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陜煤澄合礦業公司將煤質作為企業一項對標指標,要求所屬礦井對標進、主動作為,切實通過學習優秀的煤質管理方法,把煤質提上去,把效益創出來。董東煤業公司作為澄合五對礦井之一,煤田地處地質構造帶,受先天成因影響,煤質發熱量較低于周邊礦井,成為企業的一個“軟肋”。針對媒質管理,董東煤業公司不但將整體要求寫進了《經濟運行總體方案》,而是充分認識到“安全是碗,效益是飯,而煤質則是手中金”,并就如何“攥牢”手中金,我們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創新與技術并重,在“對標”中重建平衡。
年初,公司由煤質管理辦公室、地測部門、煤質對標辦公室聯合出臺了一項新的煤質管理辦法,針對工作面地質條件、構造,不斷創新改進開采技術,科學化制定頂板支護方式、防治水等有效措施,實現采掘生產合理布局,精細開采,科學配采。
前梁接頂,防止落矸;產生矸石時,則實行煤矸錯時運出,避免割頂破底,有效降低含矸量。
水煤是影響煤質的一大頑疾,生產技術部通過不斷優化和改進設備冷卻系統、采煤機噴霧裝置和巷道排水方式,設計出機尾鏈輪全自動泄水擋煤裝置,有效保證了源頭煤質。
作為煤質管控的關鍵環節,選運隊可以說功不可沒,他們加大手選力度,減少矸石、雜物混入煤倉,堅持做好矸石分選和煤泥處理的實時監控和調節,及時反饋和分析煤質信息。
煤質采樣人員堅持每兩天深入采掘工作面,從源頭進行煤質抽查,縮小誤差范圍,做到有采樣、有化驗,夯實煤質管理基礎。
煤質對標辦公室每星期在班組之間開展煤質對標活動,出臺獎罰政策,對比班組之間在煤源、煤質、過程管控等方面存在的差距,樹立標桿予以表揚獎勵,從中發掘優勢。
措施與管理同行,在“程序”上重拾信心。
面對地質條件復雜的采掘工作面,相關部門嚴格審查采掘《作業規程》,使生產技術措施做到科學、合理。明確各部門、區隊煤質管理監督職責,從生產源頭到分裝分運,使每一道生產工序和每個生產、運輸環節都在嚴格檢查之中,對查出的問題立即落實整改,使問題解決在現場。
在生產過程中,采掘區隊積極與地測部門溝通,及時掌握作業地點的煤層煤樣及存在影響煤質的地質因素,按照不同煤層發熱量的高低實行配采,不斷加大對礦井地質結構的勘察檢測力度,跟蹤采掘工作面地質情況,針對地質條件變化進行科學預測預報,及時調整開采方式,為采掘區隊提供可靠數據。
責任與考核掛鉤,在“管控”上重塑品牌。
針對煤質監管工作,公司制定出詳細的煤質責任制度,構建起煤質網絡,成立了煤質管理小組,出臺了“煤質管理辦法”,實行了下道工序對上道工序的監管考核制度,推行煤質責任追究制,將煤質管理壓力傳遞到生產一線,將考核指標分解到班組和個人,真正做到人人有指標、班班有考核。
煤質管理小組不定期對采掘區隊的煤炭質量進行抽查、巡查,對檢查影響煤質的班組和個人,按照“三不放過”原則予以追查,在每天的調度會上進行通報并對相關單位兌現獎罰。
每月定期召開煤質分析會,通報當月煤質完成情況,對造成影響煤質的區隊和個人加大處罰力度;對煤質管理工作較為突出的區隊和個人予以表揚獎勵。從而有效的形成了人人抓煤質、人人關心煤質的良好氛圍。
回首一季度以來,董東煤業公司把提高煤質作為核心手段,牢固樹立“抓煤質就是品牌、抓煤質就是效益”的理念,通過科學謀劃、超前管控,把增效的著力點放在煤質管控上,不斷挖掘煤質“紅利”,切實把礦井生產的“附屬品”上升到企業的戰略地位,真正讓經營“軟肋”變成創效“硬核”。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