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消息,在今天舉行的中國核能可持續發展論壇2019春季國際高峰會議上,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寶華在發言中指出,核電能量密度高,適合承擔電力基荷,今后核電發展的市場空間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核電的經濟競爭力。
他表示,核電作為基荷,有利于改善能源與負荷分布的空間結構,形成更為安全的電網結構,更好地促進風、光等新能源消納,對優化能源整體布局、保障能源供應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我們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在能源、電力發展的大格局中,認真謀劃核電工作,研究制定新一輪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推動核電高質量發展”。
他提到,核電要堅持高效發展。“當前核電行業面臨的一個挑戰是,隨著核安全要求的提高,核電成本不斷上升。在全球化石能源價格下行、新能源成本持續下降的大環境下,今后核電發展的市場空間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核電的經濟競爭力。核電行業要增強成本意識和市場意識,主動適應電力市場化改革要求,降成本、補短板,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在市場競爭中發展壯大”。
劉寶華還表示,核電要堅持安全發展,創新發展,協調發展。“核電是高科技戰略產業,是核科技和工業制造領域的一座高峰。要攀登這座高峰,關鍵靠科技創新”。
他表示,要統籌考慮未來電力市場、區域電源結構和電網布局等因素,實現核電與經濟社會、生態環境、能源電力等協調發展。要統籌考慮核電全產業鏈協調平衡,在研發設計、裝備制造、燃料保障、核廢物處理處置等各個環節,形成與核電發展相適應的能力結構和布局。
他還提到,核電要堅持開放發展。“經過30多年不間斷的工程實踐和科研投入,中國核電(6.390, 0.00, 0.00%)企業已具備較強的工程設計和設備制造能力,積累了豐富的建設、運行管理經驗。中國愿意進一步加強與有關國家的核電合作,為推動世界核電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劉寶華介紹,2018年核電發電量294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8.6%,發電小時數保持較高水平(平均利用小時數7184小時)。國內新投產7臺機組,在運核電機組達45臺,裝機容量4590萬千瓦,排名世界第三。“尤其是三代核電AP1000和EPR首堆建成投產,對全球核電發展具有里程碑的意義”。自主創新的華龍一號、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進展順利,有望2020年建成投產。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