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10年產氣能力達到30億立方米
日前,記者從中國石化華北油氣分公司獲悉,該公司在鄂爾多斯盆地北部開發的東勝氣田,日產氣量具備400萬立方米能力,氣田累計產氣量19億立方米。2018年氣田累計產氣突破10億立方米,今年計劃沖刺15億立方米,未來10年內產氣能力達到30億立方米。
“此舉標志著我們逐步破解了氣藏秘密,在鄂爾多斯盆地又發現了一個致密砂巖氣田,表明我國開發非常規致密砂巖氣技術已成為中國石化又一個重要的資源接替陣地。”華北油氣分公司相關處室負責人張文洪表示。
逐步揭開氣藏真面目
據介紹,東勝氣田位于鄂爾多斯市境內,礦權面積8940平方千米。早在60年前,華北油氣分公司就在此尋油找氣。受限于當時的找油氣理論和技術條件,他們主要以構造圈閉為目標尋找油氣藏,井位部署就是要找高點。1977年部署在東勝氣田東北部的伊深1井,也就是現在的什股壕區塊的錦66井區,試獲了日產1.6萬立方米天然氣,成為盆地天然氣重要的發現井。
進入2011年,華北油氣分公司逐步加大了東勝氣田的勘探開發力度,以氣田東北部的錦11井區開展先導性試驗和開發準備評價,結合地震資料,開發部署的思路也轉向以巖性圈閉為主,井位的部署主要以氣層顯示較好的砂體為目標。當年,部署在該井區的錦26井獲得了較好的天然氣顯示。
2013~2015年,華北油氣分公司開發重點向西轉移到什股壕地區的錦66井區。在實施過程中,公司逐步認識到該區為巖性加構造復合氣藏,氣水層橫向變化快,沒有統一的氣水界面,構造高點含氣,儲層薄、變化快,氣水關系復雜,實施水平井壓裂極易溝通水層發生水淹,導致氣井無法生產,整體開發效果未達到預期。
針對這種情況,華北油氣分公司及時叫停部署井位,調整開發思路,將2015年未部署的20口井向氣田中部十里加汗轉移,目標是尋找大型巖性圈閉氣藏,按照“先肥后瘦”原則,實施滾動開發。
“這期間,部署在錦66井區的開發井25口,新建產能1.29億立方米,提交探明儲量163億立方米。”張文洪說。
找到大面積成藏“甜點”
2015年下半年,該分公司把氣田開發的工作重點轉移到了氣田中部十里加汗的錦58井區,一個新的開發戰場拉開帷幕。
“我們現在描述錦58井區北部盒1的沉積相圖,與2015年所描述的差別很大,原來認為是辮狀河沉積,叫作辮狀河,隨著氣田開發,現在明確是沖積扇沉積。”華北勘探開發研究院技術員荀小全說。
為提高井位部署成功率,勘探開發研究院科技工作者加強氣藏地質特征及三維儲層預測技術研究,依靠“勘探開發一體化”方法,通過地質物探聯合預測和整體認識、典型解剖,不斷深化氣藏特征認識,配套工程工藝技術,氣藏評價與產能建設同步推進。2015年他們實現了當年評價當年有效建產,新建產能1.71億立方米。
“兩年間,我們累計優化部署水平井80口、新建產能6億立方米,分別占分公司同期的44.2%、48.4%,有效支撐了氣田高效開發及天然氣穩產上產。” 荀小全說,至2017年底,錦58井區900多平方千米的區域已經成為氣田上產的主陣地,部署開發氣井170余口,提交探明儲量633億立方米,氣田日產氣量快速上升到200多萬立方米,至今已經達到300萬立方米。
“氣田進入了規模建產階段,真正走上了細化氣藏類型精細刻畫構造和精細描述砂體,分類、分藏、分單元的精細開發之路。”荀小全說。
工程技術再添利器
“隨著開發的深入,他們發現水平井開發也不是盡善盡美,尤其是華北油氣分公司通過開展細化氣藏類型,精細刻畫單砂體,能夠更加清楚掌握砂體的走向,未動用氣層分布情況,對指導開發路線及選用針對性的工程技術起到重要作用。”張文洪說。
據介紹,隨著對地質認識的不斷深化,新發現的含氣層系不斷增加。這些氣層呈現“橫向復合不連片,縱向多期疊加”現象,砂體厚度不一致等特點。針對縱向層位單一、厚度大的單砂體,他們采用水平井建產效果更好;如果單個砂體較薄,但多套氣層疊合,基本在縱向一條線上,他們便采用直井或定向井,將其串起來,就能實現薄氣層的有效動用,效果會更好。
他們去年部署的直井J58-1井,將其盒3、盒2、盒1及山2段全部串了起來,日產氣3.6萬立方米,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通過直井加水平井混合井網開發,相比單水平井開發,儲量動用率大幅提高。
為節省井場占地,今年以來,他們在一個“兩井式”的水平井組,增補了定向井J58-6-1井和J58-6-2井,形成了混合井組開發,將其水平井未動用的盒1、山2等層動用起來,以達到吃干榨凈剩余氣的目標。
由于科技人員對儲層認識的持續深化,氣田開發不斷有新發現、新突破。目前,他們已經在錦58井區外圍找到了有利區帶,由東向西展開部署的探井取得重大進展,對區塊面積2000多平方千米的錦66井區繼續試驗直井開發。一個“紫氣東來,勝券在握”的東勝氣田即將呈現在國人面前。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