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上海舉辦的國際LNG大會上,IEF(國際能源論壇)秘書長孫賢勝就國家能源安全問題進行了發言,表示能源安全和糧食安全同等重要,如不能把能源安全問題提高到一定高度則會面臨巨大的風險。
隨著我國天然氣市場需求規模的不斷擴大,海外進口LNG保障市場供應成為我國天然氣的發展趨勢?,F如今,管道氣與LNG的貿易比例差距在不斷縮小,低碳經濟發展模式中的LNG市場風險應當如何規避?LNG運輸問題如何協調才能降低成本?
我國天然氣格局仍以管道氣為主
由于對天然氣需求的不斷增大和天然氣低成本的持續供給,天然氣增長勢頭強勁,增長速度高于石油和煤炭。對于天然氣而言,管道氣和LNG供氣兩種模式宛如不同的“交通”方式途徑,各有利弊。天然氣貿易的欣欣向榮,將導致管道天然氣與LNG之間的競爭加劇。
目前來看,管道氣與LNG呈現互補供給格局,管道氣占大頭,但LNG呈高速增長態勢。2017年開始,我國LNG進口量超過了管道氣進口量。孫賢勝表示, LNG進口量超過管道氣進口量的趨勢還將繼續兩到三年,但是中俄天然氣管線通氣后,情況將會有所改變。
2018年,全球LNG現貨貿易量為8972萬噸,同比上升23.7%,占LNG貿易總量的比重為28%,現貨和短期合同LNG貿易量占比也有所提高。這些數據表明LNG靈活性大幅提升,貿易格局正在重塑。
據統計,今年全球LNG供應能力將加速上升至4.34億噸/年,增速13.3%。新增產能約4000萬噸/年,主要來自美國、俄羅斯等國。就我國來看,LNG一方面將成為分布式能源和LNG汽車的重要發展方向,另一方面也將成為我國北方地區天然氣調峰保供的主導方式。
受需求增長、油價波動以及對未來供應趨緊預期等因素影響,LNG供應商正在積極推動最終投資進程(FID),預計全年將有美國Sabine Pass T6、俄羅斯北極T2等液化項目做出最終投資決定。俄羅斯、大洋洲、中東等地的LNG出口項目也在紛紛上馬。
全球LNG貿易量快速增長的背后還有許多瓶頸問題有待解決,比如受地理環境的影響,天然氣產量規律呈現冬季自然產量下降,以及季節性消費量增強供需緊張的趨勢;除澳大利亞海運航向相對安全外,有些航線需要經過索馬里海域等咽喉地帶,地緣政治等風險系數較高。
還有一些不可控因素,比如長距離的海運航線在大幅度增加LNG 運輸成本的同時,使得極端天氣和海上交通事故風險概率增加;同時受投資環境和政治法律的影響,LNG 項目的穩定供應面臨國別政治和貿易風險。
孫賢勝認為,相較而言,管道氣不受天氣環境、政治法律等因素影響,管道氣簽訂長貿合同的價格也會低于現貨價格。特別是俄氣管道投產以后,適中的價格將使供應穩定獲得保障,因此目前管道氣還是我國天然氣發展的主要供給方式。
預計北溪2期、“土耳其流”和中俄東線三條天然氣管道建成投產后,合計輸送能力為1560億立方米/年,俄羅斯管道天然氣出口能力將提升60%。
多舉措保障LNG相對有競爭力的價格優勢
國際市場LNG貿易量持續增長,LNG市場流通性也在進一步增強。2018年國際LNG貿易量約為3.2億噸,同比增長約10%。預計到2023年,全球LNG貿易量將達5050億立方米,短期現貨貿易比例將持續增長。
中國日益突出的天然氣季節性需求高峰,將導致國際現貨采購數量增加,并對亞太地區乃至全球市場LNG 的貿易結構和價格體系產生沖擊,導致LNG 季節性現貨價格波動性進一步增加,提高了天然氣消費的經濟成本。
然而,LNG產業發展面臨的上游挑戰還有很多:比如亞洲地區溢價現象嚴重,東北亞現貨價格指數JKM遠高于美國Henry Hub和歐洲NBP價格;中國進口LNG采購主體多且缺乏統籌,需求旺季集中采購會導致國際市場價格虛高;先期建設的接收站簽署大量LNG長期協議,隨著國際油價和供需形勢的變化,消納壓力將隨之增大。
孫賢勝認為,LNG要想獲得相對更有競爭力的價格優勢,運費問題亟待解決,還需要至少兩方面的努力。首先要選擇較好的航線,比如美國巴拿馬運河擴建以后,從北美進口的氣經過巴拿馬運河,路線近了將近1/3,運費也隨之下降;此外還要完善基礎設施的建設,多措并舉,形成地下(天然氣管道)和地上(LNG罐箱槽車運輸、火車運輸、船舶運輸)的供應網絡。如果LNG運船抵達后能夠很快卸船,而不需要在海上等,這將在運費上節省資金。
總的來說,擴大LNG接收站產能可以提高資源儲存和保供能力,這與LNG的價格休戚相關。沿海接收站應當互聯互通,形成海上天然氣大動脈;打通LNG罐箱江海聯運,為內陸沿江沿河市場提供增量資源;打通LNG罐箱火車運輸,保障中部區域市場供應;合作建立LNG罐箱堆場,形成資源中轉基地;打造自有物流團隊,提高對資源的掌控力。
綠色航運將撬動LNG更多有利市場
全球航運業面臨的環境保護壓力和履行的社會治理職責壓力越來越大,特別是國際海事組織要求2020年所有海上運輸的燃料必須是低碳無含硫的。新形勢下,孫賢勝認為船運天然氣方面還面臨著一定的挑戰。
“限硫令”的正式實施,以及壓載水管理和溫室氣體排放等相關規定的推出,都將使航運業全部產業鏈上的各個節點都做出調整,比如燃油市場和高硫油市場將逐步萎縮,低硫燃油將占據更多市場份額,綠色發展成為2019年全球航運業的主旋律。
推動船運燃料清潔化,降低成本是挑戰中的重中之重,需要技術的進步去改善關鍵問題。LNG燃料動力船舶的規模發展雖然在國家一系列強有力政策的扶持下得到了發展,但也遇到了一些障礙。
首先,營運成本居高不下。國內新建和改造LNG燃料動力船舶大多興建于2014年至2015年間,這段時間受法規不完善、基礎設施滯后、設備供應跟不上,以及設計、工藝水平不高等因素影響,使得建造和改建費用偏高,未能很好地突顯經濟性優勢。LNG燃料動力在船舶上應用目前還處于探索起步階段,技術規范還不夠完善。在船舶建造和改造中,難免會出現對法規理解不一致的情況,造成船舶設計、設備安裝不合規的現象,增加了船舶建造成本和建造完工時長。
其次,配套基礎設施滯后,加注站數量不足、分布不合理,將影響LNG燃料動力船舶的發展。此外,船舶維修專業隊伍短缺,配件采購困難,船舶維修只能依靠廠家。
盡管航運前景仍面臨諸多不確定性,但綠色環保的發展大趨勢是明朗的,如何撬動LNG航運的更多有利市場,將成為未來關注的重點。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