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個月以來,全球各地天然氣價格持續(xù)走低,亞洲地區(qū)現(xiàn)貨價格跌破歐洲現(xiàn)貨價格,這是自2016年美國開始出口液化天然氣(LNG)以來的頭一次。
截至3月最后一周,亞洲LNG現(xiàn)貨價格持續(xù)下降,至34個月以來最低點。普氏能源的數據顯示,5月交付的JKM價格僅為4.43美元/MMBtu(3月28日為4.60美元/MMBtu),低于2018年9月近期高點12美元/MMBtu的價格。5月交付的TTF價格為4.871美元/MMBtu。4月交付的JKM亞洲液化天然氣價格回落幾乎與荷蘭TTF天然氣價格相當。
歷史上亞洲的LNG現(xiàn)貨價格一直高于歐洲,五年前JKM以幾乎兩倍的歐洲價格交易并不罕見。亞洲LNG價格下降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現(xiàn)貨價格下降對全球市場有何影響,市場參與者應怎樣應對?亞洲LNG價格還會繼續(xù)下跌嗎?這些問題值得細看。
從需求來看,目前全球72%的LNG需求來自亞太地區(qū),日本、中國、韓國是最大的LNG進口國。亞洲LNG需求變化的原因不盡相同也有共性。首先是季節(jié)性因素,去年年末至今的冬季,由于氣溫高于通常的冬季,致使天然氣需求下降。
隨著日本核電重啟,到去年底已有9座可運行的反應堆,使得該國天然氣進口量下降。中國雖已躍升為全球第一大液化天然氣買家,現(xiàn)貨需求依然疲軟。去年冬天,為了避免重復2017年居民和工業(yè)用戶天然氣供應不足的困境,中國在冬季前幾個月填滿了儲存量,LNG現(xiàn)貨采購達到了創(chuàng)紀錄的水平。
通常冬季寒冷時,液化天然氣的采購會達到峰值,然后在1月底至2月初春臨近時逐漸減少。但Eikon的數據顯示,日本、中國和韓國在2月份的液化天然氣總進口量約為1594萬噸,較上月下降近19%。
供給方面,澳大利亞、美國和俄羅斯供應增加,埃及也開始再度進入天然氣市場,因此市場供應充足。EnergyAspects的數據顯示,2月份全球LNG供應量同比增長了12%,預計今年的年供應量將同比增長10%。
面對全球激進的LNG項目建設,很多分析師認為,過剩即將到來,但這是否意味著亞洲不再是傳統(tǒng)意義上LNG的溢價市場?
事實未必如此。這是由于2018年新LNG長協(xié)數量出現(xiàn)反彈,合同總量較2017年翻了一番多,達到近6億噸,簽訂合同的平均期限也從2017年的約6年增到約13年。
同時,由于即期布倫特價格強勁,長期合約價格(大多與原油價格掛鉤)和現(xiàn)貨價格之間出現(xiàn)明顯分歧。對于通常以油價掛鉤短期合同方式采購遠期船貨的終端用戶來說,這是一個大問題。
有亞太地區(qū)的終端用戶表示,目前期現(xiàn)價格差距巨大。用戶很難以油價掛鉤基準購買短期合約現(xiàn)貨。而在LNG價格前景悲觀的情況下,買家對固定價格風險持謹慎態(tài)度,更希望以JKM掛鉤價格進行采購。但賣家對此表現(xiàn)一定的抗拒,他們會要求定價為JKM的溢價。
不過,亞洲市場的疲軟也讓大西洋盆地的LNG供應商更多向歐洲市場提供現(xiàn)貨。歐洲煤炭價格將支撐歐洲天然氣價格,因此2019年LNG進口價格相應看漲。凈回值法(Netback)計算LNG賣家可以在各個目的地點獲得多少貨物,也表明英國和其他歐洲目的地已成為比日本和其他亞洲目的地更具吸引力的市場。
一些液化天然氣貿易商認為,9月之后由于需要在冬季前補充庫存,亞洲需求通常會回升,但根據WoodMackenzie的數據,中國的需求增長可能在2019年減緩至800萬噸,而2018年為1570萬噸。預計亞洲JKM遠期曲線與荷蘭TTF價格之間的差距在8月份之前不會超過1美元/MMBtu。(蔡譯萱)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