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溪河是長江左岸一級支流,流經重慶市梁平、墊江、長壽3個區縣,是三峽庫區重要的生態屏障。20世紀90年代起,龍溪河受到兩岸工業污水、畜牧業污染和生活污水三重“夾攻”,水質常年處于劣V類水平,而今卻奇跡般重回Ⅲ類。
為深度治理龍溪河水環境,近年來,重慶市梁平區圍繞“建治改管”做文章,扎實推進龍溪河流域生態修復治理,探索出不少行之有效的經驗和做法。
累計投入20億元,建設環保設施
從七里灘電站到場鎮渡口7公里多的河道,是龍溪河流經梁平區云龍鎮的主要河段。曾憲發在這條河上討了小半輩子生活,每天都要和河里的污染物打交道:“過去就算在汛期,河道也布滿垃圾,枯枝敗葉、死畜死禽順流而下,河水污黑渾濁,散發出陣陣惡臭。”
2013年,在全面加強龍溪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的情況下,云龍鎮組建了一支清漂隊伍,曾憲發成了清漂船船長的最佳人選。
2017年起,區財政將每年的環保基金增加至8000萬元,專戶儲存、專賬管理,按照“量入為出、專款專用”的原則,根據重點環保工作的實際情況統籌安排,主要用于水污染防治等生態治理工作。這一年,清漂隊也“鳥槍換炮”,乘上了鎮里撥款購置的專業清漂船。
這些年來,梁平區累計投入20億元,在龍溪河沿岸先后建成投運40座城鎮村污水處理廠、33座鄉鎮污水處理廠在線監測監控系統及292.66公里污水管網,建成投運1座垃圾填埋場、4座片區垃圾中轉站、1座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實現了工業園區廢水集中治理、達標排放。
污染源頭一斷,清漂工作越干越輕松
河道污染積重難返。接手清漂船之初,曾憲發頗感棘手:“船開不多遠,槳葉就要被垃圾纏住,每天行船不過一里多地,撈上來的垃圾倒有幾十袋。”
問題在水里,根源在岸上。為了堵住漂浮物源頭,梁平建立了“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區處理”保潔長效機制,累計整治河道37公里,新建堤防71公里;整治畜禽養殖場76家;完成124個行政村的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工作。
治理鄉鎮生活垃圾污染的同時,梁平還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堵住工業污染源頭,先后關閉退出小型造紙企業11家、鄉鎮煤礦14家、非煤礦山24家、燒結磚廠16家,實現流域內煙花爆竹生產企業全面退出;利用關閉煤礦等工業企業原場址,開發建設生態旅游項目,實現轉型發展。
如今的龍溪河,水里有清漂隊,灘頭有清潔工,岸上有垃圾站,周邊有污水處理廠。污染源頭一斷,水質自然而然就好了起來,曾憲發的清漂工作也越干越輕松了。
現場“點名”倒逼鄉鎮責任落實
雖然守著龍溪河,但說到用河水種莊稼,還是這幾年的事情。過去,龍溪河兩岸的莊稼雖然不少,但是苦于河水受到污染,無法用于灌溉。
為了解決監管失位的問題,近年來,梁平建立起全區“一張網”的統一監管模式,嚴格落實四級網格化管理和雙隨機監管,在流域內設置15個鄉鎮(街道)考核監測斷面,每月定期監測,定期通報,督促鄉鎮(街道)落實環境保護責任;強化環保、公安、檢察、法院等部門協作聯動,嚴厲打擊各類環境違法行為。2016年至今,累計查處環境違法行為152件,行政拘留15件,環境污染刑事案件兩件。并在區環保局設立公安局環境保護警務室,負責環保案件線索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協調與環保局聯合執法以及案件移送等相關工作。
在嚴格考核問責方面,梁平實行半年推進會制度,每半年對鄉鎮和部門考核一次,以現場“點名”方式倒逼鄉鎮責任落實;區委、區政府督查室、區河長辦、區環保局不定期開展水污染防治專項督查,對工作不重視、推進不力的單位實施通報、約談,并納入年終目標考核。
此外,梁平還建立了黃、紅“兩色卡”督辦制度:隨機排查全區涉水工業企業排污情況,對超標和超總量的企業予以黃牌警示,一律限制生產或要求停產整治;受到黃牌警示的企業經整治后仍不能達到要求且情節嚴重的,予以紅牌處罰,一律停業、關閉;并定期向社會公布環保黃紅牌企業名單。
2017年以來,龍溪河梁平段全流域水質由曾經的劣Ⅴ類長期穩定保持在Ⅲ類。伴隨著流域水環境的日益改善,龍溪河兩岸的作物在河水的滋養下煥發了新生,人民村的黃瓜、殷家壩的蘿卜都成了遠近聞名的特產。
上下游區縣聯動,形成齊抓共管合力
河流生態環境是一個有機整體,要調動各方力量齊抓共管,形成合力。
為加強上下游區縣聯動,梁平牽頭制定了龍溪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與可持續發展聯席會議制度,保障龍溪河流域重大項目推進、重點難點問題協調解決和流域綜合治理聯防聯控等工作推進;主動承接龍溪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與可持續發展試點工作,會同長壽、墊江兩個區縣,共同建立橫向生態補償機制,在區內上下游鄉鎮之間也簽訂了流域生態補償協議。
此外,梁平以改善龍溪河、新盛河水環境質量為重點,印發實施了《梁平區建立龍溪河、新盛河流域生態保護激勵補償機制實施方案(試行)》,設置生態橫線補償考核斷面35個,區政府設立“流域生態保護專項資金”500萬元,主要用于各鄉鎮(街道)轄區內環境保護工作,充分調動起了流域上下游鄉鎮(街道)水質保護的工作積極性,促進流域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改善。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