之相對應的,中國石油利用其完備的管網系統將供應該部分天然氣調配至北方地區,進而實現全國保供。
在北方地區,中國海油重點推進蒙西管道天津段工程建設,開展保供工作。今冬明春采暖季期間,天津LNG接收站保供天然氣量約12億立方米,其中通過濱達管線增供500萬立方米/日,通過蒙西管道增供500萬~700萬立方米/日。
此外,中國海油積極推進構建多層次儲氣調峰系統,為華北天然氣保供提供強力支撐。依托天津LNG接收站,租賃一艘可儲存17萬立方米LNG的FSRU(帶有儲存及再氣化裝置的浮式船舶),為華北地區增加1400萬立方米/日的供氣能力。新增16萬立方米的LNG儲罐,將天津的天然氣儲存能力提升近80%。創新LNG運輸方式,首次開展了LNG罐箱通過專用船舶大批量試運工作,將海南LNG接收站富余產能釋放到北方地區。
提升保障能力。為提升冬季保供期間的應急保障能力,應對成本、氣候、安全等諸多挑戰,中國海油制訂了應急保供預案,提前組織安全檢查及隱患治理,加強冬季運維管理,確保安全平穩運行。
中國海油天津LNG接收站在現有20個裝車橇的基礎上增建了11個新裝車橇,已于10月底投產。投產后,單日裝車能力將從現在的400車(約8000噸LNG)增加至500~600車(約10000~12000噸LNG)。相比于管道,槽車外運的特點是靈活性高。此舉將進一步彌補管道輸送天然氣的不足,保障供暖站、醫院、學校等場所的天然氣供應。
中國海油租賃了兩艘LNG船舶作為海上應急儲罐在外海漂航待命,預計增加約2億立方米儲備量。當個別地區天然氣需求出現激增或超出常規供應保障范圍時,這兩艘LNG船舶可在短時間內靠泊沿海LNG接收站應急補充天然氣供應。
在安全供氣方面,側重開展安全隱患排查,保證安全、促進生產、穩定供氣。通過現場瞭望、直升機和船舶巡線、加強生產參數監控等方式排查安全隱患。強化重點保供單位的保供意識和管理強度。成立保供專項工作小組,明確春節前后保供安全生產管理措施,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眾溫暖過冬。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